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芣苢》云:“采采芣苢(读fú yǐ),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读du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读luō)之。采采芣苢,薄言袺(读jié)之。采采芣苢,薄言襭(读xié)之。”诗中主要描述妇女采集车前子时所唱之歌,“芣苢”即车前草,就是孩子们用来斗草的道具。孩子们采集了车前子,手持草茎,与另一方的草茎相交,钩住后用力拉,断者为负。这种名为“斗草”或“斗百草”的儿童游戏古已有之,一般多玩耍于夏秋时节,北方多地称“拔老根儿”“拔老将”,在曹妃甸一带俗称“拉皮勾”。
斗草有文斗、武斗之分。《红楼梦》里的斗草是文斗。“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孩子们对此肯定不耐烦,远不如武斗来得痛快。
学者认为,在汉代以前并无斗草之戏的记载,人们普遍认为此游戏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每年端午节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衍成定俗。儿童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这至少说明,斗草在唐代之前已经广为流行了。中央电视台《端午节斗草游戏索源》节目里指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画家金廷标的《群婴斗草图》,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多为车前草。车前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路边、沟旁、田埂等处。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钝齿,长15~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4~6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花轴,是用来斗草的好材料。双方将草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车前草又有“官司草”之称,斗草之“斗”,就是相互之间用尽吃奶的力气一拉一扯。
在曹妃甸,这一游戏流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杨树和槐树叶为主,多在秋天进行。拉皮勾的技巧首先是从挑选优质的“勾”开始。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同一棵大树落下来的叶子也是有大有小,形态各异。叶子大的不一定叶柄壮,叶柄又短又粗的,往往在格斗中占优势。小孩们专捡大片的老杨树叶,有些老化、又粗又壮的,关键是具有一定的韧性,捋掉枯黄叶片只留多筋脉的、半干的叶柄当勾,如此成为两个孩童相互较量的玩具。一般都不会用那种又绿又嫩、含水分较大的叶片,因为它太脆容易断;在阳光下晒久了,又会变得又黑又干,缺少韧劲,也易折断。有时适逢一场秋雨过后,最下面的叶子被沤在泥水里,修炼得筋骨强健,这是得天独厚的。孩子们有的把不够成熟的叶柄埋藏在泥土里,做个记号,过一段时间取出来用;有的性急,就把青青的叶柄在泥里小心撮揉,去掉皮肉,只留那一缕干练的老筋,也结实耐用。(www.daowen.com)
每年秋凉落叶的那些日子,你不难发现一群斗草谜都有一双永远洗不干净的手,手指间和指缝里沾着又黑又绿的汁液,散发着一股白杨树特有的腥辣气味。拉皮勾既斗智又斗勇,两个孩子双手握着自己那一根勾的两端,并尽量靠近、捏紧,各自用力朝相反的方向拉,两草较住劲时要咬紧牙关,稳稳啮合中暗暗稳住绷紧,瞅准时机突然发力,使出制胜杀招,看到底谁能把谁拉断,断了就算输了。
在一场场你来我往、揪扯不断的游戏之后,男孩子们的身前身后总会扔下一大堆“残兵败将”,再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有时会被草茎根叶拉出血来,还伴着几丝火辣辣的疼痛感。但是想想自己的勾选得好、拉得比别人好,一切也就不再计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