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息分析导论:制作高效产品

信息分析导论:制作高效产品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分析产品质量的高低,一方面依赖于整个信息分析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信息分析人员在产品制作过程中对制作方法和技巧的把握有关。不同的信息分析产品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年鉴是一种按年刊发行的产品,具有连续性、概括性、编年史性的特点。年鉴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专栏。

信息分析导论:制作高效产品

信息分析产品质量的高低,一方面依赖于整个信息分析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信息分析人员在产品制作过程中对制作方法和技巧的把握有关。不同的信息分析产品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消息类产品、数据类产品和研究报告类产品的制作方法。

2.4.2.1 消息类产品的制作

消息类产品常以《情况反映》《××动态》《××简报》《××消息》《内部参考消息》等形式出现,编写这类产品的目的是迅速反映、报道某一学科、领域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信息。

(1)消息类产品的基本要求。

①客观真实。消息类产品要以事实说话,即通过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来表明编写者的立场、观点,用事实来感染、影响用户。因此,编写时用对事实的选择和阐述来体现编写者的思想,而不采取先提出观点再列举事例加以证明的方法。消息类产品报道的是有关专业领域发生的事实,它除了必须遵循一般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要求之外,还要求报道的事实是具体的、典型的、生动的,并且要求明确、完整的报道。

②迅速及时。情况反映应突出一个“快”字,要求把新近发生的事实迅速及时地报道出去,这样的“消息”才对用户有价值。因此,应尽量缩短编发时间。当然,这里的“快”是建立在客观真实基础之上的,对于情况不明或一时无法核实的事实,宁可暂时不报道。

③短小精粹。情况反映是信息分析产品中最简短的文体,一般以500~800字为宜,它要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包含较多的实质内容,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抓住最主要的、典型的事实予以报道。

(2)消息类产品的基本内容。

消息类产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事实的背景。

①导语。导语是消息类产品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要求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消息中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点明主题,并吸引读者关注和阅读全文。导语的写作手法大致有叙述式、描写式、议论式三种。写导语时,应注意内容的写实性和语言的形象性。写导语时忌讳公式化、概念化和长篇交代、冗长繁琐的各种名称、数字和晦涩的技术名词等。

②主体。主体是情况反映的主要部分,要求用充分、典型的事实阐述导语中提出的主题思想,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主体的写作要求是:紧扣导语、选择典型信息、合理安排行文层次顺序、避免重复。

③结尾。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或是指出事物的发展趋向,或是对事物进行评论。精彩的结尾可以深化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尾一般要和导语相呼应。当然,结尾也不是非写不可的,如果主体中已说明白了,就不必再写结尾。很短的简讯也可不写结尾。

④背景材料。在消息中恰当简要介绍一下事实发生的客观环境,可以烘托并深化主题,加深用户对消息内容适用价值的认识。

(3)消息类产品的结构形式。

消息类产品最适用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安排材料的方法是: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第一段,次要的内容放在第二段,以此类推。这种结构使用户阅读起来能迅速抓住重点,一目了然,编写者能视情况自后向前整句整段删去,仍然不会损害消息的最主要的内容。

2.4.2.2 数据类产品的制作

数据类产品是一种资料汇编性成果,这类成果又可细分为年鉴、手册、要览、指南、人名录和数据库等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数据类产品的编写方法也各有侧重。

(1)年鉴的制作。

年鉴是一种按年刊发行的产品,具有连续性、概括性、编年史性的特点。例如,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中国统计年鉴》,每年一刊,收录上一年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①年鉴的内容。年鉴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专栏。一般说来,年鉴有一二十个专栏。年鉴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

a.综述。概括介绍某行业、某地区的基本情况;

b.统计资料。常以图表的形式公布本专业的发展与成就;

c.重大信息。记述当年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科技教育、外事活动等动态信息,以及发展变化中的新生事物、新典型;

d.专论。发表政府阶段性工作总结、专题调查报告、工作展望或述评等;

e.珍贵文献资料;

f.人物志

g.大事记;

h.实用指南性资料,如机构名录、产品名录等;

i.国外相关对比参考资料;

