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戴震对江永的称呼及諱言其師原因考釋》

《戴震对江永的称呼及諱言其師原因考釋》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據現有資料的考釋,戴震年輕時從游江永,爲江氏及門弟子,但入都後却諱言其師。怎樣解釋戴震的矛盾行爲,迄今未有合理答案。此語出自《六書音均表序》,胡適以爲戴震列舉了鄭庠、顧炎武、江永三人的古韵分部,對前兩人直呼其名,而於江永稱“老儒”,相較來説還算尊敬。戴震諱言其師,確屬品行心術問題,章學等已給予了大力批判。

《戴震对江永的称呼及諱言其師原因考釋》

據現有資料的考釋,戴震年輕時從游江永,爲江氏及門弟子,但入都後却諱言其師。他早年亦字“慎修”,與江永之字雷同,於是在札記代之以“昚齋”,後廢“慎修”不用,遂獨以“東原”之字行世,以示尊師,但又稱江氏“吾郡老儒”。他不遺餘力地播揚江永學術,在其著述中承認江氏影響,然又不據實引用江著。怎樣解釋戴震的矛盾行爲,迄今未有合理答案。

關於“吾郡老儒”的稱謂,余英時以爲恐與戴震對後期學術“道”的新體認有關。他認爲:“此種心理上之微妙變化即在當事人亦未必明白覺察,故遠非傳統考證方法所能徹底解决。”[70]蔡錦芳以爲戴震當時受到紀昀《閲微草堂筆記》使用“老儒”的影響[71]。筆者以爲,戴震絶非是輕易受人影響的人。考察清代中期對“老儒”一詞的使用,發現有貶義的稱謂,如《閲微草堂筆記》對部分老學究的調侃;但也有褒揚的情况,如焦循稱贊江永爲“婺源老儒”,阮元爲《禮書綱目》作序,亦稱“婺源老儒”[72]。對“吾郡老儒”的稱呼要回到具體語境。此語出自《六書音均表序》,胡適以爲戴震列舉了鄭庠、顧炎武、江永三人的古韵分部,對前兩人直呼其名,而於江永稱“老儒”,相較來説還算尊敬。相較《江慎修先生七十壽序》和《江慎修先生事略狀》中對江永的尊崇,戴震後期的態度顯得傲慢。余英時也説:“蓋‘老儒’雖不必有貶義,但亦乏尊敬之意味。”[73]

戴震對江永態度的前後變化,與其性格因素和學術地位的升遷有關。史載他“十歲乃能言”,段玉裁謂“聰明藴蓄者深矣”[74]。他一鳴驚人,問難先生,證明并非語遲,而是胸有城府。從戴震交游的學者對他的印象來看,錢大昕説他“性介特,多與物忤,落落不自得”[75],江藩記載他“兀傲不群,好雌黄人物”[76],而且“戴編修震嘗謂人曰:‘當代學者,吾以曉徵爲第二人’,蓋東原毅然以第一人自居”[77]。這都證明着戴震的好勝特性和性格缺陷。

同時,戴震自矜其學。他入都後拜訪錢大昕,得到錢氏的賞識且爲其延譽,才名滿京城。但洪榜《行狀》、段玉裁《年譜》均不載這一細節,顯然係戴震故意隱瞞。《考工記圖》是戴震的成名作,他自負其書,紀昀記載説:“戴君語余曰:‘昔丁卯、戊辰間,先師程中允出是書,以示齊學士次風先生,學士一見而歎曰,誠奇書也。今再遇子奇之,是書不可撼矣。’”[78]乾隆三十年,戴震入都過蘇州,作《題惠定宇先生授經圖》,説見譽於沈彤。戴震云:“震自京師南還,始覿先生(惠棟)于揚之都轉鹽運使司署内。先生執震之手言曰:‘昔亡友吴江沈冠雲嘗語余,休寧有戴某者,相與識之也久。冠雲蓋實見子所著書。’震方心訝少時未定之見,不知何緣以入沈君目,而憾沈君之已不及覯,益欣幸獲覯先生。”[79]他對段玉裁自誇説:“《考工記圖》既成,後來乾隆某年所上江西大鐘,正與余説合。”[80]其實,戴震是書并非毫無缺點,姚鼐曾致書戴震,意主不必汲汲成書。戴震却執意刊書,説“差可自决”,并對姚鼐拜師一事遜辭堅拒[81]

戴震口舌求勝,憤争傷雅的事情不斷出現,這表現出其性格的缺陷。章學誠《書朱陸後》認爲戴震“心術未醇”,他説:

