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教育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传播的水平和效果,不仅有赖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语言教学等,有时还依赖甚至是取决于在语言、文字之外,通过视觉、触觉、嗅觉感受到的姿势、动作、音容、笑貌、气味、颜色等非语言符号所营造的非语言境界。教育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是教师思想观点、知识掌握、教学技艺和整个身心能量的一种体现。(一)教育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教师作为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主导者,除了善于运用语言提问引导外,还必须善于运用各种非语言的手段。

教育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教育传播的水平和效果,不仅有赖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语言教学等,有时还依赖甚至是取决于在语言、文字之外,通过视觉、触觉、嗅觉感受到的姿势、动作、音容、笑貌、气味、颜色等非语言符号所营造的非语言境界。教育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是教师思想观点、知识掌握、教学技艺和整个身心能量的一种体现。它要求传播者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能恰如其分地借助仪表、表情、举止、手势、图表、图像、音响等手段来传达感情,传递信息,具有一种“只可意会而不用言传”的神奇力量,并且和其他符号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予教育传播以艺术、生机和个性。

(一)教育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

教师作为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主导者,除了善于运用语言提问引导外,还必须善于运用各种非语言的手段。后者虽然不如前者那样直截了当,却有着前者不可比拟的暗示、感染、激励、驱动的作用,它往往会形成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力量。

1.仪态

仪态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指人在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姿势是指身体所呈现的样子,风度则属于内在气质的外化。教师的仪态是教师的外在形象,是教师内在素养通过客观形式——容貌、服饰、情态等表现出来的外在的美。

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信息。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嘴、耳、眼的运用。但在说话的同时,双方的面部表情、身体的姿态、手势和动作也在传递着信息。对方在接收信息时,不仅“听其言”,而且也在“观其行”,表情、姿态等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自然语言交流本身。仪态语言是一种极其丰富、极其复杂的语言。据研究者估计,世界上至少有70多万种可以用来表达思想意义的态势动作,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当今世界上最完整的一部词典所收集的词汇数量。仪态是一种很广泛、很实用的语言,往往比有声语言更富有魅力,可使人们在交流中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仪态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仪表

教师的仪表语言是指教师的外表、穿着等所传递出的一定信息,是向学生传送信息的第一件工具,所谓第一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外表而产生的。纳普(M.Knapp,1978)的研究认为,容貌和服饰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非语言讯号的一个部分,而且在有些条件下,它们是决定因素。罗尔曼(1980)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服饰来判断他们的性格。

一位名人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但一个浑身珠光宝气或奇装异服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较之“脏手帕”教师也不会好多少。教师的仪表应该优雅而大方、简朴而自然,“山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仪表美虽是一种形式美,却与一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审美理想紧密相连,仪表的审美效果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作风、审美情趣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眼神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所有非语言传播中,眼睛的语言应该是最丰富、最耐人寻味的。眼睛是人们情绪最集中、最敏感的外显部位。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在愉快时,瞳孔也会跟着扩大,而扩大了的瞳孔,又会使对方产生愉快,这样交互影响,就产生了“愉快”的良性循环。这就使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之间愉悦情感交流的相互促进作用得到了解释。因此,眼神在传播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地位,因为眼神的接触是沟通的第一步。眼神是表达心灵的一种方式,教师的眼神则是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把钥匙。

一个关爱的眼神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一个鼓励的眼神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一个批评的眼神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个制止的眼神可以使学生停止错误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面部表情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通道阀门的钥匙。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特殊的作用。马卡连柯曾说:“这种表情并不是死板的机械的表情,不是单纯作舞台式的表面的那种表情,而是我们心灵里所有的那些变化的真实反映。”面部表情与话语一样,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但相比而言,面部表情更具直观性和感情性。

面部表情往往会伴随着谈话的内容改变而改变,在面部表情中以微笑及皱眉影响最大。罗曼·罗兰曾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千百倍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传播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作用,教师要善于用表情说话,做到端庄中有微笑,严肃中有柔和。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传情表意的一种重要语言符号,学生会从教师的微笑中感受到关心、爱护和理解。据医学研究,笑能使机体放松,加快内分泌;能减少紧张、压抑,使人神采焕发,有效地思维。因此,一些教育家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美国1988年总统教育奖获得者埃斯卡兰就把自己的教育哲学归结为爱的微笑,他认为这是自己多年来征服学生的诀窍。

(4)身体动作

身体动作主要指教师在教室里身体位置的移动和身体的局部动作。[18]作为一种体态语言,身体动作有着特定行为主义的含义,体现着教师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它虽是无声的,却和面部表情一样,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与面部表情有所不同的是,肢体语言更具有动作性和具体性,它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

走动是教师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的身体动作,如果一个教师一节课只是一个姿势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课堂就会显得单调而沉闷。相反,教师适时地在学生面前走动,而又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动作,课堂就会变得有生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走动也是教师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

手势是非语言传播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势的表达作用仅次于面部表情,因为它具有可操作性。在课堂教学传播中,准确适度的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许正因为手势具有形象、指示、情意等多种功能,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讲课的“第二语言”。手势较其他姿势(如头姿、步态、腰姿等)更易变化(伸展和变换),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成为视觉的中心。所以,在实际教育传播活动中,人体所要传递的信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手势来承担的。手势语言是最能动、最显眼的部分,而头、面部也常常提供一些伴随性的体现情绪反应的动力表现,这就使手势语言更传神。

