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易象理通释》:震之象释

《周易象理通释》:震之象释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震来虩[xì]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chàng]。震为雷,为笑言。爻辞选取了雷震、地震、社会震荡来阐明震的卦象。震上震下,主要以外部震动对人心的影响系辞。高亨疑为卦辞中的“震来虩虩,笑言哑哑”是由《初九》爻辞而衍,但帛书《易》此处也与今本同,这说明衍的可能性不大。从爻辞中用“后”强调“震来虩虩”与“笑言哑哑”两个动作的间断看,其情形与采用霹雳手段来推行政令、教化过程相似。

《周易象理通释》:震之象释

亨。震来虩[xì]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chàng]。

祭祀雷声虽恐怖,但仍能谈笑自如;百里惊雷也不会使勺子里的酒洒出来。

【卦辞卦象】震来虩虩句:可看作是事占。体现了作者对雷电的认识。震为雷,为笑言。雷上雷下,百里之雷。二至四互艮,三至五互坎。艮为宗庙,为止。坎为酒,故“不丧匕鬯。”虩虩:恐惧之貌。哑哑:笑语之声。《说文》:“哑,笑也。”匕: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鬯:古代祭祀、宴饮用的香酒,用郁金草合黑黍酿成。《周礼·鬯人》:“共介鬯。”

【卦名理象】震:本义雷,疾雷。《说文》:“震,劈历振物者。”也有振义,即迅速或剧烈地颤动。爻辞选取了雷震、地震社会震荡来阐明震的卦象。

:震为雷,为地震,为动乱,为心。震上震下,主要以外部震动对人心的影响系辞。

初九 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以威严推行政令、教化,虽然首先使人恐惧,但当人们认识到这并不会带来危害时就会释然和高兴,吉利

后:表示一段时间间隔。

《初九》爻辞与卦辞句只差两字,“后”和“吉”。高亨疑为卦辞中的“震来虩虩,笑言哑哑”是由《初九》爻辞而衍,但帛书《易》此处也与今本同,这说明衍的可能性不大。其他注家对此虽未提出疑义,但大多认为《初九》与卦辞句意义基本一致。我认为《周易》惜字如金,绝不会无谓重复,因此爻辞必定有他意。《周易》爻辞主要是言人事。从爻辞中用“后”强调“震来虩虩”与“笑言哑哑”两个动作的间断看,其情形与采用霹雳手段来推行政令、教化过程相似。孔颖达《周易正义》中道出了这种思想:“震之为用,天之威怒,所以肃整怠慢,故迅雷风烈,君子为之变容,施之於人事,则是威严之教行於天下也。故震之来也,莫不恐惧,故曰‘震来虩虩’也。物既恐惧,不敢为非,保安其福,遂至笑语之盛,故曰‘笑言哑哑’也。”

六二 震来厉,亿丧贝;跻[jī]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大变革来势迅猛,(某些人)会丧失钱财;(有人)即使逃到崇山峻岭中去了,也不用追逐,不久便会抓获。

震:大变革。

厉:迅猛。程颐易传》:“厉,猛也,危也。”《左传·定公十二年》:“与其素厉。”杜预注:“厉,猛攻也。”

亿:噫。语气辞。《经典释文》:“亿,本义作噫,辞也。”

贝:钱财。《周易正义》:“贝,资货粮用之属。”

跻:登。《说文》:“跻,登也。”《诗·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九陵:崇山峻岭。程颐《易传》:“九言其重,岗陵之重,高之至也。”

七日:一个时间周期。在此为约数,表示一段时间。

爻辞指的是大变革对贵族带来的影响,这些贵族主要应是指被周所灭国的旧贵族。(周灭商同时灭国无数)前句说明遇上大变革,利益会被重新分配,利益拥有者丧失财富是难免的。后一句则是告诫贵族要顺应形势,逃跑是没用的。当时人们的主要财富是土地和奴隶,都是不能随身带走的,所以贵族逃进深山也不用追逐,(可能也没法去找)丧失了生活条件和致富基础的他们迟早会出来被抓获。《周易正义》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基本相同的看法:“犯逆受戮,无应而行,行无所舍。威严大行,物莫之纳。既丧资货,无粮而走,虽复超越陵险,必困於穷匮,不过七日,为有司所获矣,故曰“跻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六三 震苏苏,震行,无眚。

(车上的)流苏剧烈摇晃,那是车子在震动中前进(道路坎坷)。没有什么事。

苏苏:晃荡貌。苏:流苏,装饰在马车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张衡《东京赋》:“驸承华之蒲捎,飞流苏之骚杀。”李善注:“流苏,五采毛杂之以为马饰而垂之。”

这是一个比喻。大变革必然引起震荡,包括变革者自己的地位(车驾),因为变革的道路总是充满坎坷,但这种震动没有坏处。

九四 震遂泥。(www.daowen.com)

震坠入地下。(地发雷声)

震:雷。

遂:坠落,往下沉。通“坠”。《墨子·法仪》:“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

泥:土地。《需·九三》:“需于泥。”

这是指发生地震。发生地震时往往会“地发雷声”。古人认为惊雷和地震都是上天之威,“震遂泥”即天威已降临地上。叙事辞后不作结论是为避讳,因古人认为此类灾祸的发生主要是与帝王的品行有关。

六五 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

惊雷在一个地方来回炸响,危险。(该处的管理者)应猜测一下是不是有冤狱?还是做了什么对不起上天的事?

往来:反复。

意:意料;猜测。《管子·小问》:“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

无丧:不该死。无,毋。丧,《说文》:“喪,亡也。”

这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正是这种对上天的敬畏之心才使得人间帝王不敢太过胡作非为,才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

上六 震索索,视矍[jué]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闪电像一条条火绳悬挂天上,看到都觉得恐惧,出征会有凶险。若惊雷不是在自身,而是在相邻部落,则没有灾祸,但(与他们的)婚嫁会有麻烦。

索索:形容一条接一条。索:本义大绳子。《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

矍矍:惊惶四顾。《说文》:“矍,一曰视遽貌。”徐锴曰:“左右惊顾。”由于闪电很多,左一下右一下,使得人们惊惶四顾。

于其邻:惊雷是在邻地发生。

婚媾有言:婚嫁会有口舌。大概是看到邻近部落遭到雷击,认为他们做了得罪上天的事,从而对婚嫁要慎重考虑。

这是两条象占辞。若雷打得过于疯狂恐怖,不同寻常,古人便认为这必是某种预兆。

爻辞用汪洋恣肆的语言论述了不同的“震动”对权力、地位、社会、人心的影响。对了社会震荡作者并没有惧怕的意思,反而是强调有震动才有变革和发展,这和《说卦》中“万物出乎震”的思想相似;而对于自然之震,作者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之心。

【筮例欣赏】尚秉和筮冯督办下野(《焦氏易诂》)

子月已卯日,友人闲谈,云冯军若胜直,冯或移督直隶,令余卦之,得震。余曰:“震者,动也,起也。而二至四互艮,艮止也,终也,三至五互坎,坎陷也,北方也。冯若督直,不应动而北也,且不应有止象也。又艮与坎皆有隐象,意者其退隐乎?而卦又震动,非退隐也。又卦为六冲,与止象相应。或者其竟起而入山,抛弃一切乎?

天津下后又数日,冯竟有下野之电。佥以为必不能。余曰:“恐为事实,蓍先告矣。”未几,各方挽劝无效,果下野,督办职务终止。赴欧游历。乃行至平地泉寒不能行,暂止其处,一切职务皆蝉蜕,部下已无一存,与卦象符焉。

按:此用卦象结合纳甲推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