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翻转课堂:从碎片到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

翻转课堂:从碎片到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翻转课堂是当下最流行的教育名词之一,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理念引入中国后,也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很多教师和研究者在从事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现阶段,翻转课堂将作为传统课堂的补充而存在;从长远来看,翻转课堂将向更广义的翻转学习转变。

翻转课堂:从碎片到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

翻转课堂是当下最流行的教育名词之一,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翻转课堂的起因颇具戏剧性。一直以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学习跟不上,直到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在2007年春天,学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更具开创性的一步是,他们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腾出课堂时间为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

如今,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学校,老师们利用“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学生们在家里观看可汗的教学视频进行自学,老师则在课堂上答疑解惑,辅导学生们完成功课。翻转课堂理念引入中国后,也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很多教师和研究者在从事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

网络时代,由于网上的数字资源日益丰富,为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现阶段,翻转课堂将作为传统课堂的补充而存在;从长远来看,翻转课堂将向更广义的翻转学习转变。所谓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是对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引申与发展。传统的学习,是集中式学习,大家集中在一起(如在传统课堂中),是知识传递的过程;大家分开之后,是知识内化或巩固的过程。翻转学习则正相反,在大家分开的时候各自通过网络开展个别化、碎片式学习(接受知识),而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如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或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则通过分享、交流,以深化、巩固知识。这种翻转适应了网络时代学习的特征与需要,将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形式。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当下,翻转课堂模式只能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而存在,不太可能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模式。原因很简单,翻转课堂必须有两个环节,第一是听课,即在家看讲授视频;第二才是在课堂上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以进一步消化听课中学到的内容。没有前面的讲授,就没有后面的课堂练习与辅导。好的讲授是前提,大量的内容是在前面看视频中学到的,课堂上的练习与交流只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那么,问题来了!首先,我们现在有足够多的优秀教学视频吗?恐怕大多数课程还没有,于是很多学校自己录制教学视频。但如果你们学校老师讲课本来就不是最优秀的,甚至讲得不大好,录成视频学生就爱看了吗?学生是更愿意听老师现场的讲授呢,还是更愿意回家看老师在屏幕前讲课呢?老师们是更愿意对着镜头讲课呢,还是对着学生讲课呢?恐怕强制教师课前录制教学视频的做法是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的。

其次,视频讲课一定与面对面讲课有所不同,例如时间,面对面讲课一般是按照40分钟一节课来计算的,有人认为视频讲课时间长了学生不爱看,于是变成10分钟左右一段,即所谓微课。但这又带来一个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切割的问题。据我所知,有些内容十多分钟还真讲不清楚,如果一个原本系统完整的内容被拆得七零八落,效果会好吗?

还有,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在家的时间较短,你能保证学生都能在课外看完所有课程的视频吗?在学校集体上课毕竟有一种氛围,一种相互之间的督促,还有纪律的约束;在家看视频对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要求就更高了,谁能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呢?除非视频中那个老师讲得确实精彩!如果事前没有听课和自学,在课堂上的练习、讨论与交流恐怕就会流于形式。何况这种讨论交流练习辅导,还要求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能过低,如果学生太多,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与检查呢?在我国目前这种大班教学体制下视频授课恐怕还难以真正实现,到时恐怕上课时老师不得不变相讲课。

也有人主张,翻转课堂不一定要在校外看视频,也可以在校内看视频,比如上午看视频,下午交流练习;或者上节课看视频,下节课再互动讨论;甚至一节课上半节看视频,下半节讨论。这样做需要对整个教学安排做较大调整,需要行政权力的强有力推动,能否可持续发展还是未知数。而且,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翻转教学。也有人认为,翻转课堂不一定要看讲课视频,课前看书或文字材料也是可以的,但我认为看视频效果都不一定理想,只让学生看书看文字效果可能更不理想。(www.daowen.com)

所以,以我的经验与观察,翻转课堂这样的试验在我国目前这种教学环境下,普遍推广的条件还不成熟。

我自己上课不太爱用翻转课堂这种形式,因为我上课常常不按常理出牌,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举措,每次讲课都可能不完全一样,尤其是给研究生上课。曾经有一个学生连续两个学期听我开的同一门课,别人问他会不会无聊,他回答说:不会。因为他发现这次王老师讲的跟上次又有不同。

曾经有一段时期,刚接触到教学设计理论,我按照书上的模式精心设计了整个课程的教学流程,细致到每5分钟做什么都有安排。一开始,效果很不错,学生们觉得很新奇、也很兴奋,惊呼“终于感觉到大学学习的气氛了!”然而好景不长,这套令他们赞不绝口的模式,很快就让他们厌烦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来越不好,连我自己也觉得提不起热情。这样的事经过一两次后,我终于悟出,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再好的模式也不能一直用下去。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

此后,我不再迷信任何模式,而把每一节课都看作一次新的创造过程,就像创作一首新诗、画一幅新画一样,哪怕主题相同、内容一致,也还是会有很多细微的差别的。所以我现在上课,更多的是凭感觉,课前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在我大脑里集中,我会随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我的PPT经常是改了又改,在走进课堂前的最后一分钟,我还在想第一句话该讲什么?

翻转课堂理论传来的时候,我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我不会去专门录制教学视频,一来怕麻烦,二来我的教学对象不是大学生,就是研究生,基础不一、类型繁多,我讲的内容又常常涉及学科前沿,变化较快,怎么可能拿一个事前录制的视频给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看呢?

但我有时也会要求学生课前看我的课件或指定的教材、网页和参考资料等,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这也算某种意义上的翻转吧。我发现有时效果还可以,能让我在课堂上少讲一点;有时就不行,因为无法保证学生们在课前真正认真看了那些资料,并做好准备。有时我发现课堂上一部分同学其实对内容并不熟悉,讨论不起来,只好又留出时间让他们再看一遍;有些同学即使看了,也还是有很多不懂,或抓不住要点,还是没有听老师讲一遍效果好。

我外出讲座,主办方常常要求我事前将讲座的PPT发给学员,有时我会不太愿意。倒不是考虑版权问题,而是我的PPT会事先透露我讲课的策略和“秘密”。比如我讲创新思维课的时候,常常会设计一些练习或问题,如果学员们先看了PPT,答案就一目了然了,讲课时就达不到我希望的效果了。课后我总是乐意共享我的PPT。

这并不是说我不赞成翻转课堂模式,网络时代翻转课堂乃至翻转学习会越来越多见、越来越平常。但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不宜一刀切。对于那些结构严谨、内容固定、基础性强、变化不大、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翻转课堂还是能发挥一定作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