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语言运用的两种极端取向及其影响

语言运用的两种极端取向及其影响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运用的这种非此即彼的倾向,好似世间万物只有两种可能、两种极端的取向,久而久之就会简化人们认识世界的模式,简化用于表达意义的语言符号体系,进而使人们难以适应复杂事物对人们提出的高要求。世界是多面的,事物的表现也是丰富的,两极之间的过渡层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因此用于表达它们的语言符号也不应该是简单的非此即彼。

语言运用的两种极端取向及其影响

(一)语言的运用障碍

普通语义学家指出,语言的上述一般特性,造成了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的语言误用现象。

1.固定层次抽象(dead-level abstracting)

普通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提出了语言误用的一种方式——固定层次抽象,也被称作“死线抽象”,即语言的运用者只在语言“抽象层次”的某一级上使用语言,忽视各种事物的复杂局面。这个固定的抽象层次既可以是高抽象层次,也可以是低抽象层次。

典型的高抽象层次的例子来自外交政治辞令,在这些场合中使用的字词基本上都固定在高的抽象层次上,因此在一般人看来,外交辞令总是让人很难把握其中真义。早川一荣把这种字词的误用称作“四处漂泊的船只”,没有支撑点,只会导致语言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

同样的误用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把所用字词都固定在较低的抽象层次上。如果一个信息的内容都固定在低层次的抽象水平上,同样也是无法让人接受的,这会影响信息的传播。比如,流水账式地叙述自己一天的生活,事无巨细,一一道来。这种信息往往让人得不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不得要领,弄不清传播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所以,在语言符号的运用过程中,传播者应善于在不同抽象层次上灵活运用,将高层次抽象语言符号和低层次抽象语言符号结合起来,在理念层次和形态层次上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这样才能有较好的传播效果。正如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所说:“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是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听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以及在抽象范围内改变抽象程度的能力,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谈论比较抽象的内容,使读者或听众能够不困难地从简单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上来,并在必要时能够再回到原来的形象上去。”所以,普通语义学家认为最有效的传播应该是沿着抽象阶梯有起有落,既有高抽象水平的概括,又有低抽象水平的详情细节。比如,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讲授一些较抽象的原理或理论时所采用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大量的案例。

2.认同不当(undue identification)

认同不当也被称作指认不当,指无法分清同一范畴或类型中事物之间的区别,把同一类型中的不同成员视为完全相同的个体。由于我们的语言有限,加上采用抽象和分类的方法,语言便使我们强调类似点而忽视差异点,并以这种分类的方式谈论、感知和思考这个世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错误,以事物的普遍性代替事物的特殊性,而各类各项事物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表现。

因此,传播者要特别注意排除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定势性偏向的干扰,不要忽视了人们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而刻板地将其归类在一起,尽量保证认识过程的全面性。

3.二元价值观评判(two-valued evaluation)

二元价值观评判指那种“非此即彼”或排除中间层次的极端评价和思想方式。它对实际上存在的一系列可能性视而不见,只认可两种可能性的存在。由于描述世界的语言本身有一种两极化的倾向,再加上语言的有限性,我们在描述某些情景时只用两个对立的字眼,比如,好与坏、黑与白、是与非、积极与消极、富裕与贫穷。语言运用的这种非此即彼的倾向,好似世间万物只有两种可能、两种极端的取向,久而久之就会简化人们认识世界的模式,简化用于表达意义的语言符号体系,进而使人们难以适应复杂事物对人们提出的高要求。因此,我们在应用语言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切不可只知道黑白,而不知道黑白之间还有众多不同层次的色彩;看一件事物也不能只看到它的两面,还应该关注其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三面、第四面……甚至第一百面。世界是多面的,事物的表现也是丰富的,两极之间的过渡层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因此用于表达它们的语言符号也不应该是简单的非此即彼。

4.无意识投射(unconscious projection)

