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差不多是小时候见过的唯一一种工厂化大批量生产的儿童玩具,品种丰富,花样繁多,价格低廉。供销社柜台里有,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也有,一般的一分钱可以买两三个。货郎还允许以物易物,鸡毛、头发、牙膏皮、旧胶鞋、塑料及废铜烂铁等,都可以拿来交换,有的货郎会很大方地多给几粒珠子。
玩弹球,可谓旧日风行里巷的男孩游戏。弹球,也称弹珠、打弹珠等,即弹玻璃球。玻璃球有大中小之分,有透明的,也有不透明的,很多花样,什么橘子瓣、花狸虎、玻璃花、大气蛋等,有的还如液体状的东西在里边晃动,这在孩子们眼里就相当的神奇了。常见男孩子的书包和口袋里“哗啦哗啦”乱响,老师们为此感到头疼,只好没收了事,可是转眼又变化出许多,是新买的还是战利品,不得而知,一走动起来又发出阵阵清脆的响声。
在历史上,泥、石、金属甚至桃核等都曾作为弹球的原料。汉代刘歆著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描写喜欢用金制的弹丸打弹弓一事,可能是想证明弹球游戏是由弹弓发展来的。到明朝,已有对京城的孩子玩泥丸、石球的记载。据《帝京景物略》所载,当时的石球应该是用脚踢的而不是用手弹的,直到清朝的《燕京岁时记》和《通俗编》,依然写的是小孩子用脚踢石球、土丸、瓦球、胡桃,没有以手弹球的记录。在冀南地区有一种弹杏核的游戏,类似于弹球,只不过用的材料为杏核,该游戏中有几句童谣提到“广府城”三字,一般认为这是指广平府府衙所在地,即今永年县县城,而广平府是明朝时的地名,因此这似乎表明明朝时已经出现用手弹击杏核的游戏。
在国外,打弹珠的历史同样悠久。据说在16世纪时,两个小伙子同时喜欢一个姑娘,他们决定用打弹珠的方式一决胜负。当然,这仅仅是传说,但弹珠的革命性变化确实出现在外国。早期的弹球多为石制或泥制,廉价而简陋,还有少量的金属珠,不过造价昂贵无法普及。在1890年,从丹麦移民美国的马丁·克理斯丹森发明了能大量制造玻璃弹珠的机器,使得弹珠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1905年申请专利后,他在美国开办一家工厂,到1914年,工厂每月可生产上百万颗玻璃珠。民国初年,汽水瓶瓶颈凹夹处就安置着一个小球,孩子们常用它来进行弹球游戏。当然,儿童们后来就渐渐开始使用专业生产的玻璃球了。从民国初年直到20世纪下半叶,弹球游戏依靠它的趣味性和竞争性甚至博弈性,在中国儿童之中风行不衰,打弹珠成了很多人心中珍藏的童年记忆。
弹玻璃球游戏玩法有多种,曹妃甸比较普遍的玩法是,选择一块宽敞的平地为场,多为土场地,一般有场地限制,自行画出场界,一群孩子可以各自为战,也可以分成两拨儿,对垒作战。根据场地大小,在近端先画一条横线为起始线,再在远端设置多个小坑,叫做窝窝,窝窝的多与少也是视场地自行规定。将玻璃球放在起始线上的任何一点,用大拇指和食指将球夹住,由大拇指施力发球,或用中指弹球,向距线最近的小坑弹去,使球逐次入坑。若第一次未入坑,则由下一人弹球。球入坑后,取出放在坑沿,继续向前面的小坑弹去,以先弹入5个坑者为胜。在弹进当中可撞击自己附近的球,可连续撞击,迫使他球远离球坑,撞击后自己可续弹一次。球弹出界或者被对手弹出界为失败,需要从起点开始游戏。输者的玻璃球就是赢家的战利品。每个人判断不一样,技术也不一样,所以第一个进攻的人并非赢家。(www.daowen.com)
这种游戏方法,具体是多大范围的线、几个洞、几个球、如何击打,各地规则均有不同。这项活动不同于其他儿童游戏,弹球是有物质上的损益的,而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也增加了游戏的竞争性和刺激感,激励着一代代儿童去磨炼弹球技术,这也使得此项游戏在孩子们之间经久不衰。
弹球是男孩子们的最爱,玩起来全身心投入,甚至摸爬滚打,有时屡败屡战,乐此不疲。弹球技艺精湛者,往往会赢很多珠子,书包里、口袋里都是撞击的“哗啦啦”的声响。玻璃球五颜六色,一旦赢来自己心仪的漂亮珠子,就不再舍得拿出来与人玩耍,视为自己的高档收藏品,唯恐再失去它,平时宁肯多拿普通的廉价珠子去玩。
玩玻璃球虽然很是累人,但也很锻炼身体,有时需趴伏在地上,或身体与地面呈现一定的角度,更考验眼睛的瞄准能力,还有手指的协调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准确判断力和逻辑思维,也能提高手指关节的灵活性及小肌肉群的发育。这种户外游戏一直到80后90后的孩子,依然在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