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塑大教育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塑大教育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牛头》毕加索我每次向学生讲解创造性重构的内涵时,都要用到上面这个故事。但毕加索偏偏将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创造性重构”!要实现创造性重构,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显性知识,二是隐性知识,还有就是灵感与顿悟。

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塑大教育

经过个性化改写,会产生出一系列新知识,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新知识与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之间会发生碰撞,如果不同的新知识之间,或者新知识与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之间,恰好能互相融合,就会顺利地组成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这种情况只表现为新知识被原有知识体系所接纳,成为原有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不会导致原有知识体系结构发生大的改变。但有时候,新知识不能被顺利纳入原有知识体系,或者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不能很好地融合,暂时处于游离状态。当这种游离的知识越来越多,不断发生碰撞,并冲击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可能在某一刻导致新知识或原有知识体系发生变形与重构,产生出全新的组合。这一过程就是“创造性重构”。

还以前面的例子为例,我在思考“李克东难题”的过程中,也同时在思考如何克服知识碎片化、利用网络进行知识建构的问题。通过对“李克东难题”讨论过程的梳理,我忽然意识到这个讨论过程本身就是网络时代学习的一个典型案例,于是我对整个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解剖与分析,同时联想到以往在银行零存整取的生活经验,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知识碎片化的方法——“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完成了多个概念之间的“创造性重构”。后来我反复应用这一策略,取得了一系列学习与创新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策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创新过程的心理机制是“二元联想”,即将两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新创意。这里我想向大家讲一个故事:毕加索是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大画家,他有收藏破铜烂铁的癖好。一次,他在一个老头那里看到一部旧自行车,就向老头要。老头觉得一架破自行车值不了几个钱,就很爽快地给了他。回到家里,毕加索把自行车的把手和座椅拆了下来,就拼成了一个牛头的塑像,后来这个塑像就成了“现成品雕塑”的代表作品,一架旧自行车的价值就这样得到极大的提升,如图4-3所示。现在有许多艺术家用什么易拉罐之类的现成品创作雕塑,就是从毕加索的创意开始的。

图4-3 《牛头》

毕加索(西班牙,1943年)

我每次向学生讲解创造性重构的内涵时,都要用到上面这个故事。你想,自行车的把手和坐垫离得那么远,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常人很难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但毕加索偏偏将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创造性重构”!

要实现创造性重构,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显性知识,二是隐性知识,还有就是灵感与顿悟。所谓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用语言文字和符号清晰表达的知识,那些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那些很难用语言文字和符号表达出来的知识,这类知识大都来自实践经验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部分,但它的确存在,而且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往往比显性知识更为重要。至于灵感和顿悟就更加可遇不可求了,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激发出来。

隐性知识像一个丰富的宝藏,需要有意识地发掘才能被我们所知觉。我们既可以挖掘隐藏在别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也可以挖掘自身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可分为绝对隐性知识和相对隐性知识,前者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能用语言、文字和符号表达,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后者通过挖掘有可能被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出来,只不过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而已。其实我们懂得的东西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多得多,这一点已经被认知心理学中大量的关于无觉察知觉、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所证实。

我曾经提出一种挖掘自己隐性知识的方法——“内读法”。所谓内读法,就是指学习者把自己当成一个研究对象与实验标本,通过对过往经验的深度解剖与细致分析,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除了读有字书、读无字书(观察自然和社会)之外,还应该有意识地从自己以往的内在经历和体验中发掘隐藏的知识。写作就是“内读法”的一种,因为写作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向自己发问并且自我解答的过程。这种内读法,能将我们的部分隐性知识显性化。由于隐性知识大都源自实践经验,与知识产生的情境密切相关,较少受到抽象概念和理论的干扰,往往可以产生出原创性的思维成果。

我曾经在博客中记录过一次自己利用内读法进行学习与创新的过程。

“昨天下午在珠海给学生们上‘现代学习理论与技术’第一课,我讲到大学生应该扬长避短,而不是一味弥补短板,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时,忽然想到要举一个例子。当时我的脑海里联想到刘翔的形象,然而一时思维短路,竟然想不起刘翔的名字。但我知道自己肯定知道他的名字,只是暂时‘卡壳’而已。我只好说:‘那个中国跑得最快的飞人叫什么来着?我一时忘了。’大家笑了,告诉我‘刘翔’,‘对,刘翔!就是他。刘翔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把自己会跑步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一味弥补自己的短处。很多成功者都是如此,他们在某些方面有长处,在另一些方面可能还不如普通人,如果他们一味补短,而不是扬长,他们永远不会出类拔萃。’我也笑了。

