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舆情信息聚合研究信息需求与意识化需求

网络舆情信息聚合研究信息需求与意识化需求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种是意识化需求,指大脑可以意识到,但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的信息需求,意识化需求可以通过与他人沟通而明确了解问题之所在,使其向正式需求转化。第三种是正式需求,指可以用语言或文字形式具体表达出来,同时个体明确知道以何种方式来获取信息的信息需求。Dervin认为,信息需求意味着个体内生的一种状态,表明某种需要填充的认知空白或间断。

网络舆情信息聚合研究信息需求与意识化需求

情报学领域国内外学者对信息需求的产生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965年,Robert Taylor研究[1]指出,信息需求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内藏需求,指普遍存在于个体中真实的、大脑没有意识到、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需求。如果外部环境刺激和个体内在认知的改变,内藏需求会随之改变。第二种是意识化需求,指大脑可以意识到,但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的信息需求,意识化需求可以通过与他人沟通而明确了解问题之所在,使其向正式需求转化。第三种是正式需求,指可以用语言或文字形式具体表达出来,同时个体明确知道以何种方式来获取信息的信息需求。第四种是妥协后的信息需求,指由于受到信息系统的限制而加以修改的信息需求,个体在获取或查询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信息系统能够接受的语言或文字来表达其信息需求,而不是使用个体的主观表述。

1973年,Charles Atkin将信息需求定义为:一个外在不确定性的函数,源于需求者感知到的重要环境对象的当前确定性水平与其希望达成的标准水平之间的差异。定义中提到的“环境对象”是指对个人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人、事物、事件或想法。这个定义说明,当考虑心智世界中某一显著“事物”的时候,人们可以感知他们已经知道的和他们想要知道的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1977年,Belkin研究[2]提出的ASK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需求产生于知识的非正常状态,人类在查询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描述、理解和解决非常态的问题,将“信息转换为知识结构”,“问题状况”“差距”“不确定性”等都是“知识非常态”的表现形式。该理论表明,因为用户无法精确表述自己的信息需求,所以不能单纯根据用户的表达或行为了解其需求,而需要深入信息需求表达的背后,了解其信息查找行为的根源,及其想要利用信息解决的问题[3]

1982年,Dervin研究[4]提出由环境、鸿沟和使用等三种要素组成的意义建构模型,其中,“环境”包括时间环境和空间环境,“鸿沟”指信息需求或个体产生的“问题”,由于个体拥有信息的不连续而产生的理解差距,“使用”指个体根据环境做出反应,利用信息来弥补理解差异或解决问题,“使用”过程可以体现出信息对个体的作用和意义。Dervin认为,信息需求意味着个体内生的一种状态,表明某种需要填充的认知空白或间断。当需求一词被应用于信息时,它表明存在给可以被那些所谓“信息”填充的空白。个体需要在其所处的时空中建构意义,他需要不断地为自己提供信息,当脑子里满是问题,也就是有“信息需求”。(www.daowen.com)

严怡民从决策行为角度出发,指出情报需求的产生源于决策知识的缺乏,或者说决策所需的知识与决策者的主观知识之间的差异,情报需求的产生机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

K[I]=K[D]-K[S][5]

其中:K[I]指情报需求量,K[D]指决策所需知识量,取决于具体决策者选用的决策模型,K[S]指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的主观知识量,由具体决策过程决定;当K[S]<K[D]时,说明在该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具备的主观知识量少于决策所需的知识量,因而产生情报需求;而当K[S]=K[D]时,说明在该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具备的主观知识量足够其所需,因而不需要情报的支持。

信息、知识、情报是以离散形式分布的,在离散分布基础上趋向集中。由于信息、知识和情报的离散分布是绝对的、复杂的,所以,需要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获取情报,为充分满足用户的情报需求提供最优服务[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