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思维创新:软性思维与大教育重塑

提升思维创新:软性思维与大教育重塑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肯在大脑柔软的地毯上舞蹈。其中,“使僵硬的思想也变得柔软”就是思维创新的秘诀之一。软性思维的概念,据说是由美国加州门罗公园的“创造性思考”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理罗杰·冯·伊区提出的,但似乎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往往倾向于肯定逻辑思维,而否定软性思维。培养逻辑思维可以通过数学和物理的学习与训练完成,而培养软性思维则需要音乐、诗歌和绘画等艺术的熏陶。

康乐园教育书院是我和我的研究生们共同开设的、以教育技术为主题的教学博客圈,是一个类似于古代书院的虚拟学习社区。在书院创始阶段,我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作业,要求他们“用一段文字、符号或绘画,描述心目中教育书院的未来景象,然后设计一句广告词,要求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一周后提交方案。

然而一周就要过去了,仍然不见有一个人提交方案,问他们,说是“一直在想,但不知道如何做”,最后我不得不下“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务必在某日前提交。他们果然认真做了,提出了不少好主意,但大多是用文字表述,采用的思维方式都是逻辑思维。youngee还特别强调“我觉得我这个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执行起来也不会困难,因为它基于的就是实际情况,是事实。”

实事求是,的确是一个优良品质,特别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更是如此。然而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看,却恰恰是一个心智枷锁。学生们之所以觉得我布置的这个作业很难,就是被这类枷锁束缚住了。他们的建议,的确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然而却缺少想象,缺少惊喜。

只有allen的“舞动思维”的标题与图片,和斐琳的“珍珠屋”的比喻,以及“侧脸”这个词,引起了我较多的共鸣。前者直接导致了我的一首诗的诞生,这首诗是用“思维”和“舞蹈”作为关键词,通过思维导图的发散做出来的,题目就叫“思维的舞蹈”。

邓肯在大脑柔软的地毯

舞蹈。她跳跃,她旋转

身体被锁链缠绕

赤裸的双足,每一次落下

就灵光一闪,沿着纤维的网络

发散,转瞬又陷入黑暗

舞台的追光,搜寻

她的身影

仿佛若隐若现的

时光隧道

律动的身体

跟随内心音乐起舞

使僵硬的思想也变得柔软

激情在四肢燃烧

突然,一声巨响

锁链轰然落地

灯光大开,她纵身一跃

一切都豁然开朗(www.daowen.com)

伊莎朵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7—1927)是美国著名的女舞蹈家、现代舞的先驱。她毕生从事舞蹈改革与创新,她的实践和理论对当时和后来的舞蹈艺术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在20世纪初的欧美舞台上,一个身披薄如蝉翼的舞衣、赤脚跳舞的舞蹈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她的舞蹈是革命性的,与一直统治着西方舞坛的芭蕾舞大相径庭,充满了新鲜的创意

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幅叠加在一起的场景:一幅是大脑半球,它的表层部分是大脑皮质,我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而柔软的舞台,舞台的地毯下是大量的神经元和联系纤维构成的网络,神经放电(冲动)通过这个网络迅速扩布到全脑;另一幅图画是邓肯在赤脚跳舞,舞台的追光跟随着她,内心的激情通过她肢体的动作充分表现出来。当邓肯在大脑皮层上跳舞的时候,灵感就产生了。

这首诗是想通过这样一幅叠加的画面,阐述灵感产生的过程。其中,“使僵硬的思想也变得柔软”就是思维创新的秘诀之一。

软性思维的概念,据说是由美国加州门罗公园的“创造性思考”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理罗杰·冯·伊区提出的,但似乎没有明确的定义。我的定义是:软性思维是一种有别于逻辑思维的思考方法。在我看来,逻辑思维是一种硬思维、线性思维,是环环相扣、探讨因果关系的思维;而软性思维则是一种借助形象、类比、隐喻、联想、直觉、灵感等展开的思维方式,它往往是不连续的、跳跃的、发散的,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而又疏忽不定的,带有某种神秘色彩。它探讨的不是事物之间的表面联系,而是内在关联,这种关联是无法用逻辑加以说明的,理解这种关联需要洞察力。

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往往倾向于肯定逻辑思维,而否定软性思维。这是我们缺少创意的重要原因。培养逻辑思维可以通过数学物理的学习与训练完成,而培养软性思维则需要音乐、诗歌和绘画等艺术的熏陶。

我每次让同学们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常常会有个别同学质疑,这样“胡思乱想”有何价值,他们急于一开始就考虑某个点子可不可行,一开始就想进行评判,而不顾头脑风暴应该延迟评判的规则。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硬思维的表现。有些老师也有这样的毛病,对待同学们的一些看上去还不成熟的想法,过早地予以否定,而不是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多少创意胎死腹中!

的确,有许多想法最初看起来荒诞不经,有些点子似乎完全不切实际,一开始的时候它们的确不是一个现实的、可操作的东西,但它们可能成为我们寻找新创意的“垫脚石”,成为一个促使我们变换思考轨道的“扳道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大家也许还记得2008年的南方大雪灾吧。当时有数百座高压电塔被冰柱压垮,导致南方数个省市大面积停电,交通运输全面瘫痪,上百万等待回家过年的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广场,形势非常严峻。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五十年一遇的大雪让高压电线铁塔上结了无数的冰凌,过重的负荷令铁塔不堪负荷,钢铁的骨架被扭曲成麻花状。那一年雪灾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事后,我一直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加拿大北部山区气候寒冷,那儿的电话线路常被大雪压断,修复也非常困难。当大雪封山时,人们更是无法及时清除电话线上的积雪。有一天,一位电话检修工人对同事感叹道:“看来,只有请上帝用大扫帚来扫雪了”。这话当然听起来荒诞不经、无法实现。不料,却触动了旁边一位工作人员。他想:上帝来扫雪,那不就是从天上来扫吗?假如让人坐在飞机上,推着一个大扫把沿着电话线扫雪呢?很显然,这个办法非常危险,也不可行。但他没有放弃,继续沿着这条思路思考下去,最后想到如果让直升飞机在电话线上飞来飞去,是不是可以成功地扫除积雪呢?