“上完课后,我反复思考自己那个思维卡壳的过程,心想,这种情况以前也经常出现,有时是见到一个人觉得面孔很熟悉,但就是想不起他的名字来;有时是看到一个名字觉得有点熟悉,但就是想不起他的样子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刚才回到家里,我又在思考这个问题,并拿起一张纸边想边画起来。很快,我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我对人类联想过程进行了这样的分析:人类常常会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这种联想我在《新建构主义与知识创新》一文中把它归为知识的第三级结构。假如我们把一个事物命名为A,另一个事物命名为B,B事物的形象我用‘B形象’表示,B事物的名称我用‘B符号’表示,我得出了‘人类联想过程示意图’,如图4-4所示。(www.daowen.com)

图4-4 人类联想过程示意图

“根据我的知识三级结构理论,事物的形象、声音、气味等这些感性认识属于一级结构,事物的文字符号等属于二级结构。当我们从A事物联想到B事物时,可能先联想到B事物的形象,再由B事物的形象联想到它的名称符号;也可以先联想到名称符号,再联想到事物形象。同一事物的形象与代表它的文字符号在大脑内并不是存储在一起的,而是分别存储在不同部位的(如储存在不同的神经核团里)。如上图所示,由事物A联想到B事物的符号是通过途径①的,由事物A联想到B事物的形象是通过途径②的,而B事物的形象与代表它的符号的存储部位之间的联系是通过途径③的。我在课堂上联想到刘翔的形象,却联想不起他的名字,很可能是途径③出现了暂时性中断,途径①也可能同时出现问题。但我知道自己其实是知道刘翔的名字的,只是一时想不起来罢了。这种意识说明还存在另一个脑内部位,这个部位的神经元的作用是‘审视’思维或联想的过程,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元认知’,这四个不同部位构成了一个类似于三角形椎体的结构,底部是事物A、B形象和B符号构成的三角形(如果还要考虑事物更多的属性,如气味、声音等,则结构会更复杂,这里只做简化的论述),顶部是我暂时称为‘审视’的神经部位。‘审视’部位的作用是监控与调节思维与联想的过程。当我们的某个联想过程出现暂时性中断的时候,它会调动更多的部位参与,以帮助我们‘唤醒’暂时失去的记忆(即恢复中断的联系)。”

这个案例说明了我是如何通过内读法获得新知识,并将其显性化的。

还有一种挖掘隐性知识的方法是“深谈法”,通过与他人的深度交谈,既可以挖掘自己的隐性知识,也能够挖掘别人的隐性知识。例如,有次我指导一个研究生对自己一年前开展的教学改革试验进行回顾性研究,这位研究生除了研究当时在网络平台中留下的所有资料、采访参加我的试验的学生之外,还对我进行了反复多次的深度访谈。她常常会问我这样的问题:王老师,当时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当时您到底是怎么想的?

说实话,她提出的一些问题,我原来也没有深入思考过,当时只是凭经验就这么决定了,至于为什么要那样做,我自己也不太清楚原由。但通过她与我的深度交谈,促使我反思,我慢慢挖掘出其中隐藏的深层次原因。这就是深谈法产生的效果。至于用深谈法挖掘别人的隐性知识,我会在后面再举例。

借助于内读法与深谈法,我们可以挖掘自己和他人的隐性知识,促进创造性重构的发生。

从“积件式写作”,到“个性化改写”,再到“创造性重构”,完成一次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循环的开始,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其中任两个阶段之间也存在着一个不断往返的过程,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一定能划分得十分清楚。每一个阶段都可能包含与外界的交流协作,与外界发生频繁的输入与输出联系。如果我们把网络看作虚拟的知识银行,把博客看作个人在网络知识银行中的账户,那么,最初的积件式写作就像往自己的个人账户“零存”的过程,而最后的创造性重构则是一个“整取”的过程。

我们还可以对这一隐喻作进一步的引申和发挥。网络这个知识银行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个人账户和组织账户构成的,作为个人与组织,无不希望通过网络这个知识银行获取更高的收益。以个人账户为例,其组成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1)本金,即前期已习得的知识。

(2)利息,就是经过积件式写作和个性化改写获得的新知识;这种新知识还只是相对个人而言的,对整个社会来说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随着这两个阶段的反复进行,本金和利息会越滚越大。

(3)红利,这是由创造性重构带来的知识创新,由这个部分获得的新知识不仅能使个人受益,还可以让其他人也获益,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前面描述的是个人意义建构的过程,个人意义建构还需要达致社会化意义建构。这个过程也必须通过互动交流来实现,而网络则为这种互动交流提供了充分的便利。对于社会整体知识体系来说,每一个人的独创性意义建构都是一个新的知识片段,在相互碰撞中或被社会整体知识体系所吸纳,或暂时被社会整体知识体系排斥在外而游离。而无数个人知识的创新,最终将导致社会整体知识体系的创新,其过程也类似于个人意义建构过程。不同的是,社会整体知识体系的创新需要更长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