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捉迷藏:一个流行的儿童游戏

捉迷藏:一个流行的儿童游戏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捉迷藏,也叫来猫猫、藏猫猫、躲猫猫,虽然各地称谓不同,但游戏的规则基本一致。所以,捉迷藏历来是全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儿童游戏。祖先为了生存,开始与动物展开捉迷藏般的游戏,追赶、恐吓、击打或用石块投掷野兽。一些人认为,捉迷藏应该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游戏,起初是成人间的游戏,后来才成为儿童游戏。这首诗是回忆当年与恋人在花前月下玩捉迷藏的情景。捉迷藏最普遍玩法是:游戏人数不拘,男女皆可。

捉迷藏:一个流行的儿童游戏

捉迷藏,也叫来猫猫、藏猫猫、躲猫猫,虽然各地称谓不同,但游戏的规则基本一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人小时候都玩过这个游戏,它能满足儿童的特殊心理需求:藏起来让别人找不到的胜利和成就感,或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发现藏匿者的惊喜和获得感,在躲藏与寻找中能够让儿童有一种愉悦的感受。所以,捉迷藏历来是全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儿童游戏。

祖先为了生存,开始与动物展开捉迷藏般的游戏,追赶、恐吓、击打或用石块投掷野兽。人类从其他动物群中脱颖而出,一种高级的游戏从原本的生存角逐中脱胎换骨,逐渐演绎成有娱乐性的活动。捉迷藏这类游戏就堪称进化史上的标本,可以算是中国最古老的游戏之一。捉迷藏具体起源时间史无考证,直到唐代,才有了相关的文字记载。据传,这项游戏与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有关。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记载:“唐明皇与玉真于月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玉真捉上每易,而玉真轻捷,上每失之,宫人拊掌大笑。”从此可见唐代就有捉迷藏的游戏。一些人认为,捉迷藏应该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游戏,起初是成人间的游戏,后来才成为儿童游戏。

唐代诗人元稹曾作《杂忆五首》,其一说:“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这首诗是回忆当年与恋人在花前月下玩捉迷藏的情景。过去游戏大都是在夜间进行,五代十国时期的花蕊夫人也曾在《宫词》中写深夜捉迷藏的情景:“内人深夜学迷藏,遍绕花丛水岸旁,乘兴忽来仙洞里,大家寻觅一时忙。”人们之所以在夜间玩捉迷藏的游戏,大概是为了增加“捉”的难度和乐趣,或许还有那种皎月之下特有的神秘感吧。

一次捉迷藏游戏经历,曾经令一个仅仅7岁的孩子名震天下,而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载入史册,它就是《司马光砸缸》,无形中也为这个古老的游戏增添了几分荣光。这游戏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在儿童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清代,民间把捉迷藏叫作“扎盲盲”。清人《坚瓠二集·捉迷藏》记载:“儿童以绸扎眼相扑捉,谓之扎盲盲。”常见玩法是:用约定俗成的办法选出被蒙双眼的人,另一个人用手绢或布条将其双眼蒙住。其余的人分散躲藏起来,被蒙眼的人问:“藏好了吗?”藏好的人说:“藏好了!”被蒙住眼的人就去掉蒙眼的布条,去找寻藏起来的人。谁被找到了,谁就去代替被蒙眼的人。这种玩法,也有指定一块石头、一棵树等当“家”的,藏的人没被发现可以跑回“家”,被蒙者站在离“家”一定的距离,去捉那个从“家”跑出来的人。(www.daowen.com)

过去还有一种类似捉迷藏的游戏。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记述:“绳以为城,二儿帕蒙以摸,一儿执敲城中,辄敲一声,而辄易其地以误之,为摸者得,则蒙执敲儿,曰摸虾儿。”“摸虾儿”又叫“摸瞎鱼”。摸瞎鱼的玩法至今仍有流传:许多小孩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圈内有两个人,一个当“捉”的人,一个当“藏”的人。用手绢或布蒙住“捉”的人的双眼,让他在圆圈内去捉躲在圈内的“藏”的人,一个人追逐,一个人躲藏,往往逗得大家发出一阵一阵欢乐的笑声。

捉迷藏最普遍玩法是:游戏人数不拘,男女皆可。开始时,大家通过手心手背或锤子剪刀布的前奏小游戏方式,先选定一个“守家”的人,即捉猫儿的人,用布蒙其双眼后让其数数,而其他人需在这段时间内快速躲藏起来,待数完数后去找其他人。最先被找到的人为下一轮找人的人,其余没有被找到的人,只要最后能顺利回到出发点,但没有被寻找者发现,还可以直接成为下一局的躲藏者,如此游戏可反复进行。由于捉迷藏需要较多的人参加,而且多在夜间月光下进行,所以现在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人们已经很少玩此游戏了,但家庭亲子活动,还常通过简单的形式进行捉迷藏游戏。

现在人们的生存环境变了,没有平房,没有院子,没有胡同,藏身之处十分有限,玩伴也少了,尽管可能由大人陪玩,但这样的捉迷藏好像变了味。每念及此,感慨良多,儿时的光阴和童趣弥足珍贵,让人难忘,吃的啥穿的啥都不重要,像藏猫猫一类的游戏,在躲躲藏藏、寻寻觅觅中,度过的快乐童年才是最为宝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