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学传播的含义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学业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学校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其主要的特点是:教师、学生、内容、时间、场所是相对固定的,并以此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通过教学的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和学习主体——学生进行沟通和相互感染,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在一般教学中,教师完成教的环节包括备课、授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完成学的环节包括听课、作业、自学和参加考核。
根据传播学的观点,结合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内容、对象、教具等的考察,可以说,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教育信息传播者(教育者)、教育信息(教学内容)、教育信息通道(教学媒体)、教育信宿(受教育者)和教育效果(反馈)五大基本要素构成。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信息的编码者和传送者;学生是信息的受播者,主要工作是接收、变换、反馈信息;教学内容是被传播的信息,它是由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呈现的,是由教育者编排加工好的教育信息;教学媒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其作用是延伸人体器官的功能。[3]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客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高素质的发展中的社会人,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以育人为本。学生则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更准确的教育信息反馈给教师,形成高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受到教学动机、教师的情感、教师的品质、教学媒体、课堂管理和师生关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课堂教学传播的特点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传播有如下特点。[4]
1.传播对象的同质性
课堂教学的对象具有共同的特点,包括具有共同的知识需求、相近的知识水平、相似的文化背景等。尽管每位同学的个性和需求有差异,但是课堂教学所要面对的是相对集中的学生群体,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立足全体学生,研究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文化背景、知识需求等,对学生的总体情况有准确的把握,这是实现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
2.信息反馈的灵敏性与双方的参与性(www.daowen.com)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传播,这就使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成为可能,也使教学工作呈现出信息反馈灵敏、易于相互调整适应的特点。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主客体之间的积极参与、交流沟通是达到良好传播效果的根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加强教育信息的反馈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形式和表达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沟通的情感性与主观的制约性
人类交往的动机和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在传播过程中,主客体之间是互动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制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师生之间共同的志趣、相互间的尊重、双方配合的态度,这些情感因素都会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与此相对,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的素质、观念、情绪、语言等主观因素,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4.传播符号和传播手段的多样性
传播符号是人们传递信息的种种表达形式的称号。课堂教学所运用的符号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语言、文字外,还有教师的动作、表情、服饰、特定的物品等。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信息刺激越强,传播效果就越好。好的授课教师不仅要讲得生动,而且要善于综合运用图片、模型、幻灯、音响、操作示范等传播手段,使教学活动具有立体感,使学生从感官到理智上得到多方面的信息刺激。
5.课堂教学传播过程的动态性
课堂教学传播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包括四个基本阶段:传授—接受阶段,复习—辅导阶段,练习—指导阶段,作业—考查阶段。课堂教学传播的目标、信息内容和传播效果反馈都具有高度的动态性,传授—接受是教育信息的单向传播过程;复习—辅导是强化教育信息传播的效果,保障教育信息传播达到既定的目标;练习—指导是教育信息传播效果的动态反馈结果,用于动态调整教育信息传播策略;作业—考查是对教育信息效果的评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