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寓言故事“鱼牛童话”,用于阐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及待地向它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条粗壮的大腿,还有大大的乳房”。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它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如图5-1所示。
图5-1 鱼牛童话
在这个故事里,青蛙扮演的是教师的角色,而鱼扮演的是学生角色。鱼将从青蛙那里听来的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形象。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的。要想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必须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究,以实现个人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的教学主张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情境、协作、会话,以及意义建构。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发生鱼牛式的错误。强调协作与会话是因为真实情境太过复杂,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必须大家相互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况且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与其原有的认知经验有关,难免出现狭隘与偏见,通过大家的会话交流,才有利于分享每个人的个体经验、完善个人的认识、达成普遍的共识。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要建构的意义包括: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自主、协作和探究式学习,并进行充分的会话、交流,才能最终实现意义建构。
然而,对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也存在诸多争议。例如对讲授式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哪一种更好,就有不同的看法。一次,首都师范大学的邢红军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附小的特级教师吴向东和我,就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方向问题,在博客上展开了争论。争论结束后,我根据各人的观点,模拟每个人的口气,就“鱼牛童话”开展了一次有趣的“对话”。
吴向东(以下简称吴):看看,这个故事充分说明,知识是不能通过讲授式教学传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鱼在真实情境里自主探究;否则,学生学到的是四不像的东西。
邢红军(以下简称邢):不对,鱼之所以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是因为青蛙这个老师不称职!它没有掌握讲授式教学的秘诀,例如,如果他会一边讲授一边用粉笔把牛的形象画下来,那鱼还会出现理解错误吗?
吴:即使青蛙把牛的形象画出来,鱼就能真正理解牛的全部吗?比如,牛的气味、牛皮肤的质感与弹性、牛的习性,等等,这些都能通过讲授告诉学生吗?你讲得清楚吗?一位伟人说,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尝。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www.daowen.com)
邢:那你说怎么办?难道什么都要自己探究吗?你能让鱼离开水到岸上去看牛吗?那鱼还不得干死呀?
吴: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呀。比如青蛙可以拿照相机或者录像机,把牛的外形和生活记录下来,放给鱼看,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邢:我看不见得。你让鱼探究来探究去,鱼也不见得能说出牛的所有特征。恐怕会像盲人摸象,摸到脚就说象是一根柱子,摸到鼻子就说象是一条水管。假如是比牛要复杂得多的事物呢?比如宇宙,你难道要鱼自己去探究吗?那要探究到何年何月?要知道,探究的效率太低了,还是老师的讲授比较高效。再复杂的事情,只要遇到好老师,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而且非常系统全面。这些光靠探究能做得到吗?现在学生水平下降,都是探究惹的祸!从古至今,前人积累了多少知识,难道我们都要从头来过?像前人一样,自己去探究?
王竹立(以下简称王):两位说的都有道理。依我个人的意见,不如采用在下提出的包容性思考法,在各自的观点前加上一些修饰词和定语,把它们放到整个思想体系的合适的位置。比如,建构主义说知识是不能通过讲授而传递的。这句话未免过于绝对。青蛙还是给鱼传递了一些关于牛的正确知识呀,比如牛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这些都没错。如果是参加考试,记住了这些书面知识还可以得到高分呢,但实际能力却非常有限。如果我们在这句话前加上一个定语,两位可能就没有意见了。我们可以说,“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所谓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是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而传递的;而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这一类知识一般与个人的实践经验密切相关,只存在于有经验的人的头脑中,也只有借助于实践经验才能真正领会。这一类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的讲授传递的。”
邢:我同意。
王:在下还认为,知识在大脑中以三级结构的形式存在。第一级来自感性认识,第二级来自理性认识,第三级来自联想。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全部的结构。单纯的讲授只能带来类似于第二级结构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间接知识,由于没有感性认识的支撑它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理性认识,这种间接知识是不牢靠的,也很难迁移,因为它包含显性知识而没有隐性知识。一味地自主探究,如果没有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也可能长期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虽然积累了大量的一级结构的知识,但未必能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即知识的二级结构,因而也是不全面的。因此,既不能仅仅依赖教师的讲授,也不能或不必要事事都经过探究。在初期,以讲授为主,帮助学生学习一些系统的基础知识,辅以探究;在后期,以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当然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在与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领域,一定要多多实践,多多探究;而在与自己工作和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领域,不妨只听听课,看看书,停留在间接知识阶段。
吴:那第三级结构有什么作用呢?
王:这就与创新有关了。因为光有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的知识,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逻辑思维的阶段,而通过联想、顿悟,我们有可能打破思维定势,实现思维突破。比如鱼认识了牛的习性之后,联想到羊也有与牛相似的牙齿、外形等,于是推测出羊也可能吃草,也可以胎生,等等,进而上升到提出哺乳动物的概念来,这就是知识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