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展望:改变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

研究展望:改变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加强生态补偿的重大政策和补偿短板关键问题的研究,一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改变政府单一补偿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二是根据生态区位、资源状况、保护难度等,实行森林生态效益差别化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与国家财力增长、工资物价水平、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等挂钩的动态补偿机制。

研究展望:改变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生态环境保护手段,虽然在世界各地已经有了诸多实践,但真正的环境服务商品化过程只有短短30多年时间,与之相关的生态补偿理论也还没有完善,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还不足。我国是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的国家,在公益林生态补偿实践上是后起国家,如何加快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改革之一。

(1)目前国内外对于生态补偿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作为生态补偿的公益林领域,其研究内容主要有补偿的概念、理论基础、补偿机制,以及公益林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其中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补偿标准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但重复性研究较多。对补偿政策的研究较多,但对政策的影响以及作用程度研究较少。应进一步调查研究微观主体对生态补偿政策的满意程度、意见和建议等,从而完善补偿政策,推动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发展。

(2)对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多为定性分析,补偿标准等定量分析则较为粗略。今后研究应充分考虑森林、社会产权制度等重大转型的背景条件,影响研究新特征,建立统一的森林生态补偿及其影响理论框架,构建一套合理的森林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和建立科学的计量模型。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按照经营主体所放弃的机会成本和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及服务,逐步改进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简单化的政策选择。

(3)应加强生态补偿的重大政策和补偿短板关键问题的研究,一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改变政府单一补偿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二是根据生态区位、资源状况、保护难度等,实行森林生态效益差别化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与国家财力增长、工资物价水平、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等挂钩的动态补偿机制。

(4)加大对生态补偿内部机制的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动态变化属于长期过程,需要采用更为长期的数据与信息,既考虑到森林资源的增量影响,也考虑到漏出影响,构建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流量与存量变化态势,研究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对森林资源和农户生计,以及经济、社会等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www.daowen.com)

(5)需要测度与分析森林生态补偿项目的交易成本,分析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以及交易成本对森林生态补偿项目运行及其运行效果的影响。构建分层分类推进的补偿制度框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资源属性,综合考虑市场利益主体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形成不同类型的市场化补偿模式,因地制宜分层分类推进。

(6)创新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开展国有与非国有共有林权的探索,探索自然资源经营处置权的共有制度,由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付费流转获得生态效益提供方的自然资源处置权;探索在自然资源产权束中分离出“物质性存在权”,即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自然资源的存在权,保障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生产。

国际上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与实践在许多方面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国外生态系统付费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且执法严格;国际上充分利用了市场机制和多渠道的融资体系,积极鼓励参与,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然而,即使在发达国家,生态系统服务的付费问题也有不断探索之中。我们必须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于中国特色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