无意识投射指在表述事物过程中一种下意识地、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不自觉地将我们过去的经历、猜想和偏见投射到知觉对象上,强加于客观事物之上。当人们在观察世界的时候,会强烈地受到个人经验的影响,会根据自己的目的和过去的经验进行投射。所以,在人们运用语言描述世界或发表看法时,都会受到自己的感受、预存立场和心境的影响,实际上都属于一种自我的表达。并且,我们这种对自我感受的表达还是不自觉和无意识的,我们误以为这种主观印象的表达是在陈述实际情况。比如,我们说“西南大学真漂亮”,虽然表面上是在描述西南大学,但实际上表示了说话人自己对西南大学的感受。这就是将自己对事物的主观感受、认识以客观的形式加以表达,在语言表达上无意识地加进了自己的主观意识、主观判断,说话者自以为是客观的、中立的,而听话者却在无意识中受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失去了传播活动的客观性

5.将语言符号与客观实际简单等同

语言是人们用来传播信息的符号,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表征。奥格登和理查兹认为,语义是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通过概念来联系的结果,而这种联系是一种心理的联系。换句话说,一个语词的使用总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与语词有关的意象。有限、静态、抽象的语言也无法反映客观世界中事物具有的无穷多的属性和无穷多的变化。所以,语言符号并不是事物本身,也不能等同于客观世界本身。

然而,人们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往往不看具体的客观世界,只看符号本身,或只是在语词领域里去确定事物的含义,而不是从事物实际存在的状态去客观地考虑问题。正如萨丕尔(E.Sapir)指出的:“人类总是受到自己所使用的语言的摆布。”“真实的世界大部分是建立在无意中形成的语言习惯之上的。”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比如“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等,还有我国古代“郑人买履”的故事,他只相信忘记在家的量脚的尺度,却不相信自己身上的脚,导致没有办法买鞋。

将语言符号与客观实际简单等同,会给我们有效地运用语言符号带来极大的障碍与困难,因此,传播者必须要充分了解语言的特性以及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之后,再进行运用。

6.事实推论的混淆

事实推论是以已知的事实作为基础事实,进而陈述未知事实的手段。因为语义不等于所指,语义只能近似所指,有时候我们在对语言进行运用时,甚至会发生语言意义与所指错位的现象,这个时候事实推论混淆的情况就会发生。

这种情况在“脑筋急转弯”中比比皆是。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语义学中非常著名的“说谎者悖论”。公元前6世纪,哲学家、诗人克里特人伊壁孟德(Epi-menides)说:“所有克里特人都说谎,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这么说。”这就是这个著名悖论的来源。我们可以来推论一下,因为伊壁孟德是一个克里特人,所以我们断定他所说的话不可能是真的。可如果伊壁孟德这句话是假话,那么克里特人就不是撒谎者,而是讲真话的,因为他是克里特人,他说的话必然是真话,所以这句话不可能是假话。但是换个角度看,如果假定伊壁孟德说的是真话,那么克里特人都是撒谎者,可是伊壁孟德正是一个克里特人呀,他说的话必然是假话。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语言推论上的混淆会造成语言运用上的困难。因此,我们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不能简单地将推论当作事实的全部,而忽视其他可能的情况与结果。

(二)语言运用的一般原则

在语言的使用和表达上,无论是培根所指出的语词的歧义,还是洛克所指出的词不达意,或是维特根斯坦所指出的句子不符合逻辑句法,都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使人做出错误的陈述。语言的运用不仅仅关乎所陈述的事实清不清楚的问题,而且还决定着是否客观与是否真实的问题。

德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为了研究关于交往的一般理论,对交往的媒介与条件——语言进行了深入研究。哈贝马斯不仅认为言语行为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而且认为言语行为本身就是理解的过程。为确立可能理解的普遍条件,哈贝马斯提出了作为“言语的有效性基础”的四条原则。

1.表达的可领会性

传播者必须选择一种可理解的表达,所言必须符合语言结构和规范,以使传播者与受播者可以相互理解。

2.陈述的真实性

传播者必须提供真实的陈述,或具有提供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受播者可以分享传播者的知识和信息。(www.daowen.com)

3.表达的真诚性

传播者必须通过所言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传播者必须根据公认的语言交流背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向,使自己所言能够在为他人所理解的基础上,为他人所相信。

