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熹的主张有较大分歧的,则是和他同时代的陆九渊(1139—1193)。陆九渊的学问被后世称之为“心学”,是理学中重要的一支。
陆九渊的主要观点有:其一是“本心”的观念,这也是理解陆学最重要的观念。陆九渊认为,本心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所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心,一切不道德行为的根源都是“失其本心”。其二是“心即是理”之说。陆九渊同样承认理是宇宙间的普遍存在,也并不认为天地之理由人心所生。但他强调本心即是理,本心之理与宇宙之理是同一的。但陆九渊在表述上并未严格区分“心”与“本心”,所以造成一种他以为一切知觉活动都合乎理的印象。陆九渊“心即理”的命题受到普遍怀疑的根源即在此。其三是对格物与静坐的论述。陆九渊对格物的理解与程朱相近,但他认为所考究的理并不是外在事物的规律,而应该是格心,他强调通过静坐来发明本心。其四是先尊德性而后道问学的观点。为学的目的只是实现道德境界,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并不需要以读书穷理为手段,强调尊德性是本,道问学是末。其五是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主张。陆九渊强调不要追随权威与经典,应该通过静坐把意识集中在内心,体验本心。若能保有本心,就像有源之流,终能盈科而放乎四海。其六是义利之辨的问题。陆九渊认为,决定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主要应该考察其内心动机。因此,要做君子,首先必须检查自己的“志”,看自己的追求、志趣是义还是利。
陆九渊像
理学小百科
陆九渊(1139—1193),南宋理学家。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讲学于信州贵溪县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与其兄陆九韶、陆九龄并称“江西三陆”。历任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主管台州崇道观等。曾与朱熹进行了著名的“鹅湖之会”。在理学上融合了孟子的“良知”、“良能”说及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不赞成朱熹将人心分为天理和物欲两部分的观点,认为过于繁琐支离。其主张对明代王守仁提倡心学有重要的影响。
(据《中国理学大辞典》、开元知海·e读)(www.daowen.com)
·理学问习录·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陆九渊《象山集》
陆九渊的思想,到明代经由王阳明的发展而大放异彩。前面已详述了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研习方法。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脉络,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他反对朱熹的格物穷理之说,而认为“理”应该从自己的心上来寻找,正所谓“理也者,心之条理也”。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即“致良知”。“良知”由孟子提出,王阳明继承这一思想,认为“良知”就是心的本性,表现为“知是知非”、“知善知恶”,而且还“好善恶恶”。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既然是心的本性,就不是来自于外在,而是每个人都先验地、内在地具备了的,因此,《大学》中的“致知”即“致吾心知良知”,即遵行良知的命令去分辨是非,去行动。只有见诸行动的知才是真正的知,也只有蕴含着知、由知做指导的行,才是真正的行。这种“知行合一”的观点其实不难理解,例如,去医院侍奉生病母亲的行为,如果是出于惧怕旁人的议论,就不是真正的孝行,如果是缘于对母亲的爱与敬重,就是真正的孝行了。同样,知道应侍奉病中母亲的道理,却不见诸行动,我们也不会说他真正行了孝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