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途径。为提高信息搜集的效果,信息分析人员应遵循下述原则:全面系统性、针对适用性、真实可靠性、及时新颖性和计划预见性。
2.2.2.1 文献调查
文献调查主要用于文献信息的搜集。文献信息源是我们借以进行文献调查的依据。
(1)主题分析。
主题分析旨在明确课题要求、划定搜集范围和确定检索标志,以便迅速找到有关课题的文献,保证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①地域分析。在进行课题分析时,应注意地域特点,抓住方向,确定重点查找对象,进行定向跟踪搜集。明确了分析对象的发生和发展地域后,搜集信息的范围和方向就好确定了,也能取得较好的搜集效果。
②发展阶段分析。科技发展存在一个萌芽、发展、成熟和改进的过程,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也有这个特点。所以,在不同阶段形成的文献,在数量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发展规律。了解这一规律,有利于确定文献查找最佳期。
③检索标志分析。检索标志是查找文献所用的检索手段,选准检索标志是有效查到与课题相关文献和搜集所需素材的关键。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一般要选择多种检索途径。因此,要了解检索工具的特点和缺陷,以便帮助确定检索标志。
(2)文献调查方法。
文献调查主要包括系统检索、追溯检索、浏览检索和纵横检索等检索方法。
①系统检索法是指根据课题需要,利用检索工具和阅读重点新书新刊,对文献进行系统扫描,从而获得文献线索,搜集文献素材的方法。它是文献调查的主要方法。利用检索工具时,可按类别、主题、作者、机构代号等途径去查找所需文献素材的线索。目前,国内外可利用的检索工具很多,但需根据课题性质予以选择,才能取得良好的检索效果。利用文献索引普查,系统性强,查准率高,还可初选文献,比用其他类型检索工具搜集文献信息更集中、更直接。
②追溯检索法是指根据课题相关文献所列参考文献目录或根据对该课题有专深造诣的学者、机构所写的文章的参考文献目录追溯查找,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渐扩大线索,从而获得文献素材的方法。这一方法适宜查找课题范围较窄的专题信息。追溯检索结果质量的高低,与初始已知文献的选择有关。追溯检索法的优点是检索结果的系统性强,在没有或缺乏检索工具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不少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同时检索者还可以根据实际检索情况控制检索的数量。这种方法也存在缺点:第一,参考文献的误检率和漏检率比较大;第二,追溯的时间越久远,获得的文献内容越陈旧;第三,不适合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大型课题的检索。
③浏览检索法是指信息分析人员通过系统地阅读文献资料来搜集最新产生的文献素材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还能搜集到一部分不为检索工具或参考文献收录的非正式出版的文献素材,从而有效地提高搜集效果。该方法对产品样本、新闻图片、科技消息、商业广告以及新版期刊书目等的搜集,具有良好的效果。
④纵横检索法是指以研究课题中有代表性的作者为线索,通过检索工具,往纵向和横向扩大来获取文献的方法。[8]纵向扩大是指通过检索刊物中的著者索引,以时间为纵轴,查找出这些代表性作者的一批文章,尤其是该课题处于研究热潮时撰写的文章;所谓横向扩大是指在这些代表性作者文章所属的类别或主题下,以内容为横轴,查找出一批其他作者的类似文章。该方法是信息分析人员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检索方法,其特点是容易掌握、使用方便、检索效果也较好。运用此法时,准确判断某一领域的代表性作者对检索效果的影响极大。
(3)文献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课题概念与查找目的。此步骤对课题开展十分重要。当课题比较生疏时,应该先参阅工具书或有关专著,明确概念,如该课题属于哪一个学科或者知识门类,该课题包括哪些技术和内容等。明确概念后,再据题分析,确定查找方法。根据课题要求和信息数量,进行由近及远追溯检索或由远及近现期检索。
②确定检索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检索方法。当缺乏检索工具时,可以用追溯检索法,借助文章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逐一追踪查找来获取文献;当检索工具齐全时,可用系统检索法,借助检索工具由远及近或者由近及远地查找文献;如果一时难以确定课题所属的学科类别或者主题,可采用“纵横法”,从代表性作者入手查找文献。
③选择检索工具。选择检索工具时,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是:检索工具收录的内容必须与课题的内容相吻合,检索工具所使用的文种必须是自己掌握或熟悉的。在收录内容相近的几种检索工具中,应当选择其中质量最高的一种。检索工具的质量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察:报道速度、分类表或者主题词表的详略、作为检索途径的辅助索引的多少等。在一般情况下,应先利用综合性的检索工具,再利用专业性的检索工具;根据语言习惯先中后外,通过中文检索工具,了解哪些国外信息已在国内报刊报道,哪些文献已被翻译,需要时再利用国外著名的检索工具。
④查找和获取文献。通过检索工具获得文献线索后,在查找和获取文献时,要先近后远,首先利用本单位、本地区的收藏。如果本单位、本地区的图书情报部门没有收藏该书或者该刊,再通过全国的或者地区的联合目录,查出收藏单位,然后向该单位发函,请求他们邮寄原件或者复印件。如果国内缺藏,则可委托有关图书情报部门,通过国际互借获得原件或者复印件。
搜集文献素材应先易后难,尽可能做到“广、快、精、准”。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许多文献资料的查找和搜集可以利用联机检索或网络数据库检索来解决。