他把自己的创意立刻报告了电信公司,电信公司同意了他的想法,于是请来直升飞机,没想到利用直升机螺旋桨产生的强大气流,果真轻松地清除了电话线上的积雪。

一次,我与一位电力工程师探讨用飞机扫雪避免国内那样的大雪灾造成高压电线塔倒塌的可能性,她告诉我,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不同,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容易被吹下来;南方的雪很快就结成冰凌了,可能吹不下来。我又问可不可以把铁塔建粗一些,她摇摇头说用处不大,因为当年的铁塔是按照承重5吨来设计的,而那年冰柱的重量达到50吨甚至500吨,那得建多粗的铁塔呀。

后来,我在课堂上发动同学们进行创意思考,结果大家提出了很多解决这个问题的新奇点子。例如,有同学提出可以想办法让电线在寒冷的天气里自动加温,融化积雪;有人认为应该发明一种不沾水的材料,让雪在电线上“站”不住;还有人主张发明一种不用电线传输电流的方法;还有人建议发明一种弹性电线,当电线上负荷太重的时候可以垂到地面来,避免铁塔倒下。更绝的是有人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想出用三国演义曹操浇水筑冰城的方法,在高压电线铁塔周身浇水,让铁塔整个变成一座冰塔,使之不会被压弯;还有人提议安装一种可以自动断裂的电线,当负荷超过最大限额时就自动断开,避免拉弯铁塔,因为事后安装电线比重建铁塔要容易得多。

这就是软性思考的力量,它依靠的是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大胆假设、夸张的类比,等等,而不是严格的推理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也许不能立即产生可实际操作的点子,但有可能把我们的思考引导到一个全新的方向上去,最终出现思维突破。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往往有一种了结需要(need for closure),所谓了结需要是指尽快对某一问题下结论以结束信息在头脑中的模糊和混沌状况的需要。这种了结需要本身就是一种心智枷锁,它会阻断模糊思维,导致信息寻求的减少和过早地下结论(停止思考),因此不利于在“孜孜不倦的长期思索”中产生灵感或顿悟。高了结需要的个体更倾向于只接受单一方向的信息,在理解信息的时候也更容易出现错误。因此,要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有意识地降低自己的“了结需要”。不要一开始就急于做出可不可行、合不合逻辑的判断,而应该尽可能地让思维在模糊和混沌的状态下保持长一点时间,对一切可能性持开放态度。有时你想到的点子越超出常规,打破心智枷锁的机会就越大,找到全新的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有许多谈创新思维的书都笼统地把逻辑思维归入创新思维范畴,其实这是一种缺乏洞察力的表现。只要深入考察创意萌发的过程,就可以发现,尽管整个创新过程离不开逻辑思维,但在最关键的节点上起作用的恰恰不是逻辑思维,而是非逻辑的软性思维。

软性思维概念的发明人罗杰认为,任何发明创造的关键都在寻求新的创意。在发展新创意时,主要有两大阶段:第一是萌芽阶段,其次是实用阶段。在萌芽阶段,新创意出现,而且遭受严密试验;到了实用阶段,新创意开始接受评价及采用。在寻求新创意的萌芽阶段,软性思考非常有效;而在实用阶段则必须依靠逻辑思维。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思维的过程就会发现,当遇到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时,人们一般会先采用逻辑思维对问题进行一番分析,并从以往的经验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从逻辑分析和经验中发现适当的解决办法,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一般就结束了。如果逻辑思维和经验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就会出现思维中断,这时就需要依靠非逻辑的软性思维了。软性思维有可能导致思维的突破,产生灵感和“顿悟”,发现新创意。这种新创意有时可能是一个方案的雏形,有时可能仅仅是一次思维的“变轨”,常常伴随一声“啊哈”的叫声。紧接着,逻辑思维马上开始对新创意进行推理、分析、评价和完善,并指导试验和实施。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尽管逻辑思维在思维的大多数时间内都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创意萌发的最关键环节上却是“缺席”的。这种“缺席”还非常重要,正是因为逻辑思维的偶尔缺席,才给了软性思维以用武之地,才可能出现思维的突破。否则,思维突破可能无从发生。创造力强的人和创造力不足的人的区别就在于,是不是经常主动地、有意识地采用软性思维。

我的同事郭清顺研究员上课喜欢打比喻,例如,他常常把网络课件比作一盘菜,把网络课程比作一桌菜,把精品课程比作特色菜,把名师比作名厨,学生比作食客,自主性学习比作吃自助餐,研究性学习比作自己做菜自己吃。比喻不仅能使讲课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可以引起联想、激发创意。

在两件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找到共同点或相似点,是软性思维的一种形式。黑格尔有句名言:“你能找到一匹骆驼与一枝笔的不同,我不会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因为它们两者的不同太多了;你能找到一棵槐树和一棵橡树的共同点,我也不会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因为槐树和橡树的共同点太多了,而聪明人往往能找到骆驼和笔的共同点,橡树和槐树的不同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