【章句】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校文】
中年考校 《校勘记》:“闽、监本同,石经同,岳本同,嘉靖本[1]同,卫氏《集说》[2]同,毛本‘校’误‘挍’,避所讳[3],按毛本作‘挍’,全书皆然。”
【注音】
比年 岳本:“比毗志反。”《礼记纂言》:“比音彼,又音备。”刘台拱《经传小记》:“‘比年’,《王制》《学记》陆[4]并不音,《聘义》[5]音必履反,后人读毗志反者,非。”按:“比”作为时间介词,读毗志反,音备(bèi)。
中年 《礼记徐氏音》:“中丁仲反。”陈澔《礼记集说》:“中平声。”《经传小记》:“‘中年考校’,按‘中一以上’[6]陆氏无音;‘中月而禫’[7],读如字[8]。此‘中年’音丁仲反,徐仙民[9]读也,当从陆读如字为是。”按:“中”读如字,音zhōng。
乐群 《经典释文》:“乐五孝反,又音岳,下‘不能乐学’同。”按:“乐”当音lè。
论学 陈澔《礼记集说》:“‘论’去声。”按:“论”读如字,音lùn。
夫然后 《礼记纂言》:“夫音扶。”按:“夫”在此作发语词,音fú,下同。
说服 《经典释文》:“说音悦。”
大学之道 “玉不琢”章郑注:“外则有大学庠序之官。”《经典释文》:“大音泰(tài),后‘大学’皆同。”按:西周的高等学校为大学,抑为太学?在古籍中,两词互见。《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大戴礼·保傅》:“帝入太学,承师同道”,似均有所据。但《大戴礼》同一篇《保傅》又说:“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政穆》也说:“大学者,明堂之东序也。”(佚文)《礼记·文王世子》注引董仲舒说“五帝名大学曰成均”,《汉书·礼乐志》也引董仲舒的《对策》说:“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古籍中,“大学”“太学”两词通用。西周学制既有大学、小学之称,《学记》各章以读大学为宜。一说“大学”乃大人之学,亦即成人之学。此说亦通。固不必与“小学”相对而言,自不等同于历史上的“太学”。
蛾子 《经典释文》:“蛾鱼起反,本或作蚁。”岳本:“蛾音蚁。”按:《释文》、岳本同,音yǐ。
【释义】
比年 “比年入学”的“比”,各家大致有三种解释。一训每,陈澔:“比年,每岁也”;二训频,王树楠:“比,频也”;三训及,清刘沅:“比,及也。”“频”和“每”是一个意思,都指“年年有入学之人”。“及”是到时候,即到了入学年龄。从刘沅说。
入学 “比年人学”的“学”,究竟指国学,还是指乡学?郑玄说是乡学:“乡、遂大夫间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清万斯大说是国学:“比年入学,专言升入国学者。”
郑说误把《周礼》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同学校的“中年考校”混为一谈。按《周礼》的三年大比是选拔所谓“贤者能者”,类似后来的乡举里选。东汉经学家郑众说过:“兴贤者谓若今举孝廉,兴能者谓若今举茂才。”[10]其时间相隔为两年。《学记》的中年考校则是考查学生的学业操行,内容为“离经”“敬业”“博习”“论学”之类。其时间相隔则为一年。地方举贤同学校育才是两码事,所以“比年入学”不妨从万斯大说,指国学。戴溪有一句话可供参考:“州乡里之间通谓之庠序,不得谓之学,唯天子诸侯得称学尔。”
国学,究竟指大学,还是指小学?清朱彬说指小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此指小学言。”明黄乾行说指大学:“此等考校俱是大学事。”我们查考古籍,看看周代贵族子弟是在几岁入小学和大学的。
《大戴礼·保傅》:“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北周卢辩注:“古者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也。”又《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白虎通·辟雍》:“八岁入(小)学,学书计;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
《公羊传》僖公十年何休注:“《礼》,诸侯之子八岁受之少傅,教之以小学,业小道焉,履小节焉;十五受之太傅,教之以大学,业大道焉,履大节焉。”
古籍记载虽略有不同,但可以估计,贵族子弟入小学的年龄大致是八岁。[11]八九岁孩子就受“离经辨志”的考校,未必可能。西周小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书、数。《礼记·内则》载儿童九岁“教之数日”,十岁“学书计”[12],说明儿童到十岁还没有接触到书本,怎谈得上“离经辨志”呢?所以“比年入学”应指大学,不是小学。《学记》本章就说“此大学之道也”。
