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湛若水,还不得不提到他与一生讲学中最大的对手、也是很好的朋友王阳明之间的关系。
和《三国演义》中那位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临死前还愤愤不平地说“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不同,明代中叶最杰出的两位理学家湛若水与王阳明,虽然理学上的观点有分歧,可是却互相视对方为知己好友。
王阳明以“致良知”为其治学宗旨,并将理学重要经典《大学》中的重要概念“格物”解释为正念头。湛若水则认为,这一解释有四不可:一是《大学》八条目有“诚意、正心”,“意”就是“念头”,所以诚意、正心就是“正念头”,那在《大学》的文义中已经重复了。其二是这一解释对《大学》里面的“知止”、“修身”的主张没有联系,造成割裂。其三是这一说法不能判断念头是不是“正”的,例如佛家和墨家也认为其念头很正,而理学家则并不这样认为。所以训为正念头一说,缺乏“学问之功”。其四是正念头只是“尊德性”上的功夫,却没有去讲“道问学”上的实践,这是有失偏颇的。湛若水认为,应该把“格物”解释为“至其理”。
·理学问习录·
仆之所以训格者,至其理也。至其理云者,体认天理也。体认天理云者,兼知行合内外言之也,天理无内外也。……天理也、至善也、物也,乃吾之良知良能也,不假外求也。但人为气习所蔽,故生而蒙,长而不学则愚,故学、问、思、辨、笃行诸训所以破其愚,去其蔽,警发其良知良能者耳。(www.daowen.com)
——湛若水《答阳明王都宪论格物》
湛若水在驳斥了王阳明的观点之后,接着提出他的宗旨:“随处体认天理”。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也要体会、实践自己心中的天理。湛若水认为心的范围是更广阔的,“随处体认天理”当然就是内、外一统,不会有“专内遗外”的毛病。湛若水还认为,体认天理就是格物,因为“物”即“言有物”、“舜明于庶物”之物,即道也。格物即造道,它不是专注于穷究事物本来的性质和规律,而是体验、印证天理,从而使得朱子之后理学受到心学攻击的溺物之病也在理论上得到克服。
程朱理学将知与行割裂,是根本缺陷,王阳明标榜知行合一,对此虽有所克服,但却只注意内在而忘却了心外广阔的世界。而湛若水也讲“心”,认为天理就是心的“良知良能”。但湛若水的“心”的概念远较王阳明广阔,正所谓“天地无内外,心亦无内外,极言之耳矣。故谓内为本心,而外天地万物以为心者,小之为心也甚矣”。
湛若水在明代是与王阳明并称的理学大师,二人同属心学一脉。湛若水的上述思想,与王阳明相辅相成,同为明代心学的代表性学说。而湛若水重要的思想成果,很多就是在西樵山中逐渐形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