j.索引

②年鉴的编排与体例。第一,年鉴的编排。年鉴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文章、条目、表格、图片等。我国现阶段都是采用分类法来编排年鉴内容的,常常把学科系统排列法、事物性质排列法、主题法、时间顺序法等结合起来运用。例如,《中国农业年鉴》先按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乡镇企业等分类编排。在其下的专栏中,有的按行政区域顺序编排,有的按时序编列。这些编排方法的优点是便于用户了解各领域的全面情况和浏览查阅,缺点是有时会出现一些编排不科学和重复交叉的现象。第二,年鉴的体例。年鉴的体例主要包括:一是规定年鉴中文章的体裁和编写要求。年鉴中的文章宜用记叙文体裁或说明文体裁,强调客观、严谨、简练,要按有关专栏的性质和特点,对文章的内容、篇幅、结构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二是年鉴中的名词术语、译名、计量单位、数字、时间、引文等的使用必须事先统一规格和写法。

(2)手册的制作。

①手册的基本特点。手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通用性。手册一般应概括某专业、学科或技术的全部内容,要考虑到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要尽量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工作条件、不同水平用户的需要。例如,有关类型、品种、项目、规格、方法、措施等,应该尽量列全;对常用的、主要的、基本的技术内容要必备,不常用的、次要的、特殊的技术内容也宜兼顾。

b.先进性。手册应反映国内现有的先进技术水平,要吸收国外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要处理好先进与适用的关系,既反映当前的先进技术,又考虑用户的现实情况。

c.系统性。不能将相互不协调甚至矛盾的资料简单地拼凑在一起。选用的素材必须是经实践检验过的,同时,还要注明素材的来源出处,以便用户在必要时进行查核。对相互矛盾或不一致的资料,一般不能采用;必须使用时,则应明确交代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d.简明性。手册主要是供工作中随时查用的,可从中得到所需的资料、数据、信息、办法、措施等。手册多采用条文式,文字要求简练、准确,层次分明,以便用户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完全理解内容。由于图表往往比文字更能形象、具体、简明地表达问题,因此手册中经常大量使用图表,有些手册甚至就采用图表化的方式来编写。

②手册的基本内容。手册的内容包括哪些项目,并无统一的要求,也无标准的模式,应结合每本手册的性质、特点和编写意图,根据主要用户的实际需要和所能汇集到的素材来确定。纵观各种手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主要内容:综述、基本理论概述、主要原理、适用范围、常用数据、计算公式、实用图表、实施要点(原则、依据)、工作(设计、施工、安装、计算、试验、检验、使用、保管、维修等)方法、具体步骤、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产品规格(系列、型号、品种、尺寸等)、典型示例、常用材料性能介绍、技术经济分析及指标、附录(包括有关标准、规范、条件、技术文件、单位换算表等)、索引、参考文献等。例如,《弗拉斯卡蒂手册》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编纂的,对研究与开发(R&D)活动的各项指标及测度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包括R&D各项指标的定义、机构分类法则、领域分类、人员与经费的分类、调查方法与程序等,是对科技活动进行测度的基础。

(3)要览、指南的制作。

要览、指南是一种介绍各种机构情况的系统资料类产品,也称机构名录。如《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4项目指南》等。一般说来,要览、指南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某机构或机构成员(主要是机构负责人)的名称、地址、电话;

②某机构的历史,包括何时成立、成员数、主要业务活动等;

③某机构的资产额,产品或服务种类、规格等;

④某机构的人事组织情况,如主要负责人和重点分支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等。

编写要览、指南的方法以条目式为基本写作形式,所提供的机构情况大多比较简明,通常按机构名称的字母顺序分类编排,比较整齐,使用方便。

(4)人名录的制作。

人名录是专门集中反映有关领域的知名人物基本情况的系统资料类产品。人名录的基本内容有:

①人物的姓名、别名、译名、笔名

②人物的生卒年月日;

③人物的籍贯、家世、生平事迹;

④人物的事业成就、重要的活动;

⑤人物的学历、学位、职务;

⑥人物的主要贡献,如主持过的工作项目等;