此章立意略同第四章。只能依经典和注家的语言文字等逻辑作此综合判断,真实的历史情形还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中年考校 “比年入学”既然指大学,“中年考校”就是大学的考校。“中年”即“中间一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间隔一年。在第一、三、五、七各年终了进行一次不同内容的考查。合格的叫作“小成”。清翁方纲说:“中年考校,考校即下四‘视’字,‘中年考校’总言之也。”“中年考校”句下标点应作冒号。
视 在此具有考察、考查、考试、考验的意蕴。清任启运:“‘视’,视其所学以考校也。”
离经辨志 即析句分段。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古书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章就是现在的段。古人读书都是从识文字、明句读入手,进而离析篇章。清黄以周注:“古离经有二法:一曰句断,一曰句绝。句断今谓之句逗,古亦谓句投[13]。断、逗、投皆音近。字句断者,其辞于此中断,而意不绝;句绝者,则辞意俱绝也。”清同治年间,广东学海堂有专门课业,学生各习一书,先明句读,陈澧说“此即《学记》所谓‘离经辨志’也”,因名其读书处为离经辨志斋。但黄以周又说“辨志乃指断章言,‘志’与‘识’通,辨志者,辨其章旨而标识之也”[14],以“识”喻“志”解释则较牵强。历代学者多从郑玄的“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说。陈澧引申其义云:“近人读经,每有浮躁之病,随手翻阅零碎解说,有号为经生而未读一部注疏者。若限以断句读之,则不能浮躁,不独有益于读书,亦有益于治心矣。”“辨志”如今所说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能做到辨志,就会如朱熹所说的“一举两得,这边又存得心,那边理又到”[15]。
九年 “九年”是指第九年,抑是指九年?从前一说,则为七年加两年,历来注家多主此说。但作为“大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似非两年就可以立竿见影。它有个经受考验的过程。“知类通达”句前不冠以“视”字,表明它与“小成”有别,不属于“中年考校”范围,更重自觉地学习,如方苞所说的“非教者所能程,惟学者之自致焉耳”。学生十五岁左右入大学,七年后“小成”,约为二十一岁,加九年深造,到三十岁,政治上和思想上达到“强立而不反”,正符合孔子“三十而立”的说法,亦符合《学记》“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之意。这样,从“小成”过渡到“大成”将是九年,而不是两年(过去也有人说是九年,不同的是他们以儿童六岁为入小学年龄,自此一、三、五、七、九各年数相加为二十五年,得三十岁。王树楠《学记笺证》就说“统计六岁入学,至三十,凡二十五年,正合下文之数”)。“大成”是什么呢?作为思孟学派的作品,《学记》基本上是按子思、孟子的口径立说,《孟子》中讲“大成”只有孔子当之无愧:“孔子之谓集大成。”[16]它是“集三圣之事为一圣之事”,其分量之重,用以衡量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是不切实际的。儒家经典中还有“四十曰强而仕”[17]之语,表明“三十而立”还不过硬。
蛾子时术 “蛾”“蚁”为同音同义。《尔雅·释虫》:“蚍蜉,大螘。”《经典释文》:“螘,本亦作蛾,俗作‘蚁’字,音同。”《广韵·四纸》“蛾”“蚁”“螘”并同。《左传》“蛾析”,《列子》“禽兽虫蛾”,都读“蛾”为“蚁”。“术”字通“述”,《说文》:“循也”,是遵循、追随的意思。
“蛾子时术之。”郑玄注:蛾“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王夫之注:“术,径也。蚁之后行者踵先行者,接迹相继,则径不迷而远可至。”两说可以并存。
【译意】(www.daowen.com)
学生到了规定的年龄进入大学,国家每隔一年考查他们学业及操行成绩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学习的志向;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与周围的人是否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学生学识是否广博,同老师是否亲密无间;第七年考查学生研究学问的本领和识别朋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就叫作“小成”。另九年,做到认识事物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和政治上成熟,意志坚定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作“大成”。只有这样,才有本领教化人民,移风易俗,使近的悦服,远的来归。这就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随大蚂蚁引导的路径走”,就是这个意思吧!
