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88.8%。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这一目标的实现,也需要高中阶段的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因此,深刻认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对于破解当前制约高中发展的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政策上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余年间,我国普通高中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高中课程改革以《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的颁布为标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了在中学阶段共设13门课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份中学教学计划。《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取消了旧中国的“党义”“童子军”“军事训练”等科目,规定中学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计划”还单独设置了政治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同时,“语文”替代了“国文”“国语”,作为这一门课程的称谓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该教学计划不仅规定了课程的体系结构,而且规定了各科目的内在结构,明确了构成每一个科目的主要内容、每一部分内容的课时数以及实施的时间。该教学计划规定的高中阶段教学总时间为7200个课时。语文、数学和外语等3门课程分量较重,分别占课时总量的17.78%、16.66%和
13.33%。
第二次课程改革以1953年3月颁布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为标志,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三次课程改革以中共中央国务院1958年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志,文件明确了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提出了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等,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课程改革开始于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都进行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随后又作出课程可以减少的批示,根据这些批示,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www.daowen.com)
第五次课程改革以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为标志。其中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课程改革以教育部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主要适用于重点中学和条件较好的中学),以及《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主要适用于尚未过渡为六年制的重点中学和条件比较好的中学)为标志。这次改革有几个重要内容:在课程类型上,高中开设了选修课;在课程门类上,开设了包括选修课与劳动技术课在内的12门课,恢复了以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在各科课时比例上,延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理轻文的倾向。
第七次课程改革以1990年颁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为标志,1996年又正式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经过这次改革,高中的课程结构得到了优化,在学生学习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限定选修学科和任意选修学科,在学科课程之外,增设活动课程、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第八次课程改革以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为标志,该文件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修课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在选修课中加大了地方和学校的作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也在进行中,可以说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大幕已经拉开。[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