4.言说的正确性

传播者必须与受播者达成默契,传播者所言必须是正确的,能使受播者接受并且认同。

哈贝马斯认为,对于理解来说,在言语的有效性的四项要求中更为重要的是后两项要求,即真诚性和正确性的要求。只有参与语言传播行为的人能够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互相认同,才能形成主体之间的认同和协调,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三)教育传播中语言的运用原则

教学语言符号是语言符号这一人类交际工具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教育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

教育传播活动中常用的语言符号包括教科书(文字教材)中的语言符号、教师语言(教学语言、提问与讨论语、评价语)、校园广播语等。[14]

在维特根斯坦和哈贝马斯对语言运用原则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南国农、李运林的观点,以及考虑到教育传播活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现提出以下几点在教育传播活动中有效运用语言符号应该注意和遵循的原则。

1.语言运用的目的性

教育传播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明确的目的性,每一个教育传播活动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因此,必须精心设计作为教育信息的主要载体——教学语言,从实现教学传播的目的出发,字字句句为教学内容服务,为发散学生思维服务,为巩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把握教学关键服务,而不能离题千里之外。

2.语言运用的科学

教育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课堂是知识的殿堂,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摇篮,传授科学知识与文化,不允许信口开河。因此,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这也是对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所谓语言运用的科学性,实际上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借助于精确的语言,才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其内容。二是严谨的逻辑性。必须注意教材的内在规律,把握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的本质联系,深入浅出,语言周到严密,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论证,在受播者即学生能够接受的抽象层次上揭示事物的本质,给人以清晰明白的正确认识。三是科学的表达方法。教学传播语言要规范,充分考虑学生在语言符号、文化、知识水平等方面的经验范围,有针对性地正确运用标准语言,做到语音规范、词语规范、语法规范。

3.语言运用的启发性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依赖于人的思维活动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传播活动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积极的启发性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并能开拓思维境界,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内化、物化,从而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能力,这样就有可能使教育传播的效果得到提升。

教育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其语言如何组织才能使学生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那种稳定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教师的讲解或提问太深太难,笼罩着学生的就会是困难重重、无能为力和望尘莫及,久而久之就会情感压抑、思维凝固;反之,如果教师的讲解或提问太肤浅,学生感觉淡然无味,就会感情漠然,思想懈怠。因此,教师的语言,尤其是提问的语言,要深入浅出地引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知识的内化和智能的开发。无疑这可以为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的形成创建坚实的基础。

4.语言运用的增强性

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予以重视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信息,教师通常都会在语言上进行重复来加强。适当的重复是可以获得较好的加强的效果的,但是绝不是单调的重复,而应该是有变化的重复,否则反而会让学生心生反感。

另一种对语言符号的传播进行增强的方法就是与非语言符号配合使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说“是”的时候,会配合点头的动作,而说“不”的时候,会配合摇头的动作来增强语言的传播效果。在教育传播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灵活运用一些非语言符号,如图片、影像、声音等来增强语言符号的传播效果。

5.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反应,灵活机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通过学生的细微表现来判断出学生的心思,要根据教育传播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做到真正的意义沟通,这也体现了一个教师作为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敏锐性。

语言运用灵活性的另一个体现就是教学语言运用的幽默和机智。教学传播过程中的幽默、生动不同于生活中的幽默、开玩笑,也不同于艺术上的幽默,它反映出一个传播者的人文功底,是否能把一些枯燥的知识形象生动地进行编码并传递给学生。

6.语言运用的整体性

语义学中的整体论认为,词和句子并不能决定语言系统的意义,词和句子只有置于语言系统整体中才具有意义。由于整体论把词和语句置于语言系统之中进行研究,因此语义不再是各个词的语义的简单总和,这就像“砖头”的总和不是“楼房”一样。整体论的思想可以形象地概括为1+1>2,即在语言系统中,语句的意义大于构成语句各词的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支离破碎的解构或断章取义,这样才能传递和发现语言符号背后更多、更深的意义,提高传播的效果。

7.

语言运用的针对性

教育传播的对象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选择与传播对象个性特征相吻合的语言抽象层次范围,并且在该范围上下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