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帝内经》中的《学记》对思想的启示

《黄帝内经》中的《学记》对思想的启示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内经》亦称《内经》,最早见于西汉刘歆所撰的《七略》。《汉书·艺文志》提到“《黄帝内经》十八卷”。也有人认为《内经》成于西汉时期。但更主要的也许是《内经》的五行学说。《学记》接受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我们未可轻下结论。其若干表述,同《内经》不无契合的地方。

《黄帝内经》中的《学记》对思想的启示

《学记》除了继承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主要是思孟学派的教育思想,它也或多或少地借助于当时自然科学或者说自然哲学的研究成就,尤其作为教育对象的人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状态研究,诸如人的体质、气质、思想、情感、意志、行为等,从而为《学记》创作奠下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种与人类教育活动构成密切联系的人的生理与心理现象探索,主要表现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亦称《内经》,最早见于西汉刘歆所撰的《七略》。《汉书·艺文志》提到“《黄帝内经》十八卷”。说“黄帝”,并非指黄帝或黄帝时期之作,而是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的“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像《内经》中的《素问》。明代桑悦的《素问钞》序言就说:“《素问》乃先秦战国之书,非黄、岐手笔。”[1]此前,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就说《素问》乃“七国时书也”。也有人认为《内经》成于西汉时期。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帛书和医学史书以及先秦的文体考证,《内经》当是战国乃至春秋时作品,到秦汉时有所补充修订。

从哲学角度看,《内经》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它提出“气”一元论的哲学本体论,认为“气之升降”乃整个自然界发展变化的总根源,所谓“天地之更用也”[2]。“气”又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和生命动力,它关系着人的意志、思想和情感消长,所谓“喜则气缓,悲则气消……劳则气耗,思则气结”[3]。“气”的升降又表现为阴阳的对立统一。《灵枢·通天》认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之人,其气质、性格、脾气等将有所不同。《素问》还把阴阳看成“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4]。这与《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相发明。不同的是,《系辞》仅仅从哲学角度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作高度的概括,而《内经》关于阴阳的表述,则延伸到人的生理和心理领域,直接指导人类社会生活,包括教育教学在内。虽然《内经》绝大部分内容是从医学角度分析和解决病理问题,但又要看到,教育的对象是人,不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去考虑教育内容的深浅难易,教学方法的主从、动静、抑扬、庄谐,因材施教是“施”不起来的。

但更主要的也许是《内经》的五行学说。它与包括子思在内的前人五行说有没有血缘关系,姑置而弗论。因为一属于道家,一属于儒家,虽都离不开金、木、水、火、土,其出发点亦非如出一辙。但作为医学哲理,它的内容却更侧重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日常生活和生命运动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在理论上将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诸如《学记》那样的古典教育思想中。

例如《内经》中的许多篇章,把五行关系引入人体器官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配合。像“五体”涵盖筋、脉、皮、肉、骨,“五窍”涵盖目、舌、口、鼻、耳,“五声”涵盖呼、笑、歌、哭、呻,“五神”涵盖魂、神、意、魄、志,“五志”涵盖怒、喜、思、忧、恐等等。彼此间既相生相克,又随外部环境而发生变化,于不平衡中求平衡。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此‘受病’亦可作受障碍解)。”

《内经》依稀地看到“心”,即人脑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它一方面对人的腑脏活动起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又对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情感、意志、思想)起控制作用。《灵枢·邪客》就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本神》又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近人对《本神》这段话作了如下诠释:“心理活动,必须首先由被接触的事物通过‘心’的感受而产生知觉;鉴于感知的事物常在人脑中反映,就出现了记忆,当记忆着不在眼前的事物而在人脑中的映象,这便是意象;在意象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为实现志愿而确定目标,就叫作志向;有了志向就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反复思考,形成思维;通过思维活动对一定事物的志向进行思考,深谋远虑,便称为心智。”并说:“《内经》的这一精辟论述,不仅描写了心理活动的全过程,而且提出了心理学思想的纲领。”[5]至于《灵枢·师传》的“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主要是针对疾病寿夭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而言,但对于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来说,不无互通之处。《学记》接受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我们未可轻下结论。但在《学记》中,诸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在方法论上既注意辩证地处理教学问题,又注意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其若干表述,同《内经》不无契合的地方。

当然,我们回过来看《内经》内容,由于历史和认识局限,作为探究医理依据的阴阳五行学说,它本身就有许多牵强附会之处,如认为肺主忧、脾主思、肾主恐,都是非科学的。但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供有关生理与心理知识,揭示其相互关系,它不仅在医疗方面,也或多或少地给教育教学设施,打开一条通往掌握人的身心活动普遍规律的渠道。哪怕是十分朴素和不成熟的,也应当给予充分肯定。我们把它纳入《学记》的关系网,原因也在此。(www.daowen.com)

【注释】

[1]按《内经》内容,系以黄帝同其臣子岐伯等人问答讨论的形式表述。

[2]《素问·六微旨大论》。

[3]《素问·举痛论》。

[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傅维廉、吴鸿洲主编:《黄帝内经导读》,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5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