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环境污染问题
自1980年以来,广西和珠江流域其他地区一样,相继开始进行河流水质监测,逐步形成水质监测网络,控制河段总长度达18000km。
1998年,监测河段水质以Ⅰ、Ⅱ、Ⅲ类为主,占全部河段的82%,其中Ⅰ类水占9%,Ⅱ类水占22%,Ⅲ类水占51%;受污染河段(即Ⅳ、Ⅴ、超Ⅴ类水)占18%,各主要河流水质评价见表3-75。
表3-75 1998年珠江各河流水质评价表 (单位:km)
1998年度污水排放总量133.68 亿t,其中工业废污水排放量占81%,生活污水占19%。在废污水排放总量中,达标排放率仅20%,其中近一半污水来自广西。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废污水的管理与控制。不仅为了广西,也涉及下游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广西1997年全年工业及生活用水的废水排放量达62.93 亿m3,工业废水排放量达7.85 亿m3,占总废水排放量的12.47%;处理达标水只有3.82 亿m3,为废水总量的6.08%,为工业废水排放量的48.73%。在废水排放量中,未包括农业用废水排放量。广西红水河流域属Ⅳ类、Ⅴ类及超Ⅴ类水所占面积有596km,占评价河段1592km的37.43 %。这些数据反映出,广西水环境污染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还有大量农业废水面污染源。
1997年,广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3885 亿m3,固体废弃物有1630万t,都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加剧。这类面上污染和西南其他地区一样,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地质灾害
广西地质灾害种类很多,发生的频率也较高,但除了水土流失、石漠化灾害面积较大且连片分布外,其他灾害都呈点状零散分布,且各点规模以小型为主。
1.水土流失
据广西水文站河流含沙量计算,广西岩溶区一般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值为85.0t/(km2·年),砂页岩地区为188.6t/(km2·年),花岗岩地区为315.8t/(km2·年)。虽然岩溶地区土壤侵蚀模数比其他岩石分布地区小,但是岩溶地区土层薄,负态地带有土层但面积小,所以其水土流失的恶果比非岩溶地区大得多,且易出现石漠化现象。
据广西水土保持办公室1988年调查,广西岩溶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20000km2,占广西岩溶面积的20.76%,每年流失土壤1200万t,平均侵蚀模数为600t/(km2·年)。这说明灰岩地区水土流失是很严重的。
如以50~200t/(km2·年)作为广西地区天然状态下的土壤侵蚀模数,应当比云贵高原低,由于地势低,相对水流侵蚀的力度要小,而西部山区,土壤侵蚀模数要大些。岩溶区土壤允许侵蚀模数,均大于这个界限值。由于岩溶区地表水文网不完善,无法获得不同地段的可靠的土壤侵蚀强度实测值,因此进一步详细划分流失程度还是有难度的。
岩溶区水土流失量虽然比花岗岩地区少,但据大新、靖西、东兰、凤山、平果、都安、宜山、忻城、崇左等9 个岩溶区、县1985年调查资料,可见岩溶区水土流失后果是严重的。具体表现为:
(1)石漠化严重。9 个县裸岩面积占岩溶区面积的57.4%,导致土地资源利用困难。(www.daowen.com)
(2)人畜缺水严重。9 个县有1/4 人口缺水,缺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是主要原因。
(3)毁坏农田。以1980年和1952年相比,河池地区减少农田5.83万亩,仅凤山县就减少农田1.43 万亩。
2.岩溶塌陷
广西调查岩溶塌陷220处(图3-68),计有塌陷坑6338个。其中塌陷坑个数最多、分布密度最大的玉林市分界圩,在1.05km2 面积内有塌坑570个;受塌陷危害最严重是桂林市,在市区及郊区200km2 范围内出现塌陷293处。
图3-68 广西岩溶塌陷分布略图
绝大部分岩溶塌陷分布于岩溶平原或岩溶谷地,受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桂林平原、钟山—贺县平原、富川谷地、玉林盆地、宾阳—黎塘平原、来宾武宣平原、贵港平原、柳州平原。
广西因岩溶塌陷导致人畜伤亡、机器设备损毁、道路运输中断等事故时有发生。例如,1994年,忻城县大塘镇兴木—金牛下陷;玉林讪仁东镇附近铁路路基发生11m×6m 塌陷坑,造成14 节车厢脱轨;1999年5月7日,广西合山屯厂灰场塌陷,导致大量煤灰水从塌坑溃入合山矿务局溯河矿井;1997年11月11日,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塌陷,先后形成塌陷坑60 多个,4 幢民房被毁;1989年,广西玉林柴油机厂塌陷,整个金工车间被毁;1985年,广西桂林中山南路塌陷,造成60 余户居民搬迁。
3.危岩崩塌
广西岩溶区不论是峰丛、峰林和孤峰,高耸陡峭的山崖比比皆是,危岩崩落砸毁铁路、公路、民房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屡有发生。例如,1990年6月9日下午,融安县浮石乡蒋村屯后山在3 分钟内崩下1000 多m3 灰岩块石,夷平17 户农户、40 多间民房,9 人死亡。
4.病险水库
“大跃进”期间,广西在岩溶区修建了1252 座中小型水库,由于没有进行地质勘探,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岩溶化基础的处理,其中多数有渗漏以及岩溶塌陷问题。历经30年的技术处理,仍有51% 的水库不能正常蓄水或不能蓄水(图3-69)。这是岩溶区长期治旱过程中尚没有彻底解决的有关病险水库的问题,不能更好地提高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率。对这些病险水库进行处理,所需资金也是可观的。
图3-69 广西渗漏水库分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