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揭示批判性思维的哲学起源与方法

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揭示批判性思维的哲学起源与方法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考察批判性思维的哲学起源,确有否定、怀疑和批判的倾向。批判性思维方法是辩论参与者力图战胜对方的重要方法,辩论的对抗性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包括“质疑、求证与判断”三个环节。我们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揭示批判性思维的哲学起源与方法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于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学术界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一种比较简明的定义是: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问为什么的态度”,一种以正确推理和有效证据为基础,审查、评估与理解事件、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主动的和系统的认知策略。

由于Critical一词带有否定性意涵,通常含有寻找缺陷、贬低(Denigrate)或批驳(Repudiate)的意思,一些人主张将Critical Thinking译为“批评性思维”、“评判性思维”、“明辨性思考”或“分辨性思考”等较为中性的名词。然而考察批判性思维的哲学起源,确有否定、怀疑和批判的倾向。尽管近年来有学者强调,批判性思维不等于否定,而是谨慎反思与创造;批判性思维也不能简单等同于逻辑论证,而是辩证论证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质疑与求证。由于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怀疑的、分析的和批判的,辩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最集中、最典型的场合,因此论辩式思考与批判性思维有不解之缘。批判性思维方法是辩论参与者力图战胜对方的重要方法,辩论的对抗性有助于提高参与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不能简单等同于论辩式思维,批判性思维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较论辩式思考更加开放的内涵与更加包容的精神,因而也更具建设性。有些学者甚至把它上升为一种几乎无所不包的思维方式,变成逻辑与理性的代名词。然而事实上,在实践中很多批判性思维的倡导者往往容易走向极端,不知不觉滑向论辩式思维、诡辩式思维,乃至对抗性思维。

论辩式思维的特点是,专门寻找对方观点中的漏洞或不合逻辑之处,揪住不放,攻击一点、不及其余。有意无意地忽略对方观点中的合理部分,而对己方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则尽力回护,以驳倒对方为目的。无论自己属于正方和反方,都要赢得辩论的胜利。论辩式思维走到极端就变成诡辩式思维和对抗性思维。“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就是典型的对抗性思维的表现。

举一个例子,某大学老师一直以批判性思维自许,还为学生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一次,他在博客中发表了一篇文章,指责孔子主张活人殉葬。理由是孔子说过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骂那些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断子绝孙,可见孔子反对用陶俑陪葬,坚持要用活人殉葬。有趣的是,他还进一步推论,秦始皇灭六国后之所以要焚书坑儒,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那些主张用活人殉葬的孔子门徒进行报复。

这种思维方式是不是批判性思维呢?其实不是,这是一种典型的论辩式思维、诡辩式思维和对抗性思维。该老师在很多网友指出其解释得不对时,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强行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正是这种思维特点的表现。

批判性思维包括“质疑、求证与判断”三个环节。我们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质疑。看到这篇博文之后,我们首先要问:“这句话是不是孔子说的?它的出处在哪里?”,“如果真是孔子说的,孔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这话的?”

接着让我们来求证。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网上有大量相关资料。这句话既不是出自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也不是出自他本人晚年修订的六经(分别为《诗》《书》《礼》《乐》《易》《春秋》),而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书中。《孟子》这本书被认为是孟轲本人所作,但也有人认为是孟子的弟子所作,是孟子的弟子们记录孟子生前言行的。就算是孟子所作,那么,孟子是如何知道孔子的这句话的呢?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孟子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也就是孔子死了100多年后,孟子才刚刚出生,孟子不可能亲自听过孔子说这句话,而无论是孔子生前留下的著作,还是死后弟子们整理的言行录,都看不到这句话,孟子如何得知这句话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我们可以假设孟子可能是从坊间传说听到这句话的,或者是当时确实有过记录这句话的书籍,不过后来失传了;但也不能排除孟子是为了说服梁惠王,而假借孔子的名义杜撰了这句话。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孟子转述或杜撰这句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原文。(www.daowen.com)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这段古文的意思大致翻译如下:战国时,有一次梁惠王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孟子是借孔子的这句话(无论是转述还是杜撰)劝梁惠王“施仁政”,对老百姓好点,这是儒家的一贯主张,怎么能以此推断出孔子是赞成用活人殉葬,甚至诅咒那些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的人断子绝孙呢?

就算要推翻某种传统的定论,对这句话做出新的解释,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也应该提出强有力的佐证,仔细论证新解释的正确和以往传统解释的错误,才能让人口服心服。可惜那位以“批判性思维”自居的大学教师的博文中没有提供这样的证据,有的只是断章取义和主观臆断,甚至牵强附会出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惩罚孔子门徒主张活人殉葬的荒诞结论,可见批判性思维在实践中是如何被人曲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