⑦人物及活动的有关照片、图表等。

人名录也常常以条目形式来编写和组织,各条目先按专业学科或组织机构的类别组织,然后再按人物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序,也有些是按年代顺序来排列的。人名录的编纂是一项颇费时日的工作,尤其是搜集和考证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工作量巨大。

(5)数据库的制作。

目前,数据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信息分析产品的制作。按照所含信息内容特点的不同,数据库产品中常见的类型主要有数值数据库、事实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①数值数据库。数值数据库的基本内容是数值信息,但不排斥库中也含有表明数值属性的文本字段。编制这种数据库的目的是直接向用户提供这些数值信息。这类数据库的结构便于对数值信息进行分类,便于单项或多项检索、显示或打印输出。库中的有关数值在计算机程序的帮助下能进行各种运算、分析,并能进行分类、排序和重新组合。

②事实数据库。事实数据库是有关某些客体(如机构、任务等)的各种关联数据的集合,如《中国化工产品数据库》《科学家数据库》等。

③图像数据库。图像数据库是一种新的数据库类型,它存贮的数据主要是图形或图像信息。

④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是指机读化的综合分析报告和预测报告全文数据库。例如,把综述、述评、预测方案等作为数据全部加以存贮,并能用来检索全文中的任何一个字、句、段、节、章等。

数据库的编制工作是较为复杂的,它包括数据的搜集、选择、系统分析结构设计、数据录入与校核、程序检查、记录装配、系统试运行与格式转换等工作。

2.4.2.3 研究报告类产品的制作

研究报告类产品有多种类型,每类都有不同的内容要求与结构层次,但它们都有一些一般性意义上的内容与结构。

(1)研究报告类产品的内容。

从一般性意义而言,研究报告类产品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说明该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②描述该课题的背景和解决问题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条件;

③援引与课题有关的数据、事实;

④综合叙述有关该课题的各种观点;

⑤阐明信息分析人员自己对该课题的独立见解;

⑥论证所提见解的科学合理性;

⑦提出实施该课题或解决有关问题时可供选择的建议、方案及实施步骤;

⑧预见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及其对策等。

在信息分析实际工作中,要求一份分析报告全面涉及上述8个方面的内容并不多见,可以视具体情况只对其中某几项内容进行阐述。

(2)研究报告类产品的结构层次。

结构是影响研究报告质量最关键的因素。[21]因为报告的功能(质量)与其结构有直接对应的关系。为达到某种功能目标,就相应有一定的结构加以对应。研究报告类产品的结构层次一般包括以下6个部分:标题、绪言、正文、结论、附录和参考文献。

①标题。它是信息分析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提炼,是研究报告给予用户的第一个视觉印象,因而要求简洁、新颖,准确体现全文的主旨和要点,能使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报告所论及问题的范围和重点。因字数限制,有时短标题难以达到上述要求,可以加上副标题作补充。对于一些内容复杂、层次繁多、关系重大的报告,还可以通过增设内容简介、目录、摘要和关键词等措施来进一步揭示标题的完整含义。

a.内容简介。内容简介是标题和副标题的补充说明,它以简练的文字介绍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编写目的、用途、用户对象和所利用的原始资料情况等。

b.目录。目录是大型研究报告所必须有的,它列出报告各章节的大小标题及其页码,能起到反映研究报告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的作用。

c.摘要或前言。摘要或前言主要是介绍该成果的基本内容与选题的理由、目的和过程(时间、地点和对象范围等),特别要介绍成果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和见解、成果的特点和适用对象等。一般在3种情况下需要摘要或前言:一是课题内容复杂、存在观点分歧者;二是成果中提出的重要观点或见解需要特别加以强调者;三是需要对该成果的特点和运用范围进行着重说明者。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摘要虽然居于研究报告之首,但在写作上却只能在报告完稿之后编写。

d.关键词。关键词也称主题词,是指编写者从报告中选取的最能代表其中心内容特征的词或词组,一般可选3~5个,也有多达7~8个供检索使用。为了保证用词的统一规范,应尽可能通过《汉语主题词表》或专业性、专题性主题词表对关键词进行规范化处理。

②绪言。绪言也叫序言、绪论等,它主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状况,如课题目前的研究水平,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各种限制条件以及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本课题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选择本课题的目的;对原始素材的选择、评价和综合的基本原则,搜集范围和起止时间等。

