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传播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传播系统中所做的工作。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的基本传播行为包括教育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与反馈。[6]
(一)收集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的收集,是教师做好教育传播工作的基础。信息收集工作,影响教育传播活动的全过程,影响教育传播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收集教育信息的步骤如下。
1.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和内容
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这是进行信息收集活动的第一步。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类:认知类、情感类、动作技能类。每次信息收集,要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实现哪一类(或几类)目标,心中要有数,不能盲目地收集。
在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后,就可以根据目标分析确定所要收集的信息。例如,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信息收集的内容就应是有关物理现象、事实、概念、原理、法则等方面的材料。
2.选择信源
信源的选择,必须以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为前提。信源通常有两大类:一是天然的信源,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事物与现象;二是人工信源,包括符号信息载体和机器信息载体,前者如教科书等,后者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计算机以及网络等非印刷形式的各种教学媒体。选择信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用性
所选择的信源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用的,这是选择信源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若信源的有用性得不到保证,信息收集工作将是无效的。
(2)可靠性
所选择的信源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可靠的。这一条也很重要,不可靠的信息进入传输系统,必然造成严重的损失。
(3)可加工性
所选择的信源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可加工的。这样的信息才能便于信息使用者利用。
(4)完备性
所选择的信源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完备的,能满足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数量和种类的信息。
3.考虑收集信息的方法
信息收集的目标和内容范围明确后,信息收集的方法是否得当,就成为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了。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信息收集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文献检索法
常用的文献检索法有三种。
①追溯查找。
利用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追溯查找。此法漏检、误检的可能性较大,因原文献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是有限的。
②直接查找。
从与本课题有关文献的起始年代直到近期为止,按时间为序,进行顺查、倒查、抽查。
③循环查找。
循环查找即上述两种查找方法的结合。先用直接查找查出一批有用的文献,然后运用这批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追溯查找一批有关文献。此法较佳。
(2)调查访问法
常用的调查访问法有以下几种。
①普遍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
普遍调查法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进行的普遍性信息收集。抽样调查法是在一定范围的对象中有所选择地进行信息收集。普遍调查法的优点是收集的信息的可靠性强,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抽样调查法的优缺点和普遍调查法正好相反。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法,这要看具体的信息需求和收集对象的性质。一般来说,如果信息要求可靠性高,即使采用普遍调查法也不十分费时费力,则可考虑采用普遍调查法。如果可靠性要求不是很高,采用普遍调查法又很费时费力,则可考虑采取抽样调查法。
访谈法是调查者按照调查提纲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访问,提问差不多同样的问题。问卷法是把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由被调查者自由作答。这两种方法通常都是用于验证一种假设或理论,而不考虑与这个理论无关的因素。
(3)测验量表法。
量表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用以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测验里一定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量表,用以描述受测者对刺激的反应,再经由这个描述,推论受测者拥有某种特性的情况。
测验量表法的使用过程:约定、安排测验时间;选择受测地点;估计测验时间;进行测验;说明应注意事项,回答受测者提出的问题;计算进行时间,做好记录;分析测验结果。
(4)仪器记录法
信息收集者借助仪器观察、测量、记录或处理有关资料。例如,利用投影仪观察实物的放大图像,利用录像机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或反应,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所得数据资料等。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偏差,使所得资料更加可靠,并可减轻收集者的负担,同时收集大量的资料。有了仪器的协助,往往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收集很多不同方面的资料,这是没有仪器协助时所无法做到的。
在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之后,就可以实际地进行信息收集了。
(二)加工教育信息
教师的工作不仅在于收集信息,更重要的是提供加工过的信息。提供加工过的信息(包括认知的、情感的、动作技能的信息)是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对教育信息的加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信息筛选
收集的信息对某课题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都是直接有用的,需要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经过分析、鉴别、取舍,使之成为真正有用的信息。
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选择教育信息应以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为前提,即选择的教育信息应具有有效性。教学过程把信息看作未知和已知的结合、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的结合,所以,应规定新的教育信息与已有知识储备之间的逻辑联系,即输入信息与学生基础知识应具有并存性。因此,选择教育信息时应首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状况,摸清二者之间的联结点,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很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能很快地接受并达到转换的目的,使知识系统化,达到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促成质的变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信息筛选上应首先从课程标准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信息的连贯性与灵活性,从而设计出优质的教育信息。
2.信息整理
未经整理的信息,常常是零乱的、无序的,彼此之间看不出有什么关联。这种初始的信息缺乏直接的使用价值,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分组归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成为有序的,才能便于利用。
3.信息编码
编码就是把收集的信息转换成可以传递的符号和信号。信息本身不能传递,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如声音、文字、图像、动作等,把它转换为符号和信号,才能进行传递。同样的教育信息,组合不同则效果不同。到底用哪种符号才能准确地表达教育信息?到底用哪种媒体才能有效地呈现教育信息,从而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这是教师在进行信息编码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根据信息的对称律、相似律等进行信息组合的优化,在教学中灵活把握,并积极发现新方法。理想的编码应考虑:知识的易得性;能够抵制遗忘的作用。
(三)传递教育信息
对于教师来说,收集和加工教育信息主要是为了将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教育信息的传递,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过程。这种联系是通过信号的发出与信号的接收来实现的。由教师将信息转换成符号和信号来传递,再由学生将信号还原为符号和信息来接收。信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物质形式,另一种是能量形式。物质形式包括各种符号和传递信息的各种物质,如文字、图形、实物及其运动形式等。物质形式的信号,既可以传递,又可以储存。能量形式,如声音信号、光信号、电信号等。能量形式的信号现在也可以储存。信息传递就是通过这两种形式的信号来实现的。
教师在传递教育信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信息的针对性
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应该是他们的确需要或对他们的确有用的。
2.信息的完备性
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应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3.信息的时效性
许多信息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即时的信息有很高的价值,而过时的信息则很可能成为无效信息。因此,一定要注意学生对各种信息需求的时间。
4.反馈信息
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在课堂教学时,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的反应去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在讲授过程中,可提出一些简短问题或插入简短的书面测验以取得反馈信息;在课后,可通过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考试考查结果去取得反馈信息。教师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或者改变教学媒体与方法,不断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干扰因素
教育信息的传递是在一定的干扰下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的干扰。干扰是和信息传递同时发生的。因此,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始终要与干扰现象做斗争。克服干扰的方法主要有重复传递、核对传递、多通道传递等。
(四)反馈教育传播结果
教师在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后,要把评价结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再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确认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正确与否。反馈作用的大小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把反馈分为即时反馈与延时反馈。即时反馈可以使学生在接收教育信息的过程中立即看到成绩,有明显的鼓励作用,程序教学常常采用这种反馈方式;而延时反馈是指学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延迟的这段时间内,学生可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别人的帮助形成学习的评测结果,因此,延时反馈的激励作用小,但是延时反馈拥有其他方面的优势。最终采用哪一种形式的反馈,应该视教学传播方式和具体教学条件来确定。例如,口试一般采用即时反馈,而笔试常采用延时反馈;学生少时用即时反馈,学生多则用延时反馈;课堂提问用即时反馈,阶段测验用延时反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