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验证阶段定性分析技巧(分析角度与原因)与注入阶段基本一致。但是要额外考虑检出故障出现倾向中的“上游疏漏”。如果现在是IT阶段的初期且故障多发,则需要看一下“故障混入阶段”及“应该检出阶段”。
①如果“故障混入阶段”在设计阶段,那么需要尽早采取措施。
②如果“应该检出阶段”在UT阶段与IT阶段的疏漏故障比较多,那么对“测试阶段未检出原因”应进行进一步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测试用例编写疏漏或测试疏漏”造成的偷工减料,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返工。
经典案例十二:如何吸收式样变更
软件项目的开发一般都实施规格变更的应对。
某项目在合同中规定:在开发中,如果发生了一定规模的式样变更,需要另行付费。因需求逐渐明确发生了式样变更,针对这种情况PM当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吸收式样变更并收取费用,向正在进行的IT测试中加入式样变更内容。
这种措施导致了现在的IT无法正常进行,如果不考虑改进措施,就会在品质担保与进度方面浪费很多资源。如果你是当时的PM,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案例解析:
项目无论大小,随着项目的需求逐渐明朗,发生式样变更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做好式样变更管理在项目中极为重要。如果处理不好,往往就会变成问题项目。所以要引起重视,特别是IT阶段以后发生的式样变更,一定要进行彻底管理。(www.daowen.com)
(1)改进措施
以下改进措施是式样变更吸收的最佳实践,一定要在项目中灵活运用。
①需要区分生产中的产品(测试中程序)的品质确保与规格变更部分的品质确保。
②需要判断目前的式样变更是小规模的还是大规模的。如果是简单的业务逻辑式样变更,那么目前生产中的产品可以继续进行测试,以确保当前产品的品质。测完之后,再考虑式样吸收时期(一般在本阶段结束之后);对于大规模的式样变更,因为需要更换部分程序,所以最恰当的措施就是先跳过该功能的测试,等式样变更吸收完成后再一起测试。
③对于规格变更的部分,需要在单独的环境中进行单元测试、结合测试,以确保品质。
④适时判断式样变更与当前程序合并的时机。
(2)PM不应该做的事情
案例中的PM没有明确各阶段式样变更的吸收点,不能轻易对没有保障的产品及不安定的规格变更进行统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