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写博客只停留在积件式写作的阶段,而没有有意识地进入第二、乃至第三阶段,所以很难实现化零为整,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思想体系。进入第二、第三阶段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写自己的博文。
小时候,听父亲讲牛吃草的方法,印象很深。牛吃草时,先一口气吃了一大堆草,还没来得及消化。到了晚上,它要把吃到胃里的草回吐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吞下,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这种方法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反刍”。
父亲还给我讲过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狗熊摘玉米,每摘一个就夹在一边的腋下,等下次再伸手摘的时候,腋下的玉米就掉在了地上,结果摘了很久,手上还是只有一个玉米棒子。另一个故事是蜜蜂采蜜,蜜蜂每天辛勤地在百花丛中吸吮花蕊,然后回到自己的窝里进行加工,吐出蜜来建构精美的巢穴,蜂巢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结构严谨的建筑之一,蜜蜂可谓收获颇丰了。
这些故事让我养成了勤整理爱思考的学习习惯。
网络时代,无论是信息总量,还是信息渠道,都大大增多了。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已经超过了我们大脑能够处理的程度。我们常常像牛一样,一口气摄取了很多信息与知识,如果不停下来进行一番加工整理,那么要么消化不良,要么就像酒肉穿肠过一般,看过就忘了。
当知识或信息的“积件”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思想可能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质变,表现为我们开始对这些零碎的知识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发现了其中的某些共性和个性。这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相关博文进行改写。这种改写与最初的“积件”不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可能是多个“积件”的组合,表现为一个会聚的倾向。其中还包含采用自己熟悉的概念、语言和规则,对这些零散的积件进行个性化加工与改造,以便与头脑中原有的个人知识体系实现对接。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改写”。
个性化改写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对知识“积件”进行改写,二是对多个知识“积件”进行初步重组。经过改写的博文,往往比以前的积件式博文更长、更全面、更符合自己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其中既包含对自己观点的整合与完善,也包含对他人的观点的吸纳与消化。因为在博客写作过程中,会听到和看到他人的意见与评论,或者读到相关的讨论文字,这些内容都应该有机整合到新写的博文之中。
个性化改写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对同一主题博文的不断改写,为下一阶段的“创造性重构”做好准备。
下面举一个个性化改写的例子。2009年5月20日那天,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应我的邀请,到中山大学给我们的教育技术研究生上了一堂课。黎老师在讲课中提到“李克东难题”这个话题,当时我很感兴趣,但来不及细想。黎老师走后,我上网搜索,找到一段关于这个问题的描述文字。
“李克东教授在2008年12月20日举行的广西南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上曾经提到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有着丰富多彩的博客文字,但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二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发表了近万篇博文,却不能够说出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将李克东教授的问题称为当前中国教师博客发展的‘李克东难题’”。(www.daowen.com)
于是,在2009年5月24日,我撰写了关于“李克东难题”的第一篇博文《我看“李克东难题”——兼向黎加厚教授请教》,文中主要介绍了“李克东难题”的提出过程,以及黎加厚教授的观点,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这篇博文可视为我围绕这个主题的第一次“积件式写作”。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教授看到后,也写了一篇《博客与李克东难题》的文章发在自己的“教育技术自留地”上,并投稿至《远程教育杂志》,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进一步引向深入。还有不少网友在我们的博客后留言。
同年6月14日,我又撰写了一篇《再谈“李克东难题”》的博文,这可视为我就这个话题的第一次“个性化改写”。随后,围绕“李克东难题”,众多专家学者及网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也一再对这一问题不断“重写”自己的博文。到了12月24日,圣诞节前一天的平安夜那晚,我对自己和众人围绕“李克东难题”所写的主要文章、帖子中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最终完成了一篇长达万余字的论文,在博客上公布。这篇论文最终发表在2010年4月出版的《远程教育杂志》上。至此,围绕“李克东难题”的讨论已达到高潮,此后虽也还有零星的讨论,但已不再有更新的观点出现。表4-1是我对“李克东难题”讨论过程的梳理,从中可以看出我的“个性化改写”的全过程。
表4-1 关于“李克东难题”讨论的主要文章和发表顺序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