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歘”这个汉字很令人陌生,不过若说出其读音来,应该有很多人都觉得亲切无比,这个字标准音为chuā,但在方言里读作了三声。“大把”又称“大咖”,特指猪前蹄、羊前腿膝盖部位、腿骨和胫骨交接处的一个蹄腕骨,俗称拐骨,是动物身上最为精巧的一块骨头。在过去的年代里,要想攒一副大把骨非常不易,因为每只猪身上只有2枚,况且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杀猪。得到后要经过一番加工,通过蒸煮去肉脱脂,剔除干净即成,有的还要染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羊腕骨则很少见,尤显珍贵,因为羊骨小巧精致,更适合孩子们的小手抓取玩耍。
歘大把一般由数量不等、质地不一的大咖,配合一只沙包,也有用弹力皮球的。虽然不拘泥于具体数量,但最底线的一副也要4枚,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组合。大咖拐骨呈长方形,以猪的为例,长5厘米,宽、厚各约3厘米,都有6个面,落地后呈现倒、仰、横、侧等4种不同样式,不知最早被谁命以特定的名称,分为肚、坑、耳、软耳,因地域不同,称谓也有不同。玩游戏的人数不限,有二三人,也有三五人的。民间玩法也不一样,有弹的,也有抓的,其中最为精彩也是最受欢迎的是歘。这种玩法就是由小沙包或小皮球来配合,先把所有的大咖骨抓在手里,散扔到炕上或地上,它们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而后把沙包向上抛,在它下落的瞬间迅速下手翻转大把骨,使之逐次转到一样的面,最后悉数抓起。其规则为接不住布袋和抓不起子都算失误,或碰到其他子也算失误,失败后自觉转给下一位玩家。年龄小的孩子,小手抓不住布袋、皮球和那么多拐骨,就直接抛拐骨抓拐骨。这种游戏多适合女孩子玩,小男孩有时也参与其中,但技艺肯定超不过女孩子。
这种游戏要的是手疾眼快,没有长期的操练,是无法做到得心应手的,它可以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和协调配合能力,以及提高手指的灵活度。曾经连着血肉的动物骨头,在孩子们手里反复玩弄,会逐步滋润光滑起来,不仅手感好,连骨与骨相触相碰时发出声响都那么美妙,而那声音、那场景、那情趣,伴随着孩子们走过了青涩而快乐的童年。
这种游戏在中国的大多数地区流行。最早称之为抓嘎拉哈,为满语音译,曾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古老游戏,流行于满族、蒙古族、达幹尔族等。在河北、山西等地多称为抓拐、抓子、拾子、抓巴骨等不同叫法。据考古发掘得知,早在金代,女真族贵族就常玩这种游戏,他们最早是用鹿、獐等野生动物的蹄腕骨做嘎拉哈,男人们通过被抛掷落地后出现不同形状赌输赢,后来,逐步演变为妇女儿童喜爱的游戏。(www.daowen.com)
根据满族的习俗,正月里姑娘们不允许动针线,东北的正月也不适合进行户外活动,于是在女孩们中就流行起了这种室内游戏。据《满洲源流考》记载:“两手捧多枚星散炕上,以一手持石球高掷空中,当球未落之际,急以其手抓炕上嘎拉哈成对者二枚,还接其球,以子、球在握,不动别于者为歘。”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记述吉林风俗时说:“吉林有所谓嘎拉哈者,即剔取獐狍鹿豕之膝盖骨,两面微窝,而一面突出。儿童妇女,抛掷为戏,视偃仰横侧别胜负,或以窝者弹窝者,突者弹突者,中者得子。”随着各民族之间的迁移与融合,这项游戏逐渐在我国北方民间传播开来。游戏在流传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游戏范围逐步扩大,所用材料也多样化。在明清时期成为一种室内的玩乐游戏,多在正月间玩,以象牙、红木、银砾为材料,以五子为律,动作有掷、拾、承等。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就有关于麝月、秋纹、紫鹃、紫霄等人,在怡红院抓子儿赢瓜子的场景描写,无意之间,记录下抓子儿这个游戏玩耍的时间与普及性。
这种所谓的抓子儿游戏,在冀东地区也叫歘子儿,在曹妃甸则统称歘大把。在流传的过程中,场所更加广泛,不局限于室内,游戏时间也扩展到四季,材料呈多样化,以石子儿居多,有用青砖磨成的,还有果核,猪前腿的小骨为最佳,玩法也更加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游戏时,一般有5颗子儿,先将五子儿铺撒开,然后抓一子儿向上抛起,迅速抓起其余一子儿或数子儿,再把落下的子儿接在同一手中。抓子儿既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三个人或更多人一起玩。各地的抓子儿游戏还常常伴以童谣,边唱边玩,节奏分明,这些童谣往往起着控制游戏节奏的作用。
在童心未泯的年代,不管歘大把也好、抓子儿也好,也不管是投掷,还是手抓,都可以锻炼技艺,不但有益身心健康,而且还充满情趣。此游戏虽然简便易行,但玩精了很不易,因此很令人喜爱甚至痴迷。人们把染得红红绿绿的猪骨视如珍宝,有时还成为好友交换的礼物;即使是俯身可拾的果核、鹅卵石,都是女孩子们最珍贵的心爱之物,在手上玩的时间长了,颗颗晶莹,粒粒温润,谁能说它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比那些名贵的珍珠玉石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