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永礼学研究:《礼书纲目》的成功及相关分析

江永礼学研究:《礼书纲目》的成功及相关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綱目》的這一缺陷竟獲意外成功。對於補充及增附材料的處理,江氏禮書明顯地呈現出綱、目的區分和經、傳的區别。《禮書綱目》卷12《投壺·嘉禮十八》。關於朱子和江永對《投壺》所進行的校勘工作的比較,詳見筆者第八章的相關分析。《禮書綱目》卷5《燕禮·嘉禮八》。[33]《儀禮經傳通解》卷22《聘義第三十八·邦國禮三之下》。

筆者以《儀禮經傳通解》及其續編爲底本,探究了江永《禮書綱目》對朱子禮書的增訂和重編。朱子《通解》冗繁,保留了大量節引的注疏,江永删削疏解,只在較重要的地方,以按語形式節引,有效控制了篇幅。但江永的决定出乎意外。按最初設計,他欲編一部比肩《通解》,融匯歷代諸儒研究心得的禮書。他説:“若夫賈孔諸家之疏,與後儒考正之説,文字繁多,力不能寫,且以俟諸异日。”[68]但由於精力、資源有限,《綱目》實爲江氏心中的未成之書。《綱目》的這一缺陷竟獲意外成功。同邑汪紱指出,如果增加疏解及諸儒禮説,“是不惟不足以治經,而反足以亂經。”[69]《讀禮通考》和《五禮通考》,均因增加疏解及諸儒禮説,結果較《通解》更爲冗繁,其影響力不及江氏一己之力而成的這部禮書。

在編撰上,江氏使用“某見某章”的節文方式,只在重要處引用疏解時以“今按”的方式節引賈疏,不减少禮書内容,却减少了篇幅。對於補充及增附材料的處理,江氏禮書明顯地呈現出綱、目的區分和經、傳的區别。具體來説,對於每類禮儀的編撰,《禮書綱目》的一般做法是,先引《儀禮》以外的材料,或《鄭玄目録》,或《周禮》《禮記》有關章節,引出該禮儀類别,然後分附《儀禮》本文,同時分章别句,對於《儀禮》本文下附鄭玄注,在每段落下又附《禮記》相關篇目,或經史相關材料。對於所補的禮儀,《綱目》常以《周禮》《禮記》爲“經”,充當《儀禮》的地位,然後依次附經傳、史籍、諸子爲“傳”,并在所節引材料下又附漢唐古注,極有次第。汪廷珍序云:“其纂輯也,以古經爲主,經不足,補以傳、記,又不足,則旁證以諸家之説,巨細咸備,正變不遺,而缺者可補矣。”[70]江氏禮書獨特的編撰設計,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注释】

[1]究竟以《通解》,還是《綱目》作爲底本,筆者反復思忖。從叙述邏輯上講,以《綱目》作爲底本更合宜。但以《通解》爲底本,更能够展現江永對朱子禮書增訂的源流和細節。

[2](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卷1《士冠禮第一·家禮一之上》,《朱子全書》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清)江永:《禮書綱目》卷1《士冠禮·嘉禮一》,《叢書集成續編·經部》第11册影印廣雅書局本。以下僅標卷數。

[3]《儀禮經傳通解》卷1《冠義第二·家禮一之下》。《禮書綱目》卷1《冠義·嘉禮二》。

[4]《儀禮經傳通解》卷2《士昏禮第三·家禮二之上》。《禮書綱目》卷2《士昏禮·嘉禮三》。

[5]《儀禮經傳通解》卷2《昏義第四·家禮二之下》。《禮書綱目》卷2《昏義·嘉禮四》。

[6]《儀禮經傳通解·篇第目録》。

[7]《儀禮經傳通解》卷3《内則第五·家禮三》。《禮書綱目》卷77《内則·曲禮二》。

[8]《儀禮經傳通解·篇第目録》,《朱子全書》第2册,第32頁。

[9]《儀禮經傳通解》卷4《内治第六·家禮四》。《禮書綱目》卷60《内治·通禮九》。

[10]《儀禮經傳通解》卷5《五宗第七·家禮五》。《禮書綱目》卷69《五宗·通禮二十一》。

[11]《儀禮經傳通解》卷5《親屬記第八·家禮六》。《禮書綱目》卷70《親屬記·通禮二十二》。

[12]《儀禮經傳通解》卷6《士相見禮第九·鄉禮一之上》。《禮書綱目》卷13《士相見禮·賓禮一》。

[13]《儀禮經傳通解》卷6《士相見義第十·鄉禮一之下》。《禮書綱目》卷13《士相見義·賓禮二》。

[14]《儀禮經傳通解》卷6《投壺第十一·鄉禮二》。《禮書綱目》卷12《投壺·嘉禮十八》。關於朱子和江永對《投壺》所進行的校勘工作的比較,詳見筆者第八章的相關分析。

