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建构主义论文中提出,今天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继承前人的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更重要的是要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承担了人类大部分的左脑功能,例如记忆、运算、逻辑分析与推理等,使人类能够腾出脑力来做计算机不能做的事情。
以前的学习理论都将学习与创新视为不同阶段的任务,而新建构主义则将学习与创新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新建构主义的学习与创新观可用如下三句话表述。
(1)为创新而学习。创新是学习的最高目标。这里所说的创新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个人而言的,即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更新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第二层次是对社会而言的,是指学习最终应该导致社会整体知识体系的更新。
(2)在学习中创新。新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与创新应该同步进行,而不是彼此分离。
(3)对学习的创新。新建构主义主张对学习本身进行创新,包含学习理论、学习模式、学习策略、学习组织的创新等。
为了实现创新,新建构主义主张学习应以“我”为主,即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开展学习,建构个人化的知识体系,而不应盲目跟从书本或他人。
在农业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落后,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创新的周期非常漫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很慢。当时知识是由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毕生的研究总结出来的。由于缺少高效快捷的交流工具,信息来源的渠道很少,专家学者主要依靠个人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小团体的协作来累积知识;等他们将某方面的知识整理好,写成文字,再印成书刊,最后传递到读者的手中,已经耗费了不少时间。而对于这些经专家学者结构化了的知识,学习者又得花上很长的时间消化吸收,再在实践中应用和检验,等他们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再反馈给专家学者们,又过去了漫长的时间。所以,我曾经将那个时代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比作爷孙关系,意思是从掌握知识到创新知识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www.daowen.com)
到了工业时代,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电子传播技术的到来,知识流通的速度加快了,信息来源增多了,学习与创新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我将这个时期的学习与创新的关系比喻为父子的关系。
进入网络时代,信息与知识的流通大大加快,快到几乎看不到时间延搁。比如,我早上写了一篇博客,刚发出来不到一分钟,就已经有远方的人看到并且回复了。不仅如此,以前知识的生产是专家学者和书刊编辑们的专利,普通人很难直接参与。现在不同了,众多的网友都可以直接参与信息的发布及知识的形成过程,信息与知识已成爆炸性增长状态。今天的知识形成过程更多时候是一个社会化协作的过程,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既是学习者,也是创造者。学习与创新之间不再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百科全书在线编辑过程。维基百科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在线百科全书,主要是由网络上的志愿者共同合作编写而成。以前百科全书之类的书籍都是由各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们编撰的,现在则变成由千千万万网友共同编撰了,而且网友编撰的在线百科全书最终取代了专家学者编撰的纸质百科全书,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奇迹呀!所以今天的学习与创新的关系,我形容为兄弟关系,甚至左右脚关系。左脚学习,右脚创新,左右脚交替向前,推动着今天的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我自己的例子也是一个证明。我是学医出身,大学读的是医疗系,研究生读的是生理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教育技术领域,2005年才转行专门从事教育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2007年受一个学生的鼓动开始写博客,2009年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同年第一次听到“李克东难题”,开始思考网络时代教与学的问题。2011年提出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12年提出知识嫁接学说,2013年系统地思考教育信息化问题,2014年提出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现在开始写这本书全面梳理自己近年来的学习成果。我的网络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我由一个半路出家的外行,成为教育技术领域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未来,还有什么奇迹不可以发生?!还有什么事情不敢想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