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情感性原则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情感性原则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是要诉诸情感的,只有打动人心的艺术才是好的艺术。那种认为教育教学活动只是传授知识,与情感无关的看法是片面的。吴隆亮同学写道:“对于中国河南‘艾滋病村’的出现,我第一次看到时,感到很震惊。不过现在想想其原因,第一,……”(大家对艾滋病在中国已报道的发病率与专家预测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各种数据分析,大家得出结论,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感染,但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情感性原则

艺术是要诉诸情感的,只有打动人心的艺术才是好的艺术。同样,教育也要打动人心,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那种认为教育教学活动只是传授知识,与情感无关的看法是片面的。优秀的教师的教学大都是充满激情的。

五项基本策略包括:(1)教与学策略。(2)教学管理(或组织)策略。(3)资源开发策略。(4)媒体应用策略。(5)环境建设策略。所谓艺术化设计就是在上述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教与学的策略、教学管理、资源开发、媒体应用、环境建设等进行系统设计,使之在有限条件下达到最佳组合效果。如教学策略包括先行组织者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协作学习策略、研究性学习策略等。这些策略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有机组合,因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运用。艺术化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科学素养、信息素养之外,还应该具备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这里我举两个自己的教育创新的例子,先看第一个例子。

用主持电视节目的方式来上课——关于“艾滋病”的教学案例

“现代学习技术”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课程安排在每周三晚上7点半到9点,地点在中山大学3个校区的多媒体网络课室,老师在其中一个校区进行讲授,通过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将现场录像和声音同步传送到另外两个校区的课室。不同校区的师生可以通过两个大屏幕进行对话和讨论。我的“案例和实践”课在被安排在最后,共三次课,每次相隔仅一周时间。

开始的时候,我一筹莫展,不知道这课该怎么上?400多名来自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布在相隔遥远的三个校区,课堂上的时间又那么短,教学内容叫作“案例和实践”,如果我也像其他老师那样,采用全盘讲授的形式,似乎意义不大。

一天晚上我正在看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节目,忽然受到启发,能不能采用这种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形式来上课呢?教师作为节目主持人,邀请学生做嘉宾,就某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课前课后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开展自主性学习。对,就这样做!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对初步设想做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改,确定了第一次案例实践课的主题:艾滋病。选题公布后,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赞同,于是我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准备。

我首先在论坛里开了一个“艾滋病”的专题讨论区,转贴了一批从网络上查到的关于河南艾滋病村的文字介绍和新闻图片,提供了几个艾滋病网站的网址,要求大家先浏览,补充资料,发表看法。开始的时候大家对艾滋病村的问题感到“震惊”,如刘冬梅同学在帖子里写道:“看到这篇文章心里真的很沉重。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吴隆亮同学写道:“对于中国河南‘艾滋病村’的出现,我第一次看到时,感到很震惊。不过现在想想其原因,第一,……”

大家还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时我开始提出问题:“请大家先考虑这个专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探讨?我考虑有下面几个方面,大家补充。

1.定义

2.病因

3.病理

4.症状

5.诊断

6.治疗

7.预防

8.社会危害

9.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10.与中国的关系

大家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收集资料。”

在同学们收集了许多资料并发表了一些意见之后,我发现那些资料和意见还属于比较浅的层次,只是涉及一些事实和数据,比较零乱和狭窄,于是我陆续以教师身份在论坛里发帖进行指导。如:“有没有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对已有资料进行一些整理和归纳,这是学习的最好方法之一。”

“有人说,艾滋病是一个富贵病,你同意吗?据说鸡尾酒疗法出现后,艾滋病只要每年花个四五万治疗费,病人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而穷人要是得了艾滋病,就只有等死。”

“有没有人查到,避孕套可以完全预防艾滋病呢?安全率有多少?”