③正文。正文是成果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它是在课题涉及的领域内,对相应的原始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材料来论证研究成果中提出的独特观点和方案的部分。可以说,正文是具体反映研究报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的主要部分。

由于研究报告的种类多样,其正文内容也不尽相同。例如,综述的正文内容主要是广泛系统地叙述本课题或本学科、专业所涉及的重要成就、目前的水平状况、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明确提出这一领域内尚未解决的问题。述评如果是针对某一技术或产品的,其正文内容主要评述这一技术或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根据数据和图表对比作出分析,评估其发展趋势和适用性;如果是针对某一学科的发展情况的,则正文内容主要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流派和观点,然后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论。预测性报告的正文主要包括作为预测依据的事实和数据、预测用的方法和手段、预测的步骤、科学推演过程和最后的预测结果。但是不管是哪种信息分析成果,都有基本的要求: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实事求是、态度端正。

④结论。结论是对通篇研究报告的总结,它与正文的内容应当紧密衔接。它不是对正文部分讨论的各种观点和意见的简单合并和重复,只有那些经过充分论证的观点、建议和方案才能写入结论。结论可以简要阐述本报告的主要论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和建议;或提出如何利用现有信息分析成果的措施。当不能或不便提出结论性意见时,也可用“启迪”“借鉴”等方式表示编写者的倾向性观点。

⑤附录。附录是对正文部分的必要补充材料与数据的汇编,内容包括说明研究课题状况的原始资料、有关的法规条文、有关的常用数据、图表和计算方法等。有时,为了缩减正文的篇幅,使正文部分对问题的论述和论证更加简洁、紧凑,也把分析报告分编为主、附两部分,主件放于正文、附件放于附录。这样,各类用户阅读利用报告时可自由取舍。(www.daowen.com)

⑥参考文献。研究报告的写作过程中直接引用或参考过的各种文献资料,如他人的论文、著作、数据、图表的名称、出处等,均应附于报告之尾,以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同时也表明研究报告的依据。用户如有疑虑可去查阅这些文献。参考文献的编排方式有两种:一是按文献在分析报告中的引用顺序依次排列;二是按文献对分析报告的参考价值大小程度排列。参考文献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著录标准来标注其作者、文献名、文献的来源出处、出版事项等。

如果研究报告的完成过程得到各单位和个人的帮助和支持,如提供了物质资助、提供了参观考察条件、提供了实物信息、接受过采访、提出过建设性意见等,可以在报告之后加上“致谢”部分表示感谢。

(3)研究报告类产品的制作程序。

①确定主题。主题是一篇研究报告所要体现的总体意图或基本观点。它是研究报告的灵魂,是作者的思想、态度和观点的集中反映。衡量一篇研究报告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最重要的是看它的主题如何。

主题是研究报告的统帅。一篇研究报告的材料如何取舍,结构如何措置,语言如何运用,乃至标题如何拟定等,都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确定。任何一篇研究报告都应有明确的主题思想。主题构思是顺利编写出高质量研究报告的基础,是撰写研究报告的第一步。

分析报告主题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3个步骤:闪现于触发灵感之时;凝聚于调查研究之中;升华于改造制作之后。[22]

②选择材料。主题必须通过一定的材料来表现。所以,在主题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

研究报告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查阅文献时摘录下来的实验数据、图、表、公式及论点;实际调查中所了解到的情况;自己做实验的方法、原材料、过程及结果;参加学术会议记的笔记;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通信等。

材料按其来源可以分为3大类:一是直接材料,是作者亲自参加调查或实验得来的材料;二是间接材料,是作者从文献得到或由他人提供的材料;三是发展材料,是在上述两种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作者进一步的思考、分析、研究所得到的材料。

③设计结构。结构是研究报告各组成部分的总体布局和全部材料的具体安排,包括层次、段落、过渡、呼应、开头和结尾等内容。

制作研究报告好比盖楼房,盖楼房首先要设计蓝图,制作研究报告也要先设计好结构,全篇分为几大部分,各部分包括什么内容,互相怎样衔接,怎么开头,如何结尾等,都要事先筹划好。在一篇研究报告中,主题只能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只能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言之有序”的问题,则要依靠结构来解决。如果不通过一定的结构,把众多的材料按照表达主题的需要,加以适当地编织和穿插,那么材料再多,也不会成为一篇好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的结构应符合以下2个原则:

第一,符合规律,严谨自然。研究报告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内部都有其紧密的内部联系和固有的运动规律。研究报告要反映这种联系,必须有个严谨的结构,各部分之间要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合乎逻辑,无懈可击。研究报告要反映这种规律,就要在结构上循其自然,顺理成章,行止自如。

第二,表现主题,完整协调。结构的任务就是要有效地表现主题。主题是一个完整的思想,因此它要求研究报告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所谓完整,就是各组成部分要齐全,没有残缺,要很好地表现主题,结构还应协调统一。

④拟定提纲。主题构思成熟后,就要拟定研究报告的提纲,把大致思想付诸具体的文字,用书面形式来充分表达编写者的思想、观点,组织好研究报告的结构,使编写者在以后的撰写过程中能始终顺着连贯的思路来行文。

拟定提纲是写好研究报告的必备条件。研究报告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复杂的,在写作之初,它们只是模糊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拟定提纲的过程,就是对这种逻辑关系再认识的过程。尤其对于一些大型研究报告,只有将其结构写成提纲,才能看出各部分的安排是否合理,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材料配备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晰,全篇是否均衡等。

拟定提纲对于研究报告的编写具有以下4点意义:

第一,使整个研究报告通篇一体。拟定提纲的过程中,会促使作者对命题予以明确的解释,而命题的定义一旦阐明,任何离题的现象都会显现出来,并能得到及时纠正。

第二,使研究报告首尾贯通。在主题构思时,往往因思路不明晰而把研究报告中两个不相关的部分硬凑在一起,或者出现某些相互脱节和前后矛盾的现象,一旦列出提纲,这些问题就能立即被发现。

第三,有利于突出重点。拟定提纲的过程中,编写者将发现哪些论题是重要的,应予以突出,它们各占多大的篇幅,哪些组织方式能强调重要论点,这样就能保证撰写研究报告时紧扣主题,不至于出现内容分散和离题现象。

第四,有利于信息的选择和安排。拟定提纲时,对于积累的有关信息也进行相应的分类和分配,主要信息作为证实观点最有力的材料,被安排在显要位置,其余信息则居次要位置。每个论题应有相应的信息资料,按论题把信息资料分开,这样一方面能防止遗漏重要的信息和某些论题信息重复堆积,另一方面也便于日后的写作。

提纲的编写程序主要包括3个步骤:

首先,根据主题的需要,勾画出研究报告结构的大块图样,即将全文分为几个大的部分,并对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作出安排。

其次,大框架完成以后,将经过归纳、整理和选择的材料合理分配到各大部分,完成对该部分论点的论证。这一阶段需要重点检查3个问题:第一,现有材料是否足以支持论点;第二,每一材料是否都能用来证明这一部分的论点;第三,该部分能否在确立论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在论证问题时,拼凑材料和堆砌材料都是不可取的。

最后,各部分的小框架完成以后,再对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重新审查一遍,对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文字过渡做出安排。每篇好的研究报告,每一部分既可以独立成章,各部分结合时又能够浑然一体。

应当指出,上述详细的写作大纲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拟定提纲与搜集、整理和研究材料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里说的“几乎同步”是因为毕竟搜集阅读材料在前,而后作者才能由博而约,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写出粗糙的大纲。但是,这个粗糙大纲的进一步细化,却又是反复阅读和研究材料的结果。所以说,编写提纲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写作准备阶段的连续动态过程。

⑤撰写初稿。提纲拟定以后,便可动手撰写初稿,撰写初稿就是“打草稿”。如果课题是一人承担的,则由承担者一人撰写;如果是由多人承担的,则可由一人或数人执笔或大家分工负责撰写。大型研究报告一般是由多人执笔完成的。