【评说】
考校制度始于何时?《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出陟幽明。”这个记载不可信。即如商、周,这个奴隶制社会还是“世卿世禄”占统治地位,考校,对于贵族阶层一点也用不上。地方呢,《周礼·地官司徒》:“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对于州长,也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的记载。按照历史发展规律,考校制度应是在新兴地主政权的建立、士的阶层的活跃、世袭制的解体,导致人才选择纳入竞争机制、政策上从任人唯亲过渡到任人唯贤之后的事。《周礼》的记载即便是在《学记》之前,也只能反映当年的历史事实,那么它的考校对象也只能是官吏或准备当官的(清孙诒让说:“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者,此州吏之官计也。”又说:“官尊者校比期远而疏,官卑者校比期近而数。”[18]),而不是如《学记》说的“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其对象为学校学生,其内容亦纯为课业和操行考查考试。就是说,属于教育的事,而不是行政官员的考校,将是《学记》一马当先。汉武帝时,于所设的太学,规定“一年辄课”制,即一年考一次。到东汉桓帝时,改为“二岁一试”,即两年考一次。考试方法有口试、策试、射策[19],比《学记》说得具体,但那是《学记》行世后一百到四百年后的事。
《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既指学校对学生的考查考试,但在旧注中有两种不同看法:其一,它究竟指国学中的考校呢,还是乡学中的考校?其二,指国学中小学的考校呢,还是大学的考校?这两个问题,已在本章释义的“入学”条中做了解释,不予赘述。
考校,先考什么,后考什么,以至时间距离、规格要求,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它多少反映了我国早期学校教学体制已相当完备,教学规划已相当周密,教育内容也相当丰富。其中,属于德育方面的有“乐群”“亲师”“取友”“强立而不反”,属于智育方面的有“离经”“敬业”“博习”“论学”“知类通达”。此德、智二育又很难截然分开。如“经”是“载道”的经,“离经”是为了明道,道就是政治;但“经”中也有许多文化知识。又如“辨志”“博习亲师”“论学取友”既是德育的过程,又是智育的过程。
《学记》在此提出了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问题。例如,考校首先是考“志”,“志”乃是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心理基础。乌程韩氏就说“志不立,学必无成”。“知类通达”,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也得靠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记》在“知类通达”句前不提“视”字,表明此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知识的“再生产”。“强立而不反”更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列子·仲尼篇》“回也能仁而不能反”,高诱注:“反,变也。”不变,表明矢志不渝。当然,属于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有各自的“矢志”,即坚定的立场、志趣和信念。后人引孔子“知及之,仁能守之”[20]的话,说“离经”“敬业”“博习”“论学”,只有做到“知及之”“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才能做到“仁能守之”。创业难,守成亦不易,“守成”同学习的巩固性(广义的)原则又有联系。
从“离经辨志”到“强立而不反”的全过程,揭示了一条基本法则:德育和智育总是密切地联系着。首先是德育,在德育的前提下,实现德智结合。而此德育和智育中,还蕴藏着美育。我国早期教育,实行《诗》与乐相互配合;儒家的教育思想,又强调礼与乐相互配合;《学记》下文讲“安弦”“安《诗》”“安礼”,可为论证。其全部教育宗旨基本上是《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1]的说教。
【注释】
[1]嘉靖本,即明嘉靖时仿宋刻本。
[2]卫氏《集说》,指卫湜《礼记集说》。
[3]避明熹宗讳,熹宗名由校。
[4]陆,指陆德明《经典释文》。
[5]《礼记·聘义》:“比年小聘,三年大聘”。陈澔《集说》注:“比音畀。”
[6]见《礼记·丧服小记》:“亡则‘中一上而祔’。”
[7]见《礼记·间传》。
[8]见《经典释文》。
[9]徐邈字仙民。
[10]见《周礼·乡大夫》注。
[11]贵族子弟中入学年龄随政治身份有所不同。《大戴礼·保傅》卢注:“束发谓成童。《白虎通》云:‘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此太子之礼。《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践小义,年二十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王子入学之期也。又曰‘十五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者,谓诸子姓既(朱熹注:“既”为“晚”字之误。)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内则》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者,谓公卿已下教子于家也。”
[12]王应麟撰《困学纪闻》卷五:“九年教数日,《汉志》所谓六甲也。十年学书计,六书九数也。计者数之详,百、千、万、亿也。”
[13]《文选·长笛赋》:“察度于句投。”李善注:“投,句之所止也。”
[14](清)黄以周撰:《离经辨志说》。
[15]《朱子语类》卷一百十五。
[16]《孟子·万章下》。
[17]见《礼记·曲礼》。
[18]孙诒让撰:《周礼正义》卷二十二、二十一。
[19]《汉书·萧望之传》颜师古注:“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
[20]《论语·卫灵公》。
[21]《论语·述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