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樵山理学文化读本:研习陆王心学

西樵山理学文化读本:研习陆王心学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陆王心学所提倡的理学研习方法,以明代最著名的理学家王守仁(号阳明)为代表。王守仁则在研习程朱理学的过程中,逐渐对其产生怀疑,最终提出具有自己鲜明风格的心学,其核心就在于“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既简单明了,又便捷易行。在哲学思想上,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在很多问题上均与程朱理学有冲突。这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最为关键的不同。

陆王心学所提倡的理学研习方法,以明代最著名的理学家王守仁(号阳明)为代表。王守仁则在研习程朱理学的过程中,逐渐对其产生怀疑,最终提出具有自己鲜明风格的心学,其核心就在于“致良知”、“知行合一”。

史书记载,王阳明年轻时,也是程朱理学的忠实粉丝,他早年最有名的故事,是和他的一位姓钱的好朋友一起根据朱熹的方法来“即物穷理”。既然朱熹说万物都有理,只要格到穷尽了,就能当圣贤了。但天下之物何其多,怎么能全部格完呢?所以就先找身边的物来格。他们俩就选了亭前竹子作为“格物”的对象。钱兄从早到晚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三日就劳神成疾了。王阳明觉得这是他的精力不足,所以就亲自出马来格竹子。同样是从早到晚,坚持了七日,也因劳思成疾了。当时他们的感想是,当圣贤真难,身体素质也得异于常人。

朱熹的方法走不通,王阳明继续苦苦求索成为圣贤的方法。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认识了湛若水,这一见不得了。当时的湛若水已经是岭南大儒陈献章最为杰出的弟子,对其师的“自得”之学颇有心得了。通过与湛若水订交,王阳明找到了一条不同于朱熹的理学研习之方。

不久,王阳明因为弹劾当时权倾一时的大太监刘瑾,而被正德皇帝从兵部主事(相当于国防部官员)贬到偏远的贵州当小小的龙场驿丞(相当于招待所所长)。王阳明走了一年多,跋山涉水,才在正德三年(1508)春天抵达了龙场。这里处于万山丛中,蛇鼠横行,周围住的都是讲“夷语”的野蛮之人,难得找到一个会讲汉语的,还是从中原来的亡命之徒。就在这种环境之下,空有一个驿丞头衔的王阳明,其实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只好自己建了一个草庵来居住。周围的环境极其恶劣,王阳明说他曾经看到一个从北京来的小官吏带着他的儿子和仆人一行三人路过,结果两天之内都死在了路上。

就在这种环境之下,他每天还到附近的岩洞中修养心性,思考朱熹、湛若水等人的学说理念,思考圣人在这时候会怎么做。终于有一天他突然间觉悟了。他发现,其实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主宰,那就更不用说一身之外其他事物了!所谓的生死、荣辱,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圣人之道应该反求诸心,从自己的心中来求,不需外求。这就是王阳明学说中重要的“心即理”主张的由来。

漫画5 王阳明怎么“格”竹子?

王阳明的这套反求诸心的心学研习方法,和朱熹的格物穷理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这个并不是王阳明自己的独立发明,他是在陆九渊、陈白沙、湛若水等前辈学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提炼。

按照王阳明的修为方法,就不需要去穷格天下之物,而只需要从自己身心出发,有“圣人为人人可到”的觉悟,就有担当了。王阳明后来进一步将他悟出来的这套理学研习方法,概括为“致良知”。

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既简单明了,又便捷易行。而且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传道者。他教导学生,颇有一些“禅味”(这也是他被后世一些理学家所诟病的地方)。例如,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被朝廷起复,负责平定广西思田土目的叛乱。临行前,他的两位得意门生钱德洪与王畿就王阳明的四句诗进行辩论。这首诗就是后世十分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围绕这句诗的意义,钱德洪与王畿两人互不相让,其核心就在第一句里面。王畿认为“心体”还是有善恶的,不然无论是心、意、知、物全部都是无善无恶的了。而钱德洪认为“心体”无善恶,但意念上有善恶,所以才要通过修养工夫来为善去恶。

两人互相不能说服对方,于是跑到天泉桥找老师。王阳明回答说:我将要远行,正要和你们讲破此意。你们两位的意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因为我教人(原文是“接人”,更像佛家语)是分两种的,一种是有上等“利根”(悟性高)的人,因为人心本身是没有善恶的,所以只要一悟本心,就内外都悟了,王畿的意见是我用来教上等利根人的(但这类人毕竟是少数)。一种是中等“利根”(悟性一般的)的,他们的本心被蒙蔽了,所以要在意念上落实为善去恶的做法,工夫到了之后,去除渣滓,本心就能明了了,德洪的意见是我用来教中等利根人的(更有普遍意义)。所以,王畿你要用德洪的“工夫”认识,德洪你要用王畿的“本体”认识。

王阳明像

理学小百科

王守仁(1472—1528),明代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学派创始人。字伯安,因曾在阳明洞讲学,世称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28岁中进士,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后被重新起用,平定南赣地区的动乱、宁王宸濠之叛、广西思田之变等。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为新建伯。在哲学思想上,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在很多问题上均与程朱理学有冲突。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方法论上,提倡“致良知”,强调内心反省,是王学的基本内核和特色。在知行观上,提出“知行合一”说,反对将知与行分作两截,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他力图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与僵化的流弊,其学说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遵而行之。但其学说太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忽视接受客观知识,也使王门后学产生不少流弊。

(据《明史》、《中国理学大辞典》)

漫画6 王阳明与两大弟子的“天泉证道”

王阳明与王畿、钱德洪的这番谈话,就是理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证道”,从中可以看到王阳明如何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上论证其“致良知”的核心宗旨。王阳明所传授的心学研习方法,简单直接,关键就是从自己的“心”出发,反求诸己。(www.daowen.com)

·理学问习录·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握手临歧更可语?殷勤莫愧别离筵!

——王守仁《别诸生》

进阶阅读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王阳明的理学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三次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他五十岁在江西担任南赣巡抚时,提出的“致良知”之教。这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最为关键的不同。

理学之所以叫做理学,就因为理学家认为,“天理”是最重要的追求。而王阳明则以良知涵盖了天理。他说: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以上从王阳明《传习录》所提取的两句话,就很好地说明了阳明心学对天理与良知二者的认识。也就是说,是非之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是天理。因此,人心就是天理。既然人心就能悟出天理,那就不需要假手外求,也不需要再像朱熹所主张的那样穷尽物理、大费周章了。

王阳明的“良知”,其思想的来源就是孟子的“不忍人之心”。他说:心天然就会知,见到父亲就自然懂得要孝顺,见到兄长自然懂得敬爱,见到小孩子掉到井里自然就有恻隐之心。这些就是良知,不需要外求。正因如此,良知并不是只有圣贤才有的,而是人人都有的。反求诸心,扩充自己的良知,就是“致良知”。

在这个基础上,王阳明又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的说法。有学生提出,许多人知道应该要孝悌,但是却做不到,知和行明明就是分开的。王阳明的解释是,这是由于人被私欲所隔断,所以不知道知行的本体了。他强调:“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所以“知行合一”并不是说知与行是同一回事,而是说两者是不能割裂的。

为了论证自己主张的正当性,王阳明特别指出朱熹手订的《大学》是有问题的,古本《大学》,根本就没有缺少这个“格物致知补传”部分,并强调自己是以《大学》古本作为依据,重新解释《大学》的圣人之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