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媒体传播:抗疫慢直播与媒介化

新媒体传播:抗疫慢直播与媒介化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0年1月,武汉疫情严重,造成人们居家隔离、社交活动被限制,由此引发人们的恐慌焦虑情绪。武汉市为了将疫情肺炎救治的相关信息实时传递给外界,开启了名为《疫情24小时》的系列陪伴式慢直播。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修建时,国内正处于疫情严重、加强防控阶段。因此,在这场慢直播中形成了线下实体空间到线上虚拟交流空间的演变过程,展现了空间媒介化虚实渗透的意义。

新媒体传播:抗疫慢直播与媒介化

慢直播是近年来较新的直播样态,它没有传统的视频编辑流程,事件的直播与发生通常同步进行,目前学界对慢直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学者张文娟认为,“所谓慢直播,指的是借助直播设备对实景进行超长时间的实时记录并原生态呈现的一种直播形态”[2]。2020年1月,武汉疫情严重,造成人们居家隔离、社交活动被限制,由此引发人们的恐慌焦虑情绪。武汉市为了将疫情肺炎救治的相关信息实时传递给外界,开启了名为《疫情24小时》的系列陪伴式慢直播。该直播是“央视频”直击“两山医院”(同后文,指代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修建全程的长时段慢直播,虽然无解说、无剪辑,但是获得了民众的一致好评,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网民在直播空间聚集起来,构建了一个破除多种谣言的舆论场。

20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兴起了空间转向思潮,西方学者开始将空间纳入社会科学研究的维度。学者谢沁露论述空间转向到空间媒介化的发展脉络时认为,早期空间理论研究关注大众媒介生产新空间,并凸显新空间的象征性与建构性;作者指出新媒介生产出空间压缩、折叠、感知、拉伸等影响人们生活习惯的现象,以环境、景观、气候、地点等为代表的“非媒体媒介”符号,让人们形成特定的空间想象。[3](www.daowen.com)

《疫情24小时》这场针对重大抗疫工程的慢直播,让当地政府的抗疫行动和抗疫执行力展现在屏幕上,涉及了空间与人、人的情感和公共话题等多个值得研究的传播学问题。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修建时,国内正处于疫情严重、加强防控阶段。两座医院的建设是武汉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举措之一,也展现了武汉迎难而上信念。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聚集在直播间,他们观看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并通过弹幕发表评论。因此,在这场慢直播中形成了线下实体空间到线上虚拟交流空间的演变过程,展现了空间媒介化虚实渗透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