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听上去如此“高大上”的理学,是不是门槛特别高,特别难学呢?其实,并没有。
理学的特点,是将其核心阐述为一个本于天,简明而又富于系统性的终极真理——天理,从而激发个人的宗教感,解决了人的永恒问题,给人光明与温暖,儒家核心价值观就此成为一种信仰,成为古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理学价值观既神圣,又普通,它贴近百姓日常生活,体现在日常行动中,充满实践性,对君忠、对父母孝、对子女慈、对兄弟友爱、与人交往讲信用、为官爱百姓等等,都是理学的实践,而这些都源于体现在人身上与宇宙中的根本原则,做学问、做人、做事都是一体的。
既然理学并不神秘,而是寓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研习理学也并不困难。理学家们主张的研习方法(工夫论)各不相同,但总体说来,可以分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大派别。
程朱理学所主张的理学研习方式,可以概括为“格物致知”、“即物穷理”,即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探研而悟“理”。陆王心学所主张的理学研习方式,可以概括为“致良知”、“知行合一”,即通过对内在心灵的修为而悟“理”。
程朱理学所主张的理学研习办法,以南宋最为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为代表。朱熹的主张,是通过“格物”来达到“致知”的目的。
试看朱熹是怎么叫人通过读书来“格物”的。朱熹认为,读书要一段一段地细细玩味,翻来覆去地思考,用一天两天的时间来体会,经过了这个过程之后,书中这一段话就踏踏实实地属于自己的领悟了(朱熹这里教导的读书法,适用于比较经典的书)。用这个方法把书逐步读完,就能见到道理源源涌出。又或者把自己知晓的道理再三思量,就自然会再有领悟。所以说,读书不贵多,只贵熟,看一遍,就改一遍,越看就越稳当。
另外,朱熹还在程子的基础上,阐发了以“主敬涵养”为核心的修养方法。朱熹与其好友吕祖谦曾经编过一本非常有名的理学语录,叫做《近思录》。书名来自《论语》中孔子的一位得意门生子夏的一句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近思录》中就收录了程颐的一句话:“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朱熹像
理学小百科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等,别称紫阳,卒谥为文,爵封为公,世称朱文公。徽州(治所在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18岁举乡贡,19岁登第,青年时曾师事李侗,为二程四传弟子。曾任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知漳州、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一生“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教育、乐律、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综罗百代”,兼采众说,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全面总结,从而构建了一个以“理”为中心概念的庞大的哲学体系,与其祖师二程合称为程朱学派。因其侨居福建讲学, 故其学又称闽学,为宋代理学四大派别之一。
(据《中国理学大辞典》)
漫画4 什么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朱熹门人所编《朱子语类》中记录了朱熹对这番话的解释。他说:理学里面,“致知”、“敬”、“克己”三者,就好比是一家人,“敬”是守门的人,“克己”是防盗的人,“致知”则是管家的人。程颐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这句话时,没有提“克己”,这是为什么呢?“克己”就像是吃药来除病,是在你自身免疫力无法除病的情况下才需要吃药。假如守门的“敬”能够挡住邪恶之念的入侵,那么就自然而然能够自我克制了。所以好好守住门户就相当于防盗了,那何必“克己”呢。假如有邪念入侵,那就是你的敬心还不够虔诚。如果你的“敬”到位了,就无己可克了!
朱熹强调的“主敬涵养”,被清华大学教授陈来誉为理学修养论的集大成者。陈来指出,这其中是蕴含了很深刻的意义的:其一是要收敛,不让身心放纵散逸;其二是谨畏,内心常怀敬畏;其三是“惺惺”,内心总处于警醒的状态;其四是主一,就是专一、纯一;其五是整齐严肃。前面四条是内在的“敬”,最后一条是外在的“敬”。
·理学问习录·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www.daowen.com)
——朱熹《观书有感》
曾子像
理学小百科
曾子(约公元前505—前436),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为人谨慎,主张“君子思不出其位”,提倡“吾日三省吾身”。认为士应以行仁为己任,临大节而不可夺。以孝行著称,或谓《孝经》是他所作。称“孔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被后儒看作孔子的正传,朱熹谓“曾氏之传,独得其宗”。后设学于武城,弟子有孟敬子、阳肤、子襄、公明仪、乐正子春、吴起等七十人。相传子思(孔子之孙孔伋)亦出自其门。
(据参开元知海·e读)
进阶阅读
先秦到唐代的儒学,是以经学为主,五经的文字不好读,例如《尚书》很早就被韩愈吐槽过,说文字写得“佶(jí)屈聱(áo)牙”(文章艰涩,读起来很不顺口)。所以,理学家们在五经之外,找了另外四本经典,经过历代理学家的发挥推崇,其地位反而居于五经之上,这就是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组成的“四书”。
“四书”,是理学宗旨、主张以及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思想来源。朱熹正是第一位把四书并称的学者,他所作《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成为宋至清官方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教科书与标准答案。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首列《大学》。《大学》的原文,是不分经、传的,而朱熹则别出心裁地将这篇文章以经、传的形式重新划分。他认为,《大学》开篇从“大学之道”到“未之有也”,是“经”,是孔子之言,由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述。此后的文字则是“传”,是曾子之意,而由曾子门人所记。
《大学》原本只是《礼记》中很普通的一篇,朱熹把《大学》的“经”视为“孔子之言”,把“传”视为“曾子之意”,这就大大提高了《大学》文本的地位。朱熹再通过对《大学》的系统解读,奠定了理学的基本思想基础。
我们先来看看朱熹所认定的《大学》的“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三段话,只有短短的205字,但它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后世大部分理学家的观点,都要从这三段话中寻找资源。朱熹把这三段话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
所谓“三纲领”,就是第一段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对《大学》修身治国之道的三条纲领。这三条纲领之间的关系:朱熹认为明德是本,新民是末(朱熹把“亲民”解作“新民”),知止是始,能得是终。《大学》所教导我们的道理,就是要达至“明德”(亦即“道”或者“理”)。
所谓“八条目”,就是第二段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就是具体达至“三纲领”的八个要求。朱熹认为,这八条目是有其先后次序的。其中“修身”是《大学》之本,是中枢与关键。这是把个人的道德修养视为治天下的根本,表明了理学家对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而朱熹怎么论证“修身”的工夫呢?他认为《大学》的原文中格物、致知两条目的“传”是有缺失的,所以他宣称根据其祖师程子的意思补了一段话,这段话就是理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格致补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段话很长,怎样理解朱熹的意思呢?概括来说,这段话有三个要点:一是要“即物”,就是先要接触事物;二是要“穷理”,接触事物之后,研究该物所蕴含之理;三是“至极”,穷理要穷至其极。致知,只不过作为格物的目的和结果,并不是与格物并行的修养方法。一旦通过“格物”的过程通晓了事物之理,自然就能“致知”了。
朱熹虽然说这段话是程子之意,但实际上还是朱熹自己的发明。他认为,“理”是普遍存在于天下万物之中的,所以天下万物之理都应该加以研究,穷尽万物之理,努力到一定程度,就功到自然成,豁然开朗。这就是朱熹从《大学》中构建出来的理学的认识论和修养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