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包容性思维的基本步骤及例子分析

包容性思维的基本步骤及例子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包容性思维的基本步骤如下。再举一个例子,前面我们多次提到的如何理解“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如果采用包容性思维,应该如何分析呢?这两个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关系,对立的原因是立场不同。显然,在这个问题上,用包容性思维并不意味着要模糊事实、混淆是非,而只是承认有两种不同观点存在这个客观事实而已。

包容性思维的基本步骤如下。

(1)先找出两个需要整合的论点(或知识碎片)。

(2)再找出各自的论据。

(3)审视两个论点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关系。

(4)找出两个论点各自的限定条件。

(5)用统一的论述整合不同的观点。

举一个例子,围绕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乐观的观点,认为技术对教育教学具有革命性影响;另一种是悲观的观点,质疑技术对教育教学到底有多大作用。我们可以应用包容性思维对两种观点进行整合,过程如下。

(1)先找出两个需要整合的论点(或知识碎片),如“技术的进步对教育教学具有革命性影响”与“迄今为止,技术的引进没有像专家学者们预言的那样,给教育教学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反而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2)再找出各自的论据。如“历史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曾导致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生。”与“目前传统的教师讲授和班级授课制依然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迄今为止,网络和信息技术并没有导致这种主流教学形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3)审视两个论点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关系。如上述两个论点、论据,一个是基于对技术与教育关系历史的梳理而得出的结论,另一个则是对当前引入信息技术后学校教育教学真实现状的反思,两个论点都有其真实性和合理性,两者之间属于平行关系,应采取平行关系法则来处理。如对技术这一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与拆解,将技术划分为革命性技术与过渡性技术两大类,并进行定义;对技术引起教育变革的时间和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等。(www.daowen.com)

(4)找出两个论点各自的限定条件。如“只有革命性技术才能带来教育教学的根本性变化”,“由于相关技术尚未成熟,以及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其他多方面因素的配合等原因,现阶段未看到校内的教育教学发生根本改变,反而因为过于迷信过渡性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某些负面影响。”等。

(5)用统一的论述整合不同的观点。如“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当各种条件成熟的时候,技术的进步的确可以为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但不是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有这样的作用,也不是在任何历史阶段,技术都能扮演同样的角色。只有在教育教学内部有变革需求的前提下,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在多方因素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导致教育教学发生根本性改变。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时候,对过渡性技术的过分追求,反而对教育教学有害。”

再举一个例子,前面我们多次提到的如何理解“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如果采用包容性思维,应该如何分析呢?

(1)先找出两个需要整合的论点(或知识碎片)。第一种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反对用陶俑殉葬,因为陶俑太像人了。连用陶俑殉葬都不忍心,当然更不能用活人殉葬了!”;第二种观点“孔子反对用陶俑殉葬,坚持用活人殉葬。”

(2)再找出各自的论据。支持第一种观点的证据是:首先,这句话是不是孔子说的存疑,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而首次说出这句话的孟子比孔子晚生了一百多年;其次,从记载这句话的原文来看,意思非常明确,孟子是借这句话劝喻梁惠王“施仁政”,因此不可能做第二种解释。支持第二种观点的证据是:孔子一贯主张克己复礼,对周朝体制十分推崇,故而反对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

(3)审视两个论点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种观点的证据具有合理性。既然我们无法证明孔子是否真说过这句话,如何肯定孔子是主张用活人殉葬的呢?既然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书,而其他地方均无记载,则只能根据该书原文来做评判的根据。结合此句的上下文来看,第一种解释是合理的。而支持第二种观点的证据只是提到孔子的一般主张,这与孔子是否支持用陶俑殉葬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能据此推定孔子是赞成用活人殉葬的。所以第二种观点的论据不足,其推论不具合理性。这两个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关系,对立的原因是立场不同。从那位大学教师的一系列博文可以看出,该教师对中国儒家文化一贯持全盘否定态度,有多篇博文可以为证。

(4)找出两个论点各自的限定条件。为第一种观点所加的限定条件是:从现有材料来看,第一种观点是对的;为第二种观点所加的限定条件是:为了全面否定儒家文化,这样解释是必要的。

(5)用统一的论述整合不同的观点。“从现有材料来看,在《孟子·梁惠王上》一书中,孟子是借孔子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劝喻梁惠王要对老百姓‘施仁政’,这句话是不是孔子说的存疑,但在那些反对儒家文化的人士看来,这句话证明孔子是赞成用活人殉葬的。”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用包容性思维并不意味着要模糊事实、混淆是非,而只是承认有两种不同观点存在这个客观事实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