……

淦伟强同学的《我对艾滋病蔓延的分析》一文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好像把讨论的重点都放在了艾滋病的治疗、预防、诊断、病情上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面对艾滋病如此长的潜伏期和日益自由的性态度,如何来有效抑制AIDS的传播?我的看法是我们把这个链条记为A→B,细分为三部分:A代表含HIV病毒者,……”(www.daowen.com)

我请淦伟强同学将他的分析结果绘成一张图,作成PPT文件,在课堂讨论时向大家讲解。我开始动员大家报名担任嘉宾,并亲自物色发言踊跃、有独到见解的同学担任嘉宾。最后我挑选了北校区的7名同学做嘉宾。名单公布后,我召集大家开了一次会,提出具体要求,进行了分工和部署。

上课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当我忐忑不安地走上讲台时,台下250个位子几乎座无虚席。讲台一侧布置了一个小型的讨论区,中间摆放了一张茶几,茶几上放着一盆鲜花和一台可上网的手提电脑,后面墙上挂着一幅油画,旁边还摆放了几盆植物。开始上课,我邀请嘉宾上台来,面向观众坐成半圆形,其他同学坐在台下。那天恰好是第十七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了许多旁听的学生,于是我就以这个话题开了头,在屏幕上显示了十几张触目惊心的有关艾滋病的图像,以及艾滋病在全世界和我国蔓延的一系列数据,然后进入第一个问题的讨论。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艾滋病是什么?”我说:“我最初听到艾滋病这个病名的时候,还以为是‘因爱而滋生的疾病’的意思哩,后来才知道不是这样。有没有人告诉我到底什么是艾滋病?”

我先向台下的同学提问,然后再请嘉宾作答。嘉宾都准备了许多文字和图片资料,用PPT的形式边演示边介绍,最后我再做必要的概括或点评。一个话题结束后,我又及时引入下一个话题。

“艾滋病是怎样感染的?”(此时有嘉宾展示了HIV病毒入侵人类淋巴细胞过程的动画。)

“HIV感染后有什么表现?”(嘉宾展示大量的临床图片与资料。)

“艾滋病流行的特点是什么?”(嘉宾展示图表和数据。)

中国人对艾滋病有抵抗力吗?”(大家对艾滋病在中国已报道的发病率与专家预测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艾滋病有哪些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谈到何大一的鸡尾酒疗法、治疗的难点所在和其他一些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传播吗?”(经过各种数据分析,大家得出结论,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感染,但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

“艾滋病带来了哪些启示?”

……

同学和嘉宾的发言都很踊跃,中间休息的时候,珠海校区的一位同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艾滋病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和传播的,那么最初HIV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如何传给人类的?”

这个问题我之前没有想到过,不知如何回答,我就微笑着向台下的同学询问,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他看过的一个资料上说,艾滋病最初可能是从黑猩猩身上传给人类的,可能有人在进行小儿麻痹症疫苗试验中使用了感染了病毒的黑猩猩,结果不小心传给了人类。大家都对这一回答感到满意。

讨论到最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了“希望”这两个红色的大字,同时放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因为发现河南艾滋病村而获得“贝尔-马丁”奖的桂西恩教授,一张是国家领导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的照片,在热烈的掌声中我结束了第一堂案例课。

课后,我立即在论坛里建立了“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建议”的主题讨论区,鼓励让大家直言不讳地发表意见。大多数同学对本次案例和实践课予以高度肯定,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建议。课后很长时间里同学们仍自发地就艾滋病问题展开讨论,使这一主题的帖子数达到了270多个,成了本课程讨论最热烈的主题。

但这样的模式也不能一用再用,我发现这种方式第二次使用时效果就没那么好了,到第三次时学生就开始感到厌倦了。这说明教育真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最忌雷同,一定要不断创新。再看另一个案例。

课堂上“找朋友”的故事

办公室的裁纸刀不见了,打印好的课表一时无法裁剪。为了节省纸张,我在一张A4纸上打印了两份课表。

让学生自己裁吧!

晚上散步的时候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把让学生裁剪课表跟游戏结合起来呢?

我一直在找一个方法,让来自不同专业的一百多名学生很快熟悉起来,以便为随后开展的学习活动创造氛围。

于是我带了五十多张未裁剪的课表去上课。第一堂课快结束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等一会你们部分同学会拿到一张课表,但这张课表实际是两份,上面还有另一位同学的名字。请你们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找到你们的另一半,把课表分给他(她),并且用让对方印象深刻的方式介绍自己,下节课我要点名问问你们的“另一半”是谁哦!”

于是课间休息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课室里站满了人,大家都在打听对方的姓名,有些人等不及了,干脆利用话筒呼唤自己的“另一半”,还有的利用投影仪打出同学的名字,甚至有人发明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在黑板上写上“某某请联系某某,手机号是××”的字样,其他同学只要更改名字和号码就行了。一时间热闹非凡。

接下来的课气氛更好了。看来教学与灵感关系还真密切呀!何况我这堂课就是谈创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