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踢箭秆:20世纪60年代末受欢迎的土游戏

踢箭秆:20世纪60年代末受欢迎的土游戏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流行一个就地取材,简便易学,大家玩起来乐此不疲的土游戏——踢箭秆。“箭秆”一词为曹妃甸方言,“箭”被读成jiàng,即指高粱秫秸顶端长穗的那一截,约一尺左右长,笔直圆润,无疤无节。做游戏所需的箭秆,是串盖帘的那种原材料。

踢箭秆:20世纪60年代末受欢迎的土游戏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流行一个就地取材,简便易学,大家玩起来乐此不疲的土游戏——踢箭秆。“箭秆”一词为曹妃甸方言,“箭”被读成jiàng,即指高粱秫秸顶端长穗的那一截,约一尺左右长,笔直圆润,无疤无节。民间调查发现,这一游戏,早在民国时期就在李八廒一带流行,尤其适合男孩子玩耍。

那时曹妃甸西北部的地区,还没有实行“旱改水”,长期经营着旱田,旱田里主要种植玉米、高粱、棉花等作物。而高粱品种里有一种高大挺直的白高粱,每年秋末收割之后,用把锨掐去高粱穗子,秸秆也被农家视为一宝,常用于盖草房扎稕子代替椽子,非常结实;还有将它用磟碡碾压劈开,刮去内瓤,取外皮做篾子,专门编织存储粮食的茓子;再者就是,折其顶端最末一节,制作盖帘,挺实严密,且不走形,几乎家家户户厨房里都用。做游戏所需的箭秆,是串盖帘的那种原材料。游戏是带有赌博色彩的,但是参与者不会输掉钱财和贵重物品,用来赌输赢的工具也不是什么“色子”之类的东西,就是自己辛苦折来的高粱秆。本来这些劳动所得拿回家去可以博得父母的表扬,半路输掉自然就得不到好脸色,但想到如果赢了,拿回家收获的战利品,也会很高兴,心里美滋滋地去向父母邀功。每个孩子大致都是同样心理,自己想赢别人才会上同伴的圈套。然而,这一游戏有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太费鞋,那时孩子们脚上穿的大都是母亲手工做的千层底布鞋,玩上几次,不是鞋底磨薄了,就是脚尖部位出现破洞,回家肯定不好交代,但十之八九的男孩子是经不住游戏诱惑的。

每个游戏参与者各自从自己找来的箭秆中拿出一部分来,既是赌具、也是赌资,拿在手上准备着。找一块相对宽敞的平地,在一边画好一条横线,即起步界限,不可逾越,玩者一律站在横线外两三米的地方,大家先通过石头剪子布确定出场顺序,然后就开始第一轮的轮流发射。将秸秆放在线上,踢之前需有较短一段距离的助跑,更有利于单脚发力踢出自己的箭秆,最后看远近,箭秆蹿出最远的为赢家,距离最近者输,代价就是自己的箭秆归了赢家,其他人不输不赢。这看似一学就会、十分简单的游戏,要想玩好踢好需要反复练习,掌握一定的发射技巧。首先是箭秆要粗且直,还要足够长,有的人为了一味求长,折箭秆时会带相邻的那个短节。最重要的是那“临门一脚”,一定要“稳准狠”,“稳”是稳扎稳打,不急不躁;“准”是要求自己的脚及鞋底,离地既不能高,也不能低,高了踢不着,低了鞋尖肯定“吃”土,自然就不会有力量,最准确的位置,就是飞起脚时鞋底刚刚擦着地皮,鞋尖恰好触到箭秆粗的那端,这样才似离弦之箭,飞出十数米远。如果胜者多了,自己因技艺不佳输得会更惨,看到自己手里的箭秆逐渐减少,心里便会着急,越是着急就越是难以成功,有时因为心慌意乱,抬脚过高连箭秆都碰不到,甚至将鞋子甩出很远,引来同伴讥笑。游戏的最后就是看谁赢得多,获胜者拿着战利品回家去,让父母多出许多做锅盖的材料,再多了就储存起来,留作来年插叫蚂蚱笼子用。(www.daowen.com)

40多年前,随着农场第二次农业大开发,好些低产旱田及荒滩野淀,都重新进行了规划和开垦利用,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旱田消失了,也难见白高粱、红高粱了,因此,没有了箭秆,踢箭杆的游戏也绝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