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樵山理学文化读本:理学与传统儒学比较

西樵山理学文化读本:理学与传统儒学比较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知识体系,是以经世治国与人伦日用为主体,阐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原则与规范。这一时期的儒学也被称为“经学”。经学的弊端,是儒者要严守师承家法,严守经书文字,当时给“经”作解释的叫做“注”,给“注”作解释的叫做“疏”。而经学发展到了唐代,已经形成了“疏不破注”的成例,这就使得经学缺乏了更新的生命力。总的说来,如果说传统儒学让我们知其然,而理学却力图让我们知其所以然。

西樵山理学文化读本:理学与传统儒学比较

儒家知识体系,是以经世治国与人伦日用为主体,阐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原则与规范。我们看《论语》或者《孟子》等早期的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的文字,会发现他们往往都是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做,但是很少从理论上深入论证为何坚持这些原则与规范是正确的、正当的和必须的。

理学兴起之前,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是“五经”,亦即《诗》、《书》、《礼》、《易》、《春秋》(其中《礼》包括《仪礼》、《周礼》、《礼记》三部,《春秋》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部)。这些经典,都是先秦到汉代成书的作品,包含了大量丰富的思想、历史、文化资源。

由于这些经典大部分是用古雅的文言所写,而且成书的时间较早,后人读起来就没那么容易理解里面的意思。所以,一方面,汉代以后,开始出现帮助理解经书的字典性质的文本,例如著名的《尔雅》、《说文解字》等等。另一方面,儒者们按照各种标准,分门别派,形成“专守一经”的局面。(www.daowen.com)

汉代到唐代的著名儒者,往往都是以解经而闻名的“经师”。这一时期的儒学也被称为“经学”。经学的弊端,是儒者要严守师承家法,严守经书文字,当时给“经”作解释的叫做“注”,给“注”作解释的叫做“疏”。而经学发展到了唐代,已经形成了“疏不破注”的成例(经书的注大部分是两汉魏晋时期形成的),这就使得经学缺乏了更新的生命力。

到了宋代,一些学者接着韩愈、李翱等前辈的学术主张,通过挖掘儒学经典中的理论依据,借鉴佛道思想,围绕心、性、理等概念对此做出了具备强大说服力并充满思辨魅力的论述,由此形成了理学。总的说来,如果说传统儒学让我们知其然,而理学却力图让我们知其所以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