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公办学校的国际班并没有以“中外合作办学”的名义开展,而是以“课程改革实验班”以及学校“国际部”等打政策“擦边球”的形式存在。通过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既满足部分学生出国留学的需求,又满足高中课程改革的需求,这些探索和尝试都曾为公办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开启新的思路。但由于监管缺失、学费高昂、被指不合理占用公共资源等因素,社会要求限制公办学校办国际班的声音也一直存在。
2013年,教育部出台《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草案)》,明确要求对各类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从招生、收费等多方面予以规范,对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国际班”要进行清理或转制。政策“收紧”,公办高中国际班何去何从?可见,国家对于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形成正确的办学定位,对现有的办学也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管。
资料:山东推进民办高中发展的做法(www.daowen.com)
为推进民办普通高中的改革和发展,《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多元化,形成公办与民办普通高中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2014年,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混合股份等形式举办中小学。鼓励社会力量与公办学校建立学校联盟,支持名校办分校、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2017年度,山东省民办普通高中达到162所,在校生22.32万人,分别占全省高中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27.37%、13.49%,一大批优质的民办高中脱颖而出。
(资料来源:邓云锋,《区域普通高中发展结构布局调整的探索与思考》,《人民教育》,2018(10):13-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