撰写初稿时,对于材料要敢于取舍。研究报告的主要章节、重要观点的论证,应当旁征博引、资料翔实;次要章节的材料即使丰富,也要忍痛割爱,目的是突出主题,以免喧宾夺主。撰写初稿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第一,一气呵成法,是指按事先拟好的提纲的各级项目的顺序一路写下去,不中断思路,直到初稿完成后,再回头来仔细推敲加工修改。这种写作方法最大好处是保持了行文时思路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写起来也比较顺畅,但容易草率行事,出现差错。

第二,分步完成法,是指不按提纲的规定顺序来写,而是把提纲的内容分成几大部分,首先挑选自己最有把握的部分来写,写完一部分后立刻对其修改并初步定稿,接着再选另一部分写,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分步完成,直到写完全文。这种方法适合撰写篇幅较大的大型研究报告。分步完成法的优点是研究报告的各部分在打草稿时就已较精细,日后修改定稿不必做大的调整;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研究报告的各部分之间脱节或不连贯。

不论是采用哪一种写作方法,撰写初稿时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

第一,深刻领会提纲的要求,紧扣主题,把需要表达的内容按提纲的结构层次有条理地组织起来;

第二,应考虑研究报告各部分的分量,做到长短适度,轻重得当,通篇均衡,插图和表格编排恰当、规范;

第三,发现提纲存在不足或产生新的思考、观点时,应修改、调整提纲;

第四,引文、注释和数据等要随手加上完整的出处,以免定稿时难以查找;

第五,凡使用过的信息资料要标上记号,以免重复使用。

初稿完成后,要逐章逐节讨论,检查是否遗漏了重要内容,关键问题是否阐述清楚,各部分之间有没有重复。对于重要问题和重要观点、尤其要反复推敲。对于一篇多人合作的大型研究报告,观点和提法上出现一些分歧和矛盾是难免的,讨论中要让每个人都充分发表意见,做到言无不尽,但作为集体研究成果的研究报告,则应当观点明确,决不能模棱两可。对于个别一时难以作出明确结论或回答的问题,可在研究报告中加以说明,留待以后继续研究。

⑥修改定稿。研究报告的初稿完成之后,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完美的,必须再进行修改、推敲和润色,使研究报告达到较为完美的程度。因为研究报告是提供给特定用户利用的,所以有时研究报告的初稿还要征求有关方面的专家甚至用户的意见,然后才能确定最终形式和内容。

初稿完成后,撰写人要通读、修改和润色全文,一般是看总体内容有无需要增减或改动之处,看有无遗漏需要补充,有无重复或错词赘句需要删除改正,然后再逐字逐句推敲,务使全文精练简洁,理明意切。多人合作的研究报告,分别修改后须交集体讨论,讨论中要着重对研究报告主要内容的阐述、基本观点等作进一步推敲,同时审查用词行文是否恰当,文字是否简练,有无不切实际的论述或夸大的结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请有关专家预审,最后由主要执笔人或主编统一汇总各部分初稿,整理成完整的全文,并对章节和文字做编辑处理,提出送审稿。

a.修改研究报告的步骤。修改研究报告一看其内容;二看其表达方式。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反复通读。把初稿反复通读几遍,纵观全文,考虑研究报告的整体构架。从大的方面去寻找问题,检查研究报告的标题和正文内容是否相符;内容安排是否妥当,有无增、删、分、并和调整的必要;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密;评价是否恰当;有无泄密问题;数学计算是否正确等。

第二步:逐段推敲。顺着研究报告内容的前后顺序,逐段修改和推敲,一字一句地斟酌。如句子是否正确表达了内容;用语是否贴切,精确;图表设计及摆放位置是否合适,编号是否遗漏;引文是否存在差错;各个项目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否连贯;使用的序号是否统一;标点符号是否准确、通顺、合理等,然后再挖掘深层次的问题。

b.修改研究报告的方法。修改研究报告的主要方法有:

第一,提炼。研究报告的标题、各级论点、说明论题的论据、各项目的中心思想等都要求简练,不能拖沓、冗长,专业术语要准确规范、符合有关标准,这些工作都靠提炼来完成。

第二,增补。修改时发现研究报告有结构残缺、数据不足的问题时要增补适当的内容,使报告充实、完整。

第三,删除。与主要论点不相干的材料、重复利用的材料、与其他部分难以协调的内容、一些可有可无的文句等都要删除掉。

第四,校核。对于原始数据、数学运算过程、图表和最终结论,都要认真校核,看其是否准确;对于推理、论证过程,要检查其是否严密;对于参考文献,要核对其有无错误。

第五,调整。针对研究报告中的材料使用不当、各项目布局不合理、图表排放不规范、各级项目层次不清晰等都要进行调整。调整包括章节、段落、词句前后次序的调整,也包括篇幅长短的调整以及图表大小、位置和简繁等的调整。

第六,改正。检查、改正研究报告中写错的文字、符号、公式和标点;检查、改正推理、运算和分析判断中的失误;检查、改正图表设计和绘制的不当之处;检查、改正参考文献著录中的错误。

第七,润色。主要是对文字进行修饰,做到用词准确、规范,语言通顺、流畅。

将上述各项程序一一做完,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便进行到最后一步——誊清定稿了。修改定稿之前,还要认真通读研究报告全文,做最后的检查,然后才定稿誊写。研究报告全部誊清完,再次对全文进行一遍全面检查,确认没有任何差错,才算是最后的定稿。

(4)研究报告撰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拟定写作计划和提纲。撰写研究报告前,必须根据课题内容列出写作计划和提纲。在未草拟出一篇研究报告的总轮廓之前,不要贸然动手去写文章的各个章节。对于大型研究报告,提纲越细越好。拟定提纲时,应当大体构思拟分几个章节,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各章各节如何展开,甚至还应想好论述的方法、论证的思路等。但是,计划和提纲只是全篇报告的骨架,在写作过程中,对拟定好的提纲作局部修改和补充是常有的事。

②注意用户对象。研究报告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解决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撰写的。研究报告的内容和写作方法,必然因用户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信息分析课题都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在撰写报告之前,要斟酌报告的服务对象和发送范围,以便确定报告的表达方式。例如,报告是写给同行专家看的专业述评,应紧紧抓住该专业的最新进展,阐述各种观点和看法,包括撰写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常识性的内容不要写进文中,以确保报告的简洁准确;如果报告是写给领导部门作决策参考的,则要把问题的背景情况交代清楚,涉及专业情况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专业术语,要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倾向性意见,文章不宜过长;如果报告既送上层领导参考又送专家或基层人员参考,则最好把报告分成主体和附件两部分来撰写,主体文字精练,列出基本观点和主要论据即可,大量的数据、图表、计算方法和其他基础材料则作为附件。这样,工作繁忙的领导只需阅读主体就能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必要时,再去参考附件中的详细情况,而专家与科技人员也能满足各自的需要。

③讲究文风文体。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及其为决策服务的特点,决定了研究报告有自己特有的文风文体。信息分析报告同一般科学论文一样,有一定的行文要求,理想的信息分析报告应当主题新颖、推理严谨、词句精练、行文规范。

④提倡再研究。一般说来,撰写报告是在调查和研究阶段后进行的,但从研究活动的整体看,应当把撰写报告看成研究阶段的继续。撰写报告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因此,撰写报告过程中的研究还具有最终完善研究结论、纠正谬误的作用。撰写报告过程中的再研究,一般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和征求意见方法。

(5)典型研究报告类产品的制作。

①综述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综述写作方法的突出特点是采用罗列比较的办法,如通过同一时期各类情况数据资料的对比表明现状和水平;通过某领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部门的数据、资料的比较表明相互间的差距和动向等。

a.综述正文的基本内容。综述内容的构成与其他的信息分析报告基本上相同,其标题、序言、文摘、结论、附录等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综述的正文则有其特殊要求。

第一,提出问题。综述在正文开端就应触及所要叙述的问题,点出主题,陈述编写综述的理由,或指出所述问题的普遍性或典型性。这些内容如果都在前言中已充分阐述了,在正文中也可从简。

第二,发展概述。按时间顺序精要地概述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如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面、历史概况、各阶段已取得的成果、尚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对发展的对比和概括来说明当前的水平或状况。