[15]《儀禮經傳通解》卷7《鄉飲酒禮第十二·鄉禮三之上》。《禮書綱目》卷4《鄉飲酒禮·嘉禮六》。

[16]《儀禮經傳通解》卷7《鄉飲酒義第十三·鄉禮三之下》。《禮書綱目》卷4《鄉飲酒義·嘉禮七》。

[17]《儀禮經傳通解》卷7《鄉射禮第十四·鄉禮四之上》。《禮書綱目》卷9《鄉射禮·嘉禮十四》。

[18]《儀禮經傳通解》卷7《鄉射義第十五·鄉禮四之下》。《禮書綱目》卷11《射義·嘉禮十七》。

[19]關於朱子學禮的研究,參閲林美惠:《朱子〈學禮〉研究》,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初編》第12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林文成於1986年,其研究的朱子學禮,包括《通解》的學禮部分,也包括《朱子文集》《語類》《小學書》等有關學禮部分。

[20]《儀禮經傳通解》卷9《學制第十六·學禮一之上》。《禮書綱目》卷66《學制·通禮十五》。

[21]《儀禮經傳通解》卷9《學義第十七·學禮一之下》。

[22]《儀禮經傳通解》卷10《弟子職第十八·學禮二》。《禮書綱目》卷79《弟子職·曲禮五》。

[23]《儀禮經傳通解》卷10《少儀第十九·學禮三》。《禮書綱目》卷79《少儀·曲禮四》。

[24]《儀禮經傳通解》卷11《曲禮第二十·學禮四》。《禮書綱目》卷76《曲禮·曲禮一》。

[25]《儀禮經傳通解》卷12《臣禮第二十一·學禮五》。《禮書綱目》卷80《臣禮·曲禮六》。

[26]《禮書綱目》卷68《書數·通禮二十》。

[27]《儀禮經傳通解》卷12《鐘律第二十二·學禮六之上》《鐘律義第二十三·學禮六之下》。《禮書綱目》卷82《鐘律·樂二》《鐘律義·樂三》。

[28]《儀禮經傳通解》卷20《燕禮第三十三·邦國禮一之上》。《禮書綱目》卷5《燕禮·嘉禮八》。

[29]《儀禮經傳通解》卷20《燕義第三十四·邦國禮一之下》。《禮書綱目》卷5《燕義·嘉禮九》。

[30]《儀禮經傳通解》卷21《大射儀第三十五·邦國禮二之上》。《禮書綱目》卷11《大射儀·嘉禮十五》。

[31]《儀禮經傳通解》卷21《大射義第三十六·邦國禮二之下》。《禮書綱目》卷11《三射記·嘉禮十六》《射義·嘉禮十七》。

[32]《儀禮經傳通解》卷22《聘禮第三十七·邦國禮三之上》。《禮書綱目》卷14《聘禮·賓禮三》。

[33]《儀禮經傳通解》卷22《聘義第三十八·邦國禮三之下》。《禮書綱目》卷14《聘義·賓禮四》。

[34]《儀禮經傳通解》卷23《公食大夫禮第三十九·邦國禮四之上》。《綱目》卷6《公食大夫禮·嘉禮十》。(www.daowen.com)

