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能够独守自己的领地而孤立存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进入八十年代,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上的萧条导致的财政困难给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质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鉴于不容忽视的教育质量问题,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受命对美国中小学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经过18个月的调查研究,于1983年4月发表了《国家处于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A Nation 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 Reform)的报告,指出美国在工商和科技等领域的领先地位,正在被世界各国的竞争者们赶上,并警告“美国社会的教育基础正在薄弱化,这种现象对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未来构成了威胁”。这份报告成了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引发了全美范围关于本科教育质量问题的大辩论,让美国人意识到了美国中小学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全面危机,增强了美国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忧患意识,美国教育界一时掀起了学校重建运动,由此开启了美国第四次教育改革浪潮。
1986年5月,霍姆斯小组(Homes group[1])发表了第一份改革教师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明天的教师》(Tomorrow’s Teacher),首次提出了建立“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简称PDS)”,以形成大学与中小学的相互合作,共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培养新教师的全新理念和协作模式。[2]大学与中小学协作理念和PDS概念在提出后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之后这一全新的合作模式就迅速地发展起来了。之所以美国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U-S合作)称为“专业发展学校”,旨在强调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改进了实践的探究,促进了在职教师的发展,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了对未来教师的专业准备。(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