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之庙,王者必为牲,《周易象理通释》

国之庙,王者必为牲,《周易象理通释》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之庙则太庙,祭者必为王。以敬奉鬼神的人牲和为国操劳的臣仆的“萃”状系辞。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周易·象传》:“乃乱乃萃,其志乱也。”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九五萃有位,无咎。《萃》卦涉及两个主题:一是教导臣工应任劳任怨努力为国工作;另一个论述人牲的使用。魏孝武帝将即位,使之筮,遇否之萃。北魏孝武帝将即位,令遵世占卦,得天地否上九动变泽地萃。

国之庙,王者必为牲,《周易象理通释》

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君王到太庙祭祀。利于觐见大人。可祭祀。利于贞问。用牛作祭品吉利。利于远行。

第一个“亨”应为衍文。帛、竹书《易》均无此字。

【卦辞卦象】王假有庙:坤为国;二至四互艮,艮为庙;三至四互巽,巽为贞问;兑为祭器。国之庙则太庙,祭者必为王。假:至。《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假,至也。”

利见大人:坤为臣;兑为悦。大人心情不错,故利见。

利贞:二至四互巽,巽为贞问。

用大牲吉:兑为祭;坤为牛。大牲:牛。牛在古代称为太牢或大牢。《礼记·王制第五》:“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羊)。”

利有攸往:坤为大舆,为顺;兑为悦,为获。

【卦名理象】萃:借为悴;瘁。悴:忧愁,悲伤。《说文》:“悴,忧也。读如《易》萃卦同。”瘁:劳累;憔悴。《诗·小雅·蓼莪》:“生我劳瘁。”

:巽为行人;坤为地,为国。天下行人(《夬》)是王公,国之行人是臣仆,地下行人是人牲。以敬奉鬼神的人牲和为国操劳的臣仆的“萃”状系辞。

初六 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用作祭品的俘虏变化,又发狂又忧伤,号叫,疯笑。如此也不要担忧,前去祭祀,不会有灾难。

终:始终。此处指俘虏可能意识到要被作为人牲而表现反常。

乱:神志昏乱。《周易·象传》:“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萃:同悴。

若号:号叫。若:语气词。

一握为笑:疯笑。李镜池《周易通义》:“一握:闻一多谓同于嗌喔,咿喔,笑声。《说文》:‘呝,喔也。’《楚辞·九思·悯上》:‘諓諓兮嗌喔。’《楚辞·卜居》:‘喔咿嚅睨。’注:‘强笑噱也。’”其解释可取。

这是古人对人牲的表现有所担心,但后来并没有发生什么不恻。所以记录之。

六二 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yuè]。

能长久(保有俘虏),吉利,没有灾祸,俘虏可用于禴祭。引:长久;延长。《尔雅·释诂》:“引,长也。”《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禴(yuè):祭名。《诗经·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其中前句是四种祭名。李镜池认为按顺序“禴”应为春祭。

此句是针对上爻“有孚不终”而言。是说若有俘虏能保持安静,那很好,可以把他用作春祭上的人牲。从史料记载看,作人牲的俘虏一般不会长久保留,当天或第二天便会杀掉。这一方面是当时物质条件有限,不便久养;更重要的是俘虏若发现必死无疑时易发生上爻所说的情况,可能没到献牲时就死掉了。爻辞为何说将俘虏留作春祭的人牲呢?那是按《周礼》春天不可发动战争,人牲难得。

六三 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www.daowen.com)

劳累而嗟叹,无远利。前途虽然没有灾难,但不好。

这是对那些为国操劳又口出怨言的臣子而言。其意和《讼·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类似。

《诗经》中多处出现过类似如“萃如嗟如”的咏叹:“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我心伤悲。”(《诗·小雅·杕杜》)《诗经·小雅·北山》则说出了人们“嗟如”的原因:“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虽然《诗经》记录的是周朝晚期的情况,但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会存在这种苦乐不均状况。

九四 大吉,无咎。

不辞劳苦为国工作,大吉,没有什么不好。

句前省略卦名字。

此句类似如《讼·九五》:“讼,元吉”的表达形式。要求臣仆应“尽瘁国事”。

九五 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为国辛劳得到了较高的官位,没有不好。如果没有得到什么,也是长久的征兆,没有可悔的。

位:较高的职位。《说文》:“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

匪孚:没有得到什么。指名誉、重的赏赐等。

这是说臣仆要勤劳为国,不为眼前名利所羁,如此才能长久,无后悔。

上六,赍[jī]咨涕洟[yí],无咎。

(人牲)哀叹不止,眼泪鼻涕俱下,没有什么。

赍咨:哀叹。李镜池《周易通义》注“即咨嗟”。

涕洟:眼泪鼻涕。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郑玄曰:“自目曰涕,自鼻曰洟。”

《萃》卦涉及两个主题:一是教导臣工应任劳任怨努力为国工作;另一个论述人牲的使用。爻辞表达的对人牲的冷酷态度,令人不寒而栗。这说明任何人都会受时代局限,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圣人的周公也不例外

【筮例欣赏】北齐吴遵世筮孝武帝为帝(《周易古筮考》)

北齐吴遵世少学《易》,精卜筮。魏孝武帝将即位,使之筮,遇否之萃。曰:“先否后喜。”帝曰:“喜在何时?”遵世曰:“刚决柔,则春末夏初也。”又筮遇明夷之贲。曰:“‘初登于天’,当作天子;‘后入于地’,不得久也。”后皆如其言。

译文:北齐吴遵世从少学《易》,精通卜筮之道。北魏孝武帝(元脩,字孝则,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534年))将即位,令遵世占卦,得天地否上九动变泽地萃。遵世说:“《否·上九》爻辞为‘先不通,后有喜。’”孝武帝说:“那在什么时候有喜?”遵世说:“否上乾为刚,萃上兑为悦,为柔。则是天道由刚健变柔和的春末夏初。”后又筮得地火明夷上六动变山火贲。遵世说:“《明夷·上六》有‘初登于天’,当可为天子;‘后入于地’,是不得久。”后都如遵世所说。

按:这以爻辞断。若以象论:天地否是顺位,有君王之象,而泽在地上则为倾覆之象;地火明夷为日升之象,山火贲,则是山下之火,光耀不远。两卦均是先扬后抑,恰巧与《明夷·上六》爻辞意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