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退耕还林还草,控制水土流失

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退耕还林还草,控制水土流失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要减少和控制水土流失必须在坚决制止坡地开垦的基础上,迅速对已开垦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已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已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开始时的4% 上升到了62%,有效地控制住了水土流失。其次,在退耕的土地上种草植树并举,才能迅速发挥水土保持作用,遏止进一步的水土流失。

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退耕还林还草,控制水土流失

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垦山种粮。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扩大和单纯植物性生产农业系统的失误,导致粮食供给不足。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垦利用得到鼓励,而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受到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后期的20 多年里,西南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广西、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幅达到45%左右(表3-40)。在宜农的土地资源基本垦完之后,坡地又被大量开垦,用于种植粮食作物。西南地区的旱地大部分分布在坡地上,丘陵地区的一些山岗农作物从山脚一直种到山顶;山区的旱地一半以上分布在大于25°的陡坡上。这些开垦严重破坏了原有植被,降低了抗冲刷和水分涵养能力,中等强度的降水即可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开垦的土地基本上没有进行很好的农田基本建设,大部分没有推广等高种植,而一味提高复种指数(表3-40),追求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又加剧了水土流失。

表3-40 西南部分省各年份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

* 包含重庆市农作物种植面积。

所以,要减少和控制水土流失必须在坚决制止坡地开垦的基础上,迅速对已开垦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坡度小、能修筑梯田的,加大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修筑好梯田;不宜修筑梯田的,尽快退耕,植树种草,以恢复和重建林草地生态系统,提高防冲刷及涵养水分的能力。

退耕还林、还草已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已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要落到实处,尚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www.daowen.com)

首先,要让退耕还林、还草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才能顺利地退耕和防止退而复耕。山区及丘陵地区的农民之所以积极地垦山种粮,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农民生活贫困。由于山区发展生产的基础条件差,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落后,单一经营而又产量低,农民只能以广种薄收来维持生计。所以退耕还林、还草不仅要做好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更要将退耕还林、还草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造林主要要考虑水土保持作用大的树种,也要积极考虑如茶、油茶、油桐、樟树等经济林木柑橘、荔枝、芒果等果树,让农民在退耕后能从经济林及果树上得到收益。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开发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开发试验区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3000 余亩红壤岗地上,开辟200 亩河谷地为粮田,以保证粮食供应;造林1700 亩,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栽植柑橘500 亩,建塘134 亩进行水产养殖,以发展经济。1990年开发试验区有56 户、241 人,人均粮食727kg,人均收入1400 元,实现了脱贫致富。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开始时的4% 上升到了62%,有效地控制住了水土流失。西南地区山地的退耕同样只有与发展经济相结合,让农民看到退耕的实际利益,并从中得到实惠,才能受到农民欢迎。

其次,在退耕的土地上种草植树并举,才能迅速发挥水土保持作用,遏止进一步的水土流失。西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多,林木生长较快,森林的生态效应大,退耕土地应优先考虑造林。但是,西南地区山地坡陡土薄,加上严重的水土流失,从植树到成林需要有一个过程,造林至森林发挥生态效益需要数年至数十年时间。由于草本植物生长快,可以迅速覆盖地面,密集的根系和强韧的匍匐茎具有强力的固土作用;繁茂的茎叶可有效地阻挡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并拦截地表径流;草本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期间可在植株体内贮存大量水分(草本植物茎叶含水量一般可达70%~90%),残茬及根系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水分吸附速度和含水量,发挥很好的水分调蓄功能。所以,种草与植树结合、在同一块土地上展开,可以弥补树木成林前水土保持作用和水分调蓄能力的不足。植树种草结合的经济效益亦十分可观,四川省推行柑橘/白三叶套种,种草养鹅,仅此一项收益每亩可达1000 多元。在土层较薄、已开始石漠化、植树不易成活的地方,当优先种草(包括部分小灌木),保护仅剩的土层,阻止石漠化的进一步发展。

适合我国南方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如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巴哈雀稗(Paspalum notatum)等具有坚韧的匍匐茎和发达的根系,固土防冲刷能力极强,是坡地上种草的首选草种。原产我国的假俭草较耐酸性土壤,能在pH=4.2的土壤上生长发育良好,适于西南山地;钝叶草耐荫性极强,可在林间生长。一些小灌木如胡枝子(Lespedeza spp.)、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等在低山丘陵地区生长茂盛,至于传统优良豆科牧草如白三叶、红三叶、百脉根等,具有固氮、培肥土壤的作用。

植树种草相结合,不仅可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退耕土地的植被覆盖,发挥生态效益,还可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大量饲草,促进畜牧生产的发展,必然为农民所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