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49 个区级贫困县有34 个是岩溶县,占69.4%,全区贫困人口有81.64%在岩溶县,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桂西北峰丛洼地区,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水土资源不配套。且这些地区土地资源不足,广西人均耕地0.9 亩,而这些地区又低于广西平均水平,大化县人均耕地最少,仅0.6 亩。
广西49 个区级贫困县有34 个是岩溶县,占69.4%,全区贫困人口有81.64%在岩溶县,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桂西北峰丛洼地区(百色、河池两地区),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水土资源不配套。
广西第一类最贫困的县,是基岩大面积裸露的峰丛洼地区,这里几乎完全没有地表水,如把大江大河引进山,不但扬程太高,而且引水途径为极度险峻崎岖的裸露石山,工程极端艰巨。这些地区岩溶非常发育,年降雨量超过1000mm,都迅速漏进地下,修建地表蓄水工程常因渗漏而失败,处理费昂贵,技术复杂。且这些地区土地资源不足,广西人均耕地0.9 亩(全国人均1.35亩),而这些地区又低于广西平均水平,大化县人均耕地最少,仅0.6 亩。其余依次是:巴马县0.7 亩,东兰县0.73 亩,平果县0.73 亩,马山县0.76 亩。就是这点少得可怜的耕地,也分布在千山万弄之中。
广西第二类贫困县,人均耕地超过全国平均值,这类地区以岩溶平原为主,部分峰林谷地,如龙州县、崇左县、扶绥县,人均耕地1.58~1.85 亩,这些地区还有大江大河从平原区流过,似乎既不缺土又不缺水,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地方在江河岸边修建了大型抽水站和长而大的渠道系统,但因水费太贵,农民负担不起,自70年代以来已弃之不用。当地农民至今仍生活在贫困中,主要原因是供水未解决。(www.daowen.com)
广西第三类贫困县,即某些以峰丛谷地或峰林谷地为主的岩溶县,其人均耕地已达到甚至超过全区平均值,但是耕地远离大江大河,或地表水资源不足,需长距离调水,大部分农田受旱,如罗城、忻城、大新、靖西等县仍然贫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