[35]《儀禮經傳通解》卷23《公食大夫義第四十·邦國禮四之下》。《綱目》卷6《公食大夫義·嘉禮十一》。

[36]《儀禮經傳通解》卷23《諸侯相朝禮第四十一·邦國禮五之上》《諸侯相朝義第四十二·邦國禮五之下》。《禮書綱目》卷15《諸侯相朝禮·賓禮六》。

[37]《儀禮集傳集注》卷24《覲禮第四十三·王朝禮一之上》。《禮書綱目》卷16《覲禮·賓禮七》。

[38]《儀禮集傳集注》卷24《朝事義第四十四·王朝禮一之下》。《禮書綱目》卷16《朝事義·賓禮八》。

[39]《儀禮集傳集注》卷25《曆數·王朝禮二之上》。《禮書綱目》卷53《曆數·通禮一》。

[40]《禮書綱目》卷73《卜筮·通禮二十六》。

[41]《儀禮集傳集注》卷26《夏小正·王朝禮三之上》。《禮書綱目》卷54《夏小正·通禮二》。

[42]《儀禮集傳集注》卷26《夏小正附》。《禮書綱目》卷54《周月·通禮三》。

[43]《儀禮集傳集注》卷26《月令·王朝禮三之下》。《禮書綱目》卷55《月令·通禮四》。

[44]《儀禮集傳集注》卷27《樂制·王朝禮四之上》。《禮書綱目》卷81《樂制·樂一》。

[45]《儀禮集傳集注》卷27《樂記·王朝禮四之下》。《禮書綱目》卷85《樂制·樂六》。

[46]《儀禮集傳集注》卷28—37《王制》,《禮書綱目》卷56—75《制國》《職官》等。

[47]《儀禮經傳通解續》卷1《喪服·喪禮一》。《禮書綱目》卷18《喪服·凶禮一》。

[48]《儀禮經傳通解續》卷2、3《士喪禮·喪禮二》。《禮書綱目》卷23、24《士喪禮上下·凶禮六、七》。

[49]《儀禮經傳通解續》卷5、6《喪大記·喪禮四》。《禮書綱目》卷26、27《喪大記上下·凶禮九、十》。

[50]《儀禮經傳通解續》卷7《卒哭祔練祥禫記·喪禮五》。《禮書綱目》卷28《卒哭祔練祥禫記·凶禮十一》。

[51]《儀禮經傳通解續》卷8《補服·喪禮六》。《禮書綱目》卷19《補服·凶禮二》。

[52]《儀禮經傳通解續》卷9《喪服變除·喪禮七》。《禮書綱目》卷20《喪服變除·凶禮三》。

[53]《儀禮經傳通解續》卷10《喪服制度·喪禮八》。《禮書綱目》卷21《喪服制度·凶禮四》。

[54]《儀禮經傳通解續》卷12《喪通禮·喪禮十》。《禮書綱目》卷29《喪通禮·凶禮十二》。

[55]《儀禮經傳通解續》卷13《喪變禮·喪禮十一》。《禮書綱目》卷30《喪變禮·凶禮十四》。

[56]《儀禮經傳通解續》卷14《弔禮·喪禮十二》。《禮書綱目》卷31《弔禮·凶禮十五》。

[57]《禮書綱目·吉禮》依次爲:祭法、天神、地、百神、宗廟、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上下、天子諸侯廟享、諸侯遷廟、諸侯釁廟、祭通禮、因祭、祭物、祭義。

[58]《儀禮經傳通解續》卷17《特牲饋食禮·祭禮一》。《禮書綱目》卷39《特牲饋食禮·吉禮六》。

[59]《儀禮經傳通解續》卷18《少牢饋食禮·祭禮二》。《禮書綱目》卷40《少牢饋食禮上·吉禮七》。

[60]《儀禮經傳通解續》卷19《有司徹·祭禮三》。《禮書綱目》卷41《少牢饋食禮下·吉禮八》。

[61]《儀禮經傳通解續》卷20《諸侯遷廟·祭禮四》《諸侯釁廟》。《禮書綱目》卷43《諸侯遷廟·吉禮十》《諸侯釁廟·吉禮十一》。

[62]《儀禮經傳通解續》卷21《祭法·祭禮五》。《禮書綱目》卷34《祭法·吉禮一》。

[63]《儀禮經傳通解續》卷22《天神·祭禮六》。《禮書綱目》卷35《天神·吉禮二》。

[64]《儀禮經傳通解續》卷23《地示·祭禮七》。《禮書綱目》卷36《地·吉禮三》。

[65]《儀禮經傳通解續》卷24《百神·祭禮八》。《禮書綱目》卷37《百神·吉禮四》。

[66]《禮書綱目序》,《叢書集成續編》本,第153頁。

[67]另外,江永《綱目》增補了不少類禮,嘉禮增補了《冠昏記》《饗食燕記》《養老》《嘉事雜記》等,賓禮增補了《會同禮》《巡守》等,喪禮增補了《奔喪》《災變禮》,吉禮增補了《天子諸侯廟享》《因祭》等。其軍禮、曆法、樂的增補尤多,見第六章的論述。

[68]《禮書綱目序》,第153頁。

[69](清)汪紱:《雙池文集》卷3《與江慎修論學書》,清道光一經堂刻本。

[70](清)汪廷珍:《禮書綱目序》,作於乾隆十五年,第152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