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的应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的应用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的应用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的生态文明,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恐惧敬畏—开发利用—掠夺破坏—和谐共生”的演进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3月,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着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和开创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文明形态的演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宗旨责任、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基础,根据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在继承中外文明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理论创新,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本体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治理观等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是源自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内涵本质的总结和提升,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方略;二是源自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及其实践,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路径保障,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来实现;三是源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两山”理论、“生态民生福祉”“生命共同体”“全球共赢”等思想是对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与全球治理、环境与政治关系及其规律和生态环境科学理论的深刻把握,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目的和依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包括: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了民生。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www.daowen.com)

(4)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之间不仅存在着物质能量交换,而且也是“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必须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

(5)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选择,为世界各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念与方案,给人类解决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共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必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看,必须走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从人民的生活需要看,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从经济发展方式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从全球环境治理看,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中国的生态责任担当和大国形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中国将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