2.2.2.2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又称实际情况调查,是以信息搜集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社会调查既包括对人的访问,也包括对实物、现场的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是搜集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信息分析效果的有力措施。2012年,内蒙古北疆生态文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对内蒙古京津北三河源地区湿地进行调查研究,先后三次组织专家、领导深入湿地现场,通过典型调研、组织座谈、访问干部群众等实践调查活动,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把握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湿地基本情况,对该地区的湿地功能和价值做出了科学的评价,为全区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9]社会调查还可以了解过去和现在本地域内有关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设想等信息。2011年底,美国国会要求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全面独立评估NASA的战略方向和机构管理”,后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顾问委员会承担该课题研究,12名委员会成员为一个群体分别在三个不同国家举行了五次会议,与一些现任和前任NASA官员、相关美国政府机构官员、空间政策专家等进行了信息交流和研讨,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充分可靠的信息基础。[10]
社会调查主要包括现场调查、访问调查、样品调查、问卷调查等。
(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信息分析人员深入现场参观考察或参加学术会议等直接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方法,如实地参观、参加会议(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学术研讨会、座谈会、贸易洽谈会、博览会等)、出国考察等。通过现场调查可以及时捕捉到一些难以明确表达或难以传递的信息。通过现场调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文献资料上无法看到的现象(如现场表演、生产过程、辩论场面、实物展览等),可以直接目睹国外动态。另外,通过现场调查获得的信息具有直观、形象、真实、生动、可靠的特点。
(2)访问调查。
访问调查是通过向受访者询问以获取所需素材的方法。访问调查的传统方式是直接面谈(又称访谈)。这种访问调查形式的优点是灵活性好,信息交流和反馈直接迅速,适用于讨论复杂的问题。缺点是费用高、受时空的约束和影响大。直接面谈一般可分为个人面谈、小组面谈和集体座谈三种类型。
访问调查的另一种方式是电话采访法。这种方式是通过电话线路建立与受访者的联系以获取所需素材的方法。其优点是受时空约束和影响小,可以避免直接面谈时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交谈双方也不容易怯场,因而是一种既快捷又经济的方式;缺点是不能捕捉由动作、表情等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信息吸收率低。近年来出现的可视电话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使信息吸收率有所提高。
随着网络的发展,诸如“聊天室”“讨论组”等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广泛流行,将访问调查搬到了网上,这些新型访问调查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访问调查的质量和效率。
不论哪种方式的访问调查都应注意计划性。一般要事先拟定调查提纲,选好调查对象,约定采访时间,并对提问方式和应对措施有一个粗略的心理准备,以防临阵不知所措。(www.daowen.com)
(3)样品调查。
样品调查是搜集实物信息常用的方法。被调查的对象不是人,也不是场所,而是某件实物样品,如机器、零部件、试剂、种子、标本、文物、乐器等。样品调查内容包括:样品存放线索的调查、样品的获取、样品实物信息的挖掘。样品存放线索的调查主要涉及样品的存放位置、保管者、所有者以及获取方式的调查;样品的获取一般有购买、接受馈赠、租借、互换等几种形式;样品实物信息的挖掘要借助一定的方法。不同的实物样品,其显在实物信息和潜在实物信息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显在实物信息可通过拆卸、重组、观察、测量、实验分析方式获取;潜在实物信息的挖掘则要借助于反求工程技术的帮助。样品调查在商品市场信息分析、竞争情报研究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11]
(4)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它是指信息分析人员向被调查者发放格式统一的调查表并由被调查者填写,通过调查表的回收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
①问卷调查的类型。根据调查对象的选取原则,问卷调查可以分为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
a.重点调查就是在所要调查的全部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对象进行调查,这些重点对象在全部对象中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它们在所研究对象的标志总量中却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对这些对象进行调查就能够反映全部对象的基本情况。
