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息分析导论:成果评价理论

信息分析导论:成果评价理论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者通常把认识分为两种,即把狭义的认识根据其所反映的对象称为“事实认识”,而把价值评价称为“价值认识”。我们知道,评价是一种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行为,即所谓的“价值评价”。因此,价值理论和认识理论是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理论基础。因此,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活动是一系列信息管理工作和信息分析工作的智力活动,信息管理和信息分析活动贯穿于评价工作的整个过程。

信息分析导论:成果评价理论

4.1.1.1 价值认识理论基础

真正要达到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就要先明确为什么进行评价、评价什么和怎样评价等问题,而这就必然要求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评价活动的理论基础和依据。[1]正如《价值与评价》的作者弗·布罗日克所说,“评价和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两种特殊形式”,可见,评价和认识共同构成了人类对世界的完整认识。就其认识客体而言,既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又要清楚客体对人类和社会的意义所在,只有如此,才是对客体的完整而全面的认识。评价作为认识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活动,它既属于价值论研究的范围,同时也属于认识论研究的范围。[2]因此,为了科学地评价信息分析成果,就必须搞清楚价值论和认识论的内涵。

(1)价值理论。

学者通常把认识分为两种,即把狭义的认识根据其所反映的对象称为“事实认识”,而把价值评价称为“价值认识”。[3]因此,认识就有了两种形式或两部分内容,即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特别是价值认识是理解评价的基础。

价值认识与事实认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认识对象和认识方式的不同,就认识对象而言,价值认识的对象是价值,反映的是客体本身对于人的生活产生什么意义;事实认识的对象是事实,反映的是客体自身属性、客观规律和关系,是关于客观现实的真切描述。对于认识方式来说,价值认识需要时刻关注人和人的需要,在评价事物时,自始至终都把客观事物的属性同人的需要联系起来,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去揭示事物对于人的价值。然而,事实认识的任务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它遵循的只是客体方面的尺度,力图从认识的内容中排除人的主观因素,力求认识的客观实在性。

价值认识与事实认识的联系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则,事实认识是价值认识的基础,事实认识提供价值认识的事实性材料,这些材料有助于主体了解客体的内在因素和它在一个更大系统中的地位,帮助评价主体准确地确定评价的范围和参照系,以便完整地把握客体的社会意义。二则,价值认识决定着事实认识的方向,在认识活动中,人们在确定哪些问题、哪些现象最值得研究,先研究什么和着重研究什么时,就已经在进行一定的评价了,价值认识从而影响事实认识的路径选择和认识方式。

(2)认识理论。

认识是人类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实践需求,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的本质在于反映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把握。同样,评价也是一种认识,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为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或评价活动,才能发现、判断客体存在的价值,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认识或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摸索、分析、辨别的过程中,实现对客观世界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正如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所说,所谓认识就是“由不知到知的转化”。而对于评价来说,强调的是主体对于客体意义的了解和把握,同样需要经历从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另外,评价的结果也同一般的认识结果一样,是由概念、直觉、判断、观念等认识因素构成。

我们知道,评价是一种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行为,即所谓的“价值评价”。评价过程是对评价对象的掌握过程,是一种认识行为。[4]要想实现科学地评价客观事物,那么必然要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特征、结构要素、存在条件等自然属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认识与评价密切相关,认识活动是评价活动的基础。科学评价就是在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于评价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所作的综合判断,即了解、认识、确定和判断评价对象对评价主体有无价值及价值量的大小。价值认识和事实认识作为两种特殊的认识形式,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5]事实认识只相对于客体一方,而价值认识既相对于客体,又相对于主体。[6]

评价活动是准确、全面、系统认识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在事实认识和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价值认识活动。因此,价值理论和认识理论是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理论基础。

4.1.1.2 信息科学理论基础(www.daowen.com)

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撑,比如关于评价主体的信息、评价客体的信息、评价机构的信息等,很显然,在评价活动中,拥有评价信息的丰富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评价的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同时,还要借助于大量的信息分析方法、技术、手段和工作来处理评价信息,这些都是信息分析工作的内容。因此,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活动是一系列信息管理工作和信息分析工作的智力活动,信息管理和信息分析活动贯穿于评价工作的整个过程。

(1)信息管理理论。

一般而言,信息管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包括对信息政策、信息法规、信息制度、信息产业、信息市场等的管理;二是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包括对国家、政策、组织、机构和个人等不同信息主体的信息活动的管理,以及具体信息活动过程的管理,如对信息搜集、整理、储存、检索、传递、利用和服务等活动的管理及信息产品管理。[7]

信息管理是指个人或者社会团体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分析和提供利用的活动。从广义上讲,信息管理不仅需要对信息进行管理,还要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8]就信息管理的特性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管理的服务性,也就是说,信息搜集、组织和分析不是其最终的目标,信息管理的关键在于为信息用户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需求。因此,信息管理是为各项管理、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具有很强的服务性。

显然,为了保证有效发挥信息产品的作用,信息产品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信息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信息服务商根据信息用户的动态要求,及时对信息管理环节做出合适的调整,信息评价在信息管理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提高信息服务商对自身信息管理水平的认识,有利于信息管理工作的改进;二是准确定位信息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有利于信息用户科学利用。另外,信息管理方法体系中的许多内容,包括信息的搜集方法、分类组织方法、排序方法、存储方法、检索方法、分析方法、咨询方法、预测方法等,[9]为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手段。

信息管理的发展对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信息管理部门可对评价过程实施信息与数据监督;②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完善可为科学评价提供可靠的评价信息和数据来源;③信息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发展可为科学评价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④信息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为科学评价活动营造良好的评价信息保障与氛围。[10]科学评价需要以信息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基础,可见,信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科学评价发展的前提。

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作为一个信息工作阶段,同样需要信息分析成果的指标分解、对比、整理、定位等管理工作,也就是说,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工作质量取决于对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掌握水平。对于信息提供商来说,其信息工作人员可能只属于某个信息工作阶段,比如只做信息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提供等信息管理工作的某一个阶段,但是要科学有效地评价信息产品,必须清楚地掌握整个信息管理工作阶段,因为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要考虑到整个信息工作过程是否科学。

(2)信息分析理论。

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是建立在对信息分析内涵及工作流程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评价人员来说,不仅要有信息分析这一职业活动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评价学知识来指导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活动。为此,信息分析理论对于信息分析成果评价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战术方面的重要价值。

信息分析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或一种职业活动,其内涵是随着实践活动的进展而发生变化的,在不同的时期,理论工作者和信息分析工作人员对信息分析有着不同的理解,但究其根本来说,信息分析的内涵可以界定为:信息分析是根据用户需求,对信息进行选择、分析、综合、预测,为用户提供系统、准确、及时、大流量的知识与信息的智能活动。

信息分析工作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在具体工作中也会随机选择适合工作要求的工作环节,如经济收益分析、科研成果分析、技术产品分析等不同领域的分析,工作人员都会选择一些不同的分析模式和方法来实施。但是,从事信息分析工作的人员一般都会发现,信息分析工作有这样一个基本的流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产品的制作、信息产品的利用四个阶段,而信息分析成果评价介于信息分析和信息利用两个阶段之间,由此可见信息分析成果评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信息利用之前的评价工作,不仅关系到研究成果本身的质量和可信度,也关系到信息分析成果能否更好地指导或改进工作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