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年代,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个把月看一场露天电影,就像过年般欢喜。孩子们是闲不住的,动手模仿能力强,如画幻灯、演幻灯,总是乐此不疲的。
起初是在手电筒的前边,放上一张彩色糖纸,打开手电筒的开关,墙上立刻出现了淡淡的红光,只是聚光的部分还是太亮,就把手电筒灯罩拆卸下来,再试一下,由于光线太散,墙上只是映出一些红色,原来是糖纸上的图案放大的太散,根本没有效果。于是尝试着找到一个旧纸箱,在一侧开了一个口,手电筒置于箱子里开口的前边,果然,光线成了一束,再把糖纸放在口外,墙上就出现了清晰的图案,这就颇类似电影屏幕的样子了,多换几种透明糖纸,都被一一放大投射到白墙上,“幻灯机”就研制成功了。
最初,幻灯片是玻璃的,基础材料是家长找人代加工来的,为了防止划伤手指,玻璃四周粘了一圈橡皮胶布。绘制幻灯片用注了红墨水、蓝墨水的钢笔,在玻璃上直接勾画。画好了图样轮廓还要填颜色,颜色使用的是照片修版用的透明水彩色块。至于图案资料来源,主要是手头的小人儿书,还有画黑板报的报头画参考书。这曾经成为很多当年学习绘画的孩子最重要的启蒙教材和美术读物,因此能够画出很时尚的长着浓眉大眼、器宇轩昂的工农兵形象,颇有几分“专业”水准。因为是画在玻璃上的,若不满意可随时擦掉洗掉。
摸到门路后,开始尝试用细细的毛笔画,别看这不起眼的小小土制幻灯片,除了画上自己喜欢的人物,还可以写上字。有的小伙伴偶尔幸运地得到一段电影胶片,多次试验着放,结果很是不错,完全可以让那片子中的人物动起来,后来开始动手画有动感的幻灯,先是在一条长长的玻璃上画出一个人不同的分解动作,再从镜头前慢慢拉动行进,人物就真的会动了,就这样,大家创作了很多“故事片”,每部片子都有独立名字,最后结尾处还一本正经地写个“完”字。(www.daowen.com)
那时,放映电影故事片正片之前,凡是加映新闻纪录片、幻灯片之类的内容,统统被人们称之为“加片”,其实这已成为偏僻乡村的人们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和动态的重要渠道。幻灯片都是由电影队的人员自己绘制的,紧密配合宣传形势,歌颂身边人、身边事,令人喜闻乐见。那时,喜欢画幻灯的小朋友对放映员崇拜的简直是五体投地,他们俨然就是艺术工作者的化身。
回想到那些美妙得难以入眠的遥远时光,再看看现在的数字电影、网络图像,尽管万般变幻,美轮美奂,但依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