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李康之惑:互联网大教育的思维重构

李康之惑:互联网大教育的思维重构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康是广州大学的教授,教育技术领域的资深学者。一旦课题结束,大多被束之高阁,真正能用于实际教学中的机会不多,浏览量不大。在查阅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李康所说的现象确实存在,前文提到的精品课程应用情况调查就是一个证明。李康之惑,其实也是我们大家之惑,是我们教育技术人共同的困惑。李康所说的网络资源,应该是指第一类结构化资源。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李康之惑:互联网大教育的思维重构

李康是广州大学的教授,教育技术领域的资深学者。有一次,他应邀来中山大学参加我们单位的硕士论文答辩,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过程中,他有感而发,谈到自己的一个困惑:在教育信息化初期阶段,我们主要是建网、建平台、建数据库,当时感叹网上和平台里,没有多少教育教学资源,就像高速公路上没有汽车和货物一样。后来我们加紧了网络资源建设,现在网络上和学校教学平台里已经有了很多资源,却没有多少人去用。很多资源都荒废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对此深有同感。我当年也参与过这类资源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建设的过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框架搭得很大,其实很多地方都难以真正完善。不是时间不够,就是能力不足。更遗憾的是,这种资源建设往往都是靠行政力量推动的,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一旦课题结束,大多被束之高阁,真正能用于实际教学中的机会不多,浏览量不大。有些项目在结项时并没有真正做好做完,一旦结题人们往往就再没有动力进一步完善了,变成一个个“豆腐渣工程”。有些即使完成了,结题后也少有人持续更新与维护。过几年,里面的很多知识与信息已经过时,就更没有多少价值了,只在网络上留下了一个个“数字遗迹”。

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到底有哪些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思考这个问题。在查阅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李康所说的现象确实存在,前文提到的精品课程应用情况调查就是一个证明。李康之惑,其实也是我们大家之惑,是我们教育技术人共同的困惑。

我把网络上的资源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结构化资源,这类资源往往与某个学科专业或学校内的课程紧密相关,按照某种学科和专业结构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类型有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慕课、视频公开课、专题学习网站、专业资源库等,通常放在校园网或局域网的某个专门的数字平台上。它们大多经过专家和教师的结构化整理,强调大而全,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围绕这些资源组织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旨在帮助学习者建立学科或专业的完整知识体系。

第二类是非结构化资源,这类资源大多散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结构松散、相对独立,以问题为中心,可以与其他知识灵活组合,具有一定通用性;可以是一篇论文或博文、一个问题解决方案(例如,如何做红烧肉、如何解决一个计算机故障)、一封讨论某个问题的电子邮件、一段讲解某个知识点的微视频(或微课)、一段录音材料、论坛里的一篇帖子、一次讲课的PPT、微信里转发的一幅图或一条评论,等等。它们大多可以从原有的学科或专业知识体系中抽取出来,被其他学科或专业移植或借用,具有一定的共性或普适性;或者其本身就涉及多个学科或专业,但能自成一体,不需要依赖相关资源而存在。它们带来的是碎片式的信息与知识,有很多还是不完整、不系统的半成品。与其相关的学习活动也是碎片化的,学习者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对它们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组合与扬弃。这类资源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学习者个人的兴趣爱好或帮助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建立个性化的知识结构。(www.daowen.com)

李康所说的网络资源,应该是指第一类结构化资源。多年来有关部门和学校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项目或工程招标等形式,建设了大量的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等网络资源,这些资源都是结构化、体系化的,但利用效率似乎并不理想。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资源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有学习者的意识,以及获取资源的条件与能力问题,还有过多的重复性资源及劣质资源掩盖真正有用的优质资源的问题,但最关键的我以为还是资源建设的思路与模式问题。我们这里要关注的是谁需要这样的资源?什么样的学习者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建设这类大而全的资源?如果需要,那么应该由谁来建设?如何运营?如何更新?如何维护?

如果说第一类结构化的资源旨在帮助学习者“复原”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第二类非结构化资源则主要有利于学习者围绕个人兴趣和需要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与重构。那么,这两类资源哪一种更能符合网络时代学习的需要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