第三,现状分析。通过对目前各学术流派、各种观点、各种方法、各种产品品牌与型号、各地域等进行比较,说明其成就、特点、原理、发展方向和待解决的问题。

b.综述的编写方法。综述的编写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阶段法,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从中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关键与规律。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综述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某一项技术的发展过程、道路和技术路线等。

第二,枚举法,是指把信息分析对象所包括的事物分别列举,给予分析、比较。可以按问题的性质、学科专业、主题领域、产品类型、学术流派等进行列举介绍。

第三,纵横结合法,是指针对所分析的问题,首先按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概况,然后从横向列举、分析、比较与问题有关的各种事物。

第四,逻辑分析法,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围绕所谈问题,逐步由远及近,由外围向核心地分析阐述。在综述某种单一的尖端技术、单一的新理论,或者整体性强的问题时,多采用这一方法。

第五,汇水成河法,是指将从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专题的文献或其他信息,按照事先确定的几个方面进行加工,然后每一方面冠以一个小标题,组合成一篇综述。这种方法一般是在信息资料不多,但其内容相对集中时采用。

②述评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在编写述评的过程中,正文是述评的主体,其基本内容除了包括前文中有关综述正文内容的3个方面之外,还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现状的评价。对目前各地域、流派、方法、观点、产品等作出客观的评价。

b.趋势展望。这是述评的重要内容,要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从用户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状与历史的分析,评价其中发现的主流及其规律,预测和展望所谈主题在有关专业范围内的发展对策。

c.具体建议。就是具体地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设想或方案。如《风能利用的再崛起》一文结尾提出两个具体设想:一是把风车安装于大船的平台等处,充分利用较强的风力,省出造价昂贵的高塔;二是给动力系统接上能库,把发的电储存起来,随时可用。

在述评写作时,需注意的事项包括:

第一,控制篇幅。述评正文的字数最多不宜超过15000字,一般应控制在8000字以内为佳(综述也一样)。为了有效地压缩正文的篇幅,可采取3种办法:一是把某些必要的细节移到附件或附录中去;二是对初步定稿的正文进行反复改写或重写,一般来讲,压缩正文15%~25%的篇幅不会损害述评的实质内容;三是充分利用图表,把数据图表与简要说明很好地结合起来。列表绘图说明问题比完全采用文字描述节约一半以上的篇幅。

第二,述评正文中必须包含编写者自己的看法、观点或建议。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信息资料,不能形成自己的论断,就不能编写述评。否则,勉强写出来的述评将不切实际,空洞无物。

第三,讲求实用。述评对现实要有具体指导意义,评述国外情况的要面向国内;评述过去和现状的要以现状为主;文中提出的看法、建议等要有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第四,凡是引述或概括他人的见解、材料,都须加以说明,不允许把自己的见解与别人的混在一起而不加解释,使读者误解。

第五,“述”“评”结合,以“评”为主。对问题从不同角度加以评论,是述评的重点。

③预测性研究报告的编写。预测性研究报告是对于某个课题的发展前景或趋势的科学推测。这种科学预测不是主观臆想,而是根据历史资料和最新的信息资料,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对研究对象的未来状态进行的科学分析、估算和推断。预测并非只是作出预计推测那一瞬间的行动,而是一个过程,它包括:

a.根据预测的任务确定预测的目标。包括确定预测对象、规定预测的时间期限和希望预测结果达到的精确度等。

b.分析有关信息资料。从这些信息中得到反映预测对象特性和变动倾向的数据或事实。

c.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并进行预测。预测方法是否选用得当,直接影响预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而使用预测方法的核心是建立描述、概括研究对象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模型。

d.分析评价。即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分析各种影响预测精度的因素,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估计预测误差,并对预测值进行必要的修正。

e.撰写预测报告。预测报告应概括反映预测研究的主要活动过程,其正文部分应列出预测的目标、预测对象及有关因素的分析结论,主要数据、事实等素材,预测方法的选用和模型的建立,以及模型预测值的评价和修正等内容。预测报告要求文字精练,逻辑推理严密,数学运算精确,严格按照数学模型来得到预测结果,并如实反映和评价预测结果。

除此以外,还有评估性分析报告和背景性分析报告,其撰写方式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