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乡的游戏很多,但要说活动量大、体力消耗多,又利于锻炼耐性和身体的,就数对捶了。对捶是曹妃甸地区的俗称,其他地区有叫斗鸡、斗拐的,有叫撞拐、顶拐的,是普遍流行于中国北方民间的儿童游戏。
对捶游戏一般在冬天,穿得比较厚实,可以减轻疼痛感,还可以借此增加体温。农闲了,大一些的青年也有参与这种游戏的,但多数人喜欢站在四周观看小孩子们的竞赛。场地大多在学校操场或闲置的稻场上,空间大环境好,再就是街心宽敞的地带,如村中演电影的场地,地面平坦就好,退出去几十步远还可以坚持,都适合放开大战。
对捶是男孩子喜爱的一项游戏活动,以膝盖当“武器”来抗击对手,有点小男子汉的英武之气,也不乏争斗的霸气。游戏者一条腿盘起来,用手抓住脚腕或小腿,搭靠在另一条着地腿的膝盖上方,这个样子很像金鸡独立,双方通过对抗决定胜负,故谓之斗鸡。北方人又把挽起腿叫作拐起腿,因此就有了撞拐、斗拐的称呼。再看对捶一词,“对”是双方面面相对、对抗的意思,“捶”当然就是捶打、包括撞击之意了,倒也很贴切。此游戏可以两人对抗,也可以多人分组对抗。游戏时,双方都是向前盘起左腿或者右腿,双手抓住脚脖子部位,单脚着地,蹦跳着前行,用膝盖向对方进攻,一蹦一跳地对撞,对抗性很强。经常玩此游戏,能够增强身体的平衡力、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力量,增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这个游戏无论是两人决斗,还是分帮对垒,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运动。一般游戏规则不允许用头和手、包括手臂、肘关节等部位进行攻击。因此,玩耍起来颇能锻炼儿童的力量、耐力和平衡感。游戏进攻方法多种多样,其基本技术动作包括上跳、下压、击打和挤靠,有冲、磕、闪、压、顶、砸、挑等多种。(www.daowen.com)
由于没有固定的规则,进退或闪跳要靠临场发挥,所以机智、敏捷、沉稳也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有的以力量取胜,常直接正面强攻,靠爆发力向对方强攻猛撞,有的以技巧取胜,善于采取迂回战术,以静制动,在对峙中寻求进攻机会。个头稍矮的一般都处于敌强我弱局势,爱抱腿走凌波微步,故意将膝盖放低,诱使对方进攻,自己却伺机反击,突然猛抬膝盖,把对方挑起,掀翻在地;个子高的爱用力往下压,甚至将膝盖连同大腿压在对方整个膝上,看似像泰山压顶、倚强凌弱,向对方连挤压带冲撞,一会儿就失去平衡,脱手导致盘着的腿落了地,或摔倒在地。也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小子,双方互不服气,直接以膝碰膝,硬对硬,力大无比,看似“深仇大恨”一般,这是强手之间的对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那个时代还不懂武术,一些孩子会突然跳起来,猛扑向对手的胸部,完成一个高难度的“飞膝”动作。多年以后,在观看电视转播的泰拳表演里才发现,“飞膝”原来是泰拳的撒手锏。
经民俗学者考证,这游戏是从古代齐国民间一种求雨仪式演变而成的。《说苑·辨物》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儿童有一种模仿一足鸟商羊跳跃祈雨的顺势巫术仪式。“昔童儿有屈一脚振肩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并引孔子的话说:“此鸟名商羊,水祥也。”由于一足鸟商羊跳跃能使天降大雨,所以让儿童们模仿其动作在冬春时行此游戏,以期望春天不发生旱灾。后来的数千年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古老的原始巫术逐渐演变成单腿独立、宛若斗鸡的儿童游戏了。当然,也有另外的起源说法,由蚩尤戏逐步演化而来。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演变来看,“冀”字本义是象征戴有头上长角、足饰为兽爪形的假面具舞蹈,就是今人所称的蚩尤戏,最早在河北涿鹿流行,后流行于我国古代北方农村,即模仿蚩尤头上的形象,主要动作是以角抵人,故又称为角抵戏,后经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演变成为以单脚支撑、单膝攻击的斗鸡游戏。
这是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游戏之一,堪称是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今天,我们从小热衷的对捶游戏,有了一个更时尚好听的名字——脚斗士。通过继承、创新、改造,将民间游戏晋升为一项竞技体育赛事。2006年,脚斗士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体育赛事,源于中国本土的脚斗士从此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