2.拟似语言

拟似语言是语言符号中的非语言成分,又被称作“副语言”,包括音色、音量、语速、语调等。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传播者应做到口齿清楚、音量适宜、语速适中、语调准确。

在有关声音的复杂性中,对教育传播最有影响的一个特质是语调的变化,因为语调的变化最能吸引参与传播的人的注意。语调是由音量的轻重强弱、音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起伏快慢、语速的停顿连续构成的一种调式。它直接作用于口语效果,制约着口语行为。教师的教学语调是一种有别于其他任何交际语言的独特的符号系统,它表现着细腻的情感,负载着丰富的信息。教学语调具有丰富的暗示性,它可以帮助注意时间过短的学生提高注意力。教师只要在渲染课堂气氛、环节转换、设悬解疑、重点难点等关键处着意变换语调,便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较强的暗示作用。心理学家彼得罗夫在《普通心理学》中说:“说话者在自己的言语中应当反映出各个不同等级的语气,甚至是‘没有’这个词的发音,也可能有不少于九十种不同的语调。”

3.空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近体学”(prosemics),又译为“距离学”。近体学把人际交往中的距离同交往性质与信息传播效应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所处交际位置的距离的学科。他认为,人际距离可划分为4个区,分别为亲密区、个人区、社会区和公众区。这4个区的人际距离分别在1.5英尺[19]以内、1.5~4英尺、4~12英尺和12英尺以上。交际双方所处位置的距离不仅告诉我们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

近体学在教育传播领域则主要探讨师生间的距离远近、学生座位的安排及教师在空间上的运用等对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若缩短师生间的传播距离,或师生间的位置安排为面对面的方式,则会提高学生对教室活动的参与程度;教师的位置停留在教室的前方中央,对传统排排坐的教室而言,会产生“参与的三角地带”(triangle of participation),也就是参与教室活动的学生,会集中在前面几排和靠近中间2/3列的学生,显然地,后排及两侧的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较少。

4.传播环境

教育传播环境是指围绕教育传播活动四周的一切事物,是教育传播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教育传播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内容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各种天然物、人工物等,对教育传播行为,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都是教育传播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5.其他非语言符号

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其他非语言符号,如标本、模型、插图、挂图、实验、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课程中的非语言符号等,需要与各种媒体和语言符号的传播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发挥最佳的传播效果。

总之,非语言符号在教学过程中的开拓与运用,可探索的方面还很多,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艺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已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一堂课成功与否,固然与文化知识传授的多与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它能否带领学生一起进入一种崇高的美的意境,使他们不仅可以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地掌握教师传播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能从教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性情的陶冶,进而焕发出一种不可抑制的创造能力,使参与传播的双方构成的耦合系统能处于最佳状态,把教学信息量的流失与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教育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原则

1.真诚原则

非语言符号非常适合传播态度与情感方面的信息,而且由于非语言符号的不易控制性,通过非语言符号所传达的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当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含义相悖时,受播者更相信非语言符号所传达的信息意义。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学生能很快地分辨出教师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所传达出的真实的信息意义,如果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如语言的重音、语调、面部表情、眼神等与语言符号相悖时,教师作为传播者的威信就会骤然下降。所以,教师在教育传播过程中运用非语言符号时,一定要真诚,自己要有真情实感,不要煽情,更不能有任何矫情和虚情,“动真情才能真动情”,只有与你的传播对象真诚地进行感情交流,即敞开自己的心扉,才可能获得期望的传播效果。

2.理解原则(www.daowen.com)

学生是教育传播的对象,教师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应首先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对非语言符号进行选择与使用时,务必赋予它们以明确的含义,力求简洁通俗,使其能为学生所正确理解和接受。

3.搭配原则

搭配原则是指非语言符号和有声语言符号合理搭配的原则。在教育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完美组合、合理搭配、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使得语言符号传达的内容和非语言符号表达的意境有机统一,让各要素之间产生耦合,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使教师向学生更有效地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

4.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是指在教育传播过程中,非语言符号的使用要有节制,毕竟在整个教育传播的大系统中,它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且很多时候是起辅助作用的,所以不能用得过多、过滥,否则会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一种干扰。另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征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课堂中失去控制的非语言符号,只会使学生反感、厌倦,反而会削弱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

[学习思考题]

1.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

2.阐释传播符号的本质意义。

3.结合语言运用的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本质与意义理论。

4.阐述非语言符号的类别及其在传播中的运用。

5.分析非语言符号的特性,并能举例说明。

6.阐述在教育传播中常用的语言符号及其有效运用的方法。

7.阐述在教育传播中常用的非语言符号及其有效运用的方法。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2-4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3.

[3]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0.

[4]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0.

[5]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1.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5.

[7][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33.

[8][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21.

[9]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5-176.

[10]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19.

[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9.

[12][英]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91.

[14]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8-79.

[15]Randall Harrison(1974).Beyond Words:An Introduction to Nonverbal Communication.Prentice-Hall,p.24-25.

[16][美]拉里·A.萨姆瓦,理查德·E.波特,雷米·C.简恩.跨文化传通[M].陈南,龚光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06.

[17]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6.

[18]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8.

[19]1英尺=0.3048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