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卦辞卦象】元亨:二至四互兑,兑为祭;三至五互震,震为帝。
用见句:巽为进退,坤为顺;二至四互兑,兑为悦;三至五互震,震为大人。恤:忧。
南征吉:巽为行人,为东南;坤为大舆,为顺,为西南。卦象是车、人行于大地,通达无阻。互卦则有震武、毁折之象,故“南征吉。”
【卦名理象】升:上升;发展。《广韵》:“升,日上。本亦作升。”
:坤为地,兑为泽;二至四互艮,艮为山;三至五互巽,巽为行人。泽溢地上,人行山上。以上升、发展系辞。
初六 允升,大吉。
获得信任而升迁,大吉。
允: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的意思,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诗·商颂·长发》:“允也天子。”
这里的“允升”既指个人获得上级信任得以升迁,也可指个人或集体获得大众信任,名誉地位得以上升,比如《晋·六三》的那种情况。
九二 孚乃利用禴,无咎。
用人牲禴祭,没有灾祸。
孚乃句:参见《萃·六二》。
周取代商后,由于祭祀文化的差异,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人力的需求,周人已很少使用人牲。爻辞认为用人牲可提升祭祀等级。
九三 升虚邑。
能兴建像大丘一样的城邑,是上升。
虚:大土山。《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这是一种兴旺发达的景象。周在建国前和建国初有四次大兴土木:一是古公亶父率族人刚到周原时“作庙翼翼”;二是文王作丰;三是武王作镐;四是周公作洛邑。这也是周族四次大发展时期。(www.daowen.com)
六四 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王在岐山上祭天,吉利,没有灾祸。
这里应是指武王灭商胜利后班师回去在岐山上进行祭祀。武王才是周朝真正意义上的王,文王为谥号。
周族成为中原统治者是地位的巨大提升,理应感谢上天。
六五 贞吉,升阶。
吉利的贞兆,不断上升。
阶:本义台阶。
指国家及个人的发展。能不断上升,表明能持续发展,当然是吉利的征兆。
上六 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做梦上升,是利于不停地努力的贞兆。
冥:幽冥中。在此处指做梦。《说文》:“冥,幽也。”
息:休息。《释言》:“息,休也。”
既然做梦都想上升,说明动机强烈,是不断进取的好贞兆。
《升》卦不仅是论述个人的升迁,更重要的是论述了国家和集体的上升。爻辞列举了几种上升的途径和现象,用以启发和指导人们确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筮例欣赏】晋郭璞避难筮行焦丘(《周易古筮考》)
郭璞与族戚避难至猗氏,贼遽至,诸人惶窘。从猗氏至河北有一间径名焦丘,可避贼,惟不通车,只可步行,极险难过,遂自筮之如何,得随之升。其林曰:“虎在山石,马过其左驳为功曹,猾为主者。垂耳而潜,不敢来下。爰升虚邑,遂释魏野。”随时制行卦义也。升,贼不来,知无寇。然当时河北之魏亦荒败,便知林义。示行人说,欲从此道之义,咸失色丧气,无有赞者,或云林殆误不可轻信。璞知众人阴贰,乃独约十余家,涉此径诣河北。后贼果攻猗氏,合城覆没无遗余。之河北者得全。
译文:郭璞与族人到猗氏(现山西临猗县)避难,草寇又突然到来,众人惶恐不知所措。从猗氏到河北有一条叫焦丘的小路,可躲避贼寇追踪,但路不能通车,只能步行,且艰险难过。于是郭自筮前行将如何,得泽雷随之地风升。按《洞林》所记推断为:“虎居于山石之上,马从左边经过。(随:震下兑上,兑为虎,二至四互艮,艮为山石;震为马,马过山下。)驳为功曹,猾为主者。(此不知取何象。)虎垂双耳潜藏,不敢下山。(兑上爻如虎之两耳,变坤则象耳垂。升二至四互兑,可见虎已潜藏。)升卦《九三》爻辞有‘升虚邑’,可解释为去河北魏野(‘魏’为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随卦有随时决定行动的意义。升卦则表贼不来。因此,走焦丘不会有贼寇。(此均是编者用卦名来阐义。)另外,当时河北的魏地荒败不堪,也可看出《林》辞的之意。(虚为大土山,虚邑也可解释为荒芜城邑。)郭璞将推断出示给众人,说明取道焦丘的理由。众人听后均又惊又丧气,少有赞同者。有的还说可能推断有误,不可轻信。郭璞深知众人怀有二心,难于统一思想,于是单独约了十来家,从焦丘逃至河北。后来贼寇果然进攻猗氏,全城覆没而无一幸免,只到河北的才得以保全。
按:这是以卦象和爻辞作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