b.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状况的一种调查。抽样调查包括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
②调查表的设计。设计调查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a.提问的内容。调查表是以提问方式搜集所需要的信息。提问内容、如何提问是影响调查目的的重要方面。一份比较完整的调查表的提问大致包括3个部分。
第一,基本信息,是指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信息,如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民族等;
第二,行为信息,是指被调查者社会行为的信息,如被调查者在生产实践、技术发明、科学研究等具体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行为信息;
第三,态度信息,是指被调查者对本人或他人能力、兴趣、意见、评价、情感、动机等方面的态度。
b.提问的方式。根据调查者的需要,提问可以采取以下4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第一,自由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的问卷上没有事先拟好的答案,被调查者可以自由地阐述个人的意见和观点。
第二,封闭式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与自由式提问恰好相反,答案已事先由调查者拟定,被调查者只要从中选择就可以了。封闭式提问有两种类型:二分法提问和多项选择提问。
第三,事实性提问。这种提问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一些有关的事实,主要是被调查者的个人资料。
第四,态度测量式提问。这种提问要求被调查者表示出某种态度。这种提问在设计时要考虑如何使被调查者愿意表明其真正态度,而且还要考虑如何从答案中反映出态度的强弱程度。
c.提问的顺序。在设计调查表时,一般采用漏斗法安排所提问题的先后次序。所谓漏斗法,是指把调查者所提的所有问题按下列原则编排,使之形成形状酷似漏斗的调查表的方法。主要包括先大后小原则、先易后难原则、先一般后敏感原则、先趣味性后实质性原则、时间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等。[12]
d.调查表的发放和回收。调查表设计并印刷出来后,就要及时将其发放到被调查者手中,并在被调查者填完后及时回收。调查表的发放和回收,通常有面候调查、函寄调查、留置调查、网络调查等形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日益进步,网络调查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地运用在信息分析活动中。
(5)网络调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调查法具有时效性强、范围广、成本低、交互性好、抽样丰富等特点,并且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调查搜集信息,可以有效地对采集信息的质量进行系统的检验和控制。网络调查主要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a.站点法:将调查问卷附在一个或几个网络站点的网页上,由浏览这些网站的用户自愿回答问题,这是目前网络调查的基本方法。
b.E-mail法:调查者以E-mail的形式将问卷发送给一些特定的网络用户,由用户填写后再以E-mail的形式反馈给调查者。
c.随机IP法:以一批随机IP地址作为样本调查方法,其理论基础是随机抽样。
d.视讯会议法:基于Web的计算机辅助访问(Computer Assisted Web Interviewing,CAWI),将分散在各地的被调查者通过Internet视讯会议功能虚拟地组织起来,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讨论调查问卷,相当于将座谈会搬到网上进行。[13]
目前,互联网络上已经有不少专业性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在运行,如“问卷星”“问道”“知己知彼”等。这些平台提供了免费版、企业版、专业版等不同形式的版本。其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要,促进了网络调查的普及和应用。
然而网络调查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网络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必须是网络用户,而网络用户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行业等基本信息的分布又存在明显的结构上的不均匀性,在应该被锁定的调查对象中,往往只有极少一部分可以成为实际的被锁定对象,调查结果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同时,网络调查还存在着自荐偏差(很难对样本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多文化因素(由全球性特点所决定)、担心泄露个人信息、短暂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缺少人与人交流的“明察秋毫”、重复作答、应答率会越来越低(新鲜感消失)等缺陷。正因为如此,人们在网络调查时,往往同时辅以传统的调查,以弥补其不足,使调查结果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尽管网络调查存在一些缺陷,但作为一种新型调查方式,网络调查的出现还是为网络信息的搜集开辟了新的渠道。1994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系尝试通过商业性讨论小组向网络用户发放旨在了解企业界在竞争情报工作中应用互联网络的现状的网络调查表。此后,网络调查作为网络信息搜集的一种工具就一直没有停止使用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