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南纳板河自然保护区:热带森林贡献丰富植物多样性

云南纳板河自然保护区:热带森林贡献丰富植物多样性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纳板河发源于勐海县勐宋乡大谷地塘山,全长24.5km,流域汇水面积211km2,自北向南穿过保护区中部,沿途汇入两侧山地的19条小河和箐沟,最后流入澜沧江。野生植物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具备丰富的植物多样性。现已知高等植物有292科、1228属、2996种或变种。分布自然合理的热带森林,是维护地区生态平衡的资源基础。

(1)地形地貌

保护区位于西南横断山系纵谷区最南端,属于中低山与河谷相间的破碎山原地貌类型,河流纵横,地势起伏,包括了完整的纳板河河谷和安麻山分水岭山地两个地貌类型。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西南部的拉祜玛峰,海拔2304m,最低点是东南角纳板河与澜沧江交汇处,海拔539m。保护区内海拔在1000m以上的山地面积约占保护区土地总面积的55%,15%的土地为纳板河及其支流下游的狭长山原地貌,其余为海拔低于1000m的山地。纳板河发源于勐海县勐宋乡大谷地塘山,全长24.5km,流域汇水面积211km2,自北向南穿过保护区中部,沿途汇入两侧山地的19条小河和箐沟,最后流入澜沧江。安麻山分水岭东侧有21条1~4km长的小箐沟直接流入澜沧江,西侧有10条长度在1km以上的箐沟流入纳板河。

(2)气候与土壤

保护区总体气候类型属北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18~22℃,最冷月均温12~16℃,最热月均温22~26℃,年降雨量1100~1600mm,雨量充沛而集中,干湿季分明,约8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在5—10月的雨季。年日照时数1800~2300h。由于保护区内垂直高差较大,山地气候垂直带明显,海拔800~900m以下属北热带气候,海拔800(900)~1400(1500)m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海拔1400(1500)m以上的山地属中亚热带气候。

保护区地形变化复杂,土壤类型丰富,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在海拔800m以下为砖红壤,海拔800~1500m为赤红壤,另有粗骨性紫色土、石灰岩土等在砖红壤和赤红壤地带交织分布。

(3)野生植物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北缘,具备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成分起源古老,种类繁多,以热带成分为主。现已知高等植物有292科、1228属、2996种或变种。其中蕨类植物43科、86属、225种或变种,裸子植物5科、6属、13种或变种,被子植物185科、981属、2371种或变种,苔藓植物59科、155属、387种或变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0种,优先保护对象有榆绿木、疣粒野稻、林生杧果、云南肉豆蔻、版纳黑檀、山白兰、绒毛蕃龙眼、千果榄仁等8种植物。纳板河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区系组成起源古老,以热带成分为主。(www.daowen.com)

第二,植被类型丰富。共8种植被型,13种植被亚型,28个群系,拥有西双版纳所有8种植被类型,是东南亚热带北缘植被组成的缩影。

第三,植被有一定的垂直分布特征。从纳板河与澜沧江河口海拔539m到拉祜玛山顶海拔2304m,相应地出现了植被垂直带谱。按照海拔从低到高,保护区依次出现河漫滩灌丛、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类型。

分布自然合理的热带森林,是维护地区生态平衡的资源基础。保护好热带森林,就是为人与野生动物创造和谐相处的家园。

(4)野生动物

保护区已知脊椎动物有477种,其中哺乳类61种,分属24科、9目;鸟类294种,分属60科、16目;两栖类35种,分属8科、3目;爬行类52种,分属15科2目;鱼类35种,分属11科、5目。记录昆虫522种,分属92科、11目。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8种,优先保护对象有印度野牛、蜂猴、孔雀雉、水鹿和原鸡等5种。在这些动物中,野象、野牛和野猪是损坏村民庄稼与村民发生冲突的主要种群,毒蛇是咬伤村民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种群。

(5)景观资源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等各民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衍的摇篮和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纳板河自然保护区有着独具特色、极为丰富的景观资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以热带森林为中心的自然景观,和以傣族、哈尼族、拉祜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包括山峰洞穴、江河风光、瀑布温泉、水库、森林植被、珍奇植物和野生动物;悠久的民族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该流域独特的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包括民族饮食民族服饰、民族村寨、民族风情、宗教习俗和民族文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