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蜻蜓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精妙的小发明。相传,人们从大自然中飞舞的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竹蜻蜓。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记述:“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交罡(读gāng)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文中的“飞车”被认为是关于竹蜻蜓的最早记载。公元前500年,中国人发明的会飞的竹蜻蜓,2000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手中的玩具。大致在18世纪传入欧洲,据说英国人受到竹蜻蜓的启发,构思发明出了螺旋桨,这个人就是被誉为“航空之父”的乔治·凯利;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人菜特兄弟,从仿制竹蜻蜓开始,进而发明了飞机。
竹蜻蜓由竹柄和“翅膀”两部分组成。将竹片或木片削成约三四寸长、半寸宽,打磨光滑边缘,正中间打一个小圆孔,小孔两边对称削成逆向的斜面,斜面的角度要一致,孔中插一根约半尺长的竹柄,竹蜻蜓就做好了。两个手掌夹住竹柄,使劲搓动,由慢到快,然后双手一松,竹蜻蜓就会向上飞升起来,直到停止转动才落下地来,可以反复地玩。
竹蜻蜓侧面看去形如T字形,横向的桨片或竹或木,纵向的手柄,可用一根筷子。早些时候,曹妃甸地区遍地种植高粱,孩子们都是用高粱箭秆做柄杆的,取材方便。自制竹蜻蜓多抽取旧竹帘上的竹丝做骨架,一端截齐一端削成尖,用牛皮纸或厚纸将竹架夹在里边,用糨糊裱糊起来就成了桨叶,用带尖的一端与箭秆固定,并呈一定倾斜角度,箭秆手柄与纸糊的翅膀都属于轻便型的,在空中旋转飞起,顿生轻盈美妙之感。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时,相互比赛,看谁的竹蜻蜓飞得高、飞得远、飞行的时间长。望着一个个竹蜻蜓在庭院或操场上飞升,在空中呜呜地旋转,孩子们很有成就感。(www.daowen.com)
一种小小的竹蜻蜓玩具,就有学者研究称:“一般而言,需要的竹片长宽尺寸分别为6.6厘米、2.0厘米,左右折角度约20°,把子为15厘米。曾经有学生进行试验表明,叶片的角度为34°、27°、9°时,飞翔时间相差不多,而为18°时则有较长的飞行时间。在实验中也发现叶片的角度为34°、27°的竹蜻蜓,会在半空中停顿回旋而成自由落体落下,而在落地前却又出现逆回旋的现象,孩子们对于此现象感到十分有趣”(台湾陈宗贤、叶政勋《翱翔天际的竹蜻蜓》)。
目前市场上竹蜻蜓玩具材质有了变化,比如塑料制作的就很轻盈,比竹子的飞得更高,飞行时间更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