余嘗遇戴君於寧波道署,居停代州馮君廷丞,馮既名家子,夙重戴名,一時馮氏諸昆從,又皆循謹敬學,欽戴君言,若奉神明。戴君則故爲高論,出入天淵,使人不可測識。人詢班、馬二史優劣,則全襲鄭樵譏班之言,以謂己之創見。又有請學古文辭者,則曰:“古文可以無學而能。余生平不解古文辭,後忽欲爲之而不知其道,乃取古人之文,反覆思之,忘寢食者數日,一夕忽有所悟,翼日,取所欲爲文者,振筆而書,不假思索而成,其文即遠出《左》《國》《史》《漢》之上。”……大約戴氏生平口談,約有三種:與中朝顯官負重望者,則多依違其説,間出己意,必度其人所可解者,略見鋒穎,不肯竟其辭也。與及門之士,則授業解惑,實有資益;與欽風慕名,而未能遽受教者,則多爲慌惚無據,玄之又玄,使人無可捉摸,而疑天疑命,終莫能定。故其身後,縉紳達者咸曰:“戴君與我同道,我嘗定其某書某文字矣。”或曰:“戴君某事質成於我,我贊而彼允遵者也。”而不知戴君當日特以依違其言,而其所以自立,不在此也。及門之士,其英絶者,往往或過乎戴。戴君於其逼近己也,轉不甚許可之,然戴君固深知其人者也。後學向慕,而聞其恍惚玄渺之言,則疑不敢决,至今未能定戴爲何如人,而信之過者,遂有超漢、唐、宋儒爲孟子後一人之説,則皆不爲知戴者也。[82]

由於戴震在不同人物面前有着不同表現,因此在不同人眼中,戴震形象各有不同,這給我們對戴震的深入認識造成了困難。

戴震在入都前後學術地位的升遷,以及這種升遷所帶來的心理上的變化,加上戴震性格中的好勝特性,使得他諱言其師。余英時曾用英國人柏林的“狐狸”與“刺猬”理論來分析戴震的考據和義理事業,亦可用之來分析戴震的性格和學術。戴震性格中具有“刺猬”的因素,但在從學江永時却僞裝成“狐狸”,隨着其學術地位的升遷,他的“刺猬”性格再度跳踉,一再捲入諱師、背師和學術著作權的争端,這并非偶然。但戴震并非真心背師,他對江氏的前恭後倨是争勝性格的表現,不影響他對江永學術的推崇和播揚。我們的學術研究將道德與學術并置評判的做法,影響了我們的判斷。戴震諱言其師,確屬品行心術問題,章學誠等已給予了大力批判。但戴震對於江永學術的播揚,同樣貢獻巨大。我們不能因爲戴震諱師,而否定他對江永學術的播揚;也不能因他對江氏學術的播揚,而否認其諱師的事實。學術研究必須實事求是,不必爲尊者諱。

【注释】

[1]道光二十五年(1845),張穆作《方牧夫先生壽序》(《㐆齋文集》卷二),指出戴震“抗心自大,晚頗諱言其師”,但并未明言諱師所指。這一評價源自他道光二十一年(1841)開始利用《永樂大典》校勘《水經注》,發現戴震、趙一清抄襲全祖望。道光二十四年(1844)前後,他作《趙戴水經注校案》一文,批評戴震的抄襲行爲。此文收入王梓材編《全氏七校〈水經注〉重録本·附録》,又續刊進薛福成刻《全氏七校水經注》附録,改題《全氏水經注辯誣》。從時間上看,蔡錦芳謂張穆因不滿戴震個人品行,而在《水經注》上大做文章的説法是錯誤的,説見《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6—17頁。事實上,張穆因戴校《水經注》有抄襲問題,遂及指責其諱師。但第一個指責戴震背師,且確指江永,是魏源,見《書趙校水經注後》,收入周壽昌《思益堂日札》卷五《魏默深遺文》。在尊朱的桐城派姚椿看來,所謂戴震背師,是指其背離江氏的尊朱傳統,見姚椿《國朝諸名人贊》,《清文海》第67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第637—638頁,序贊作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

[2]胡適:《戴震對江永的始終敬禮》《再記東原對江慎修的敬禮》《水經注考》,《胡適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卷第28—32、66—69頁,第16卷第313—323頁。

[3]魏建功:《戴東原年譜》,《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第2卷,1925年,第147—148頁。

[4]許承堯:《戴東原先生全集序》,《戴東原先生全集》卷首2—3頁,《安徽叢書》第六集,1937年。

[5]余英時:《戴震的〈經考〉與早期學術路向:兼論戴震與江永的關係》,《論戴震與章學誠》,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第204頁。

[6]楊應芹:《戴震與江永》,《安徽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第35—40頁。

[7]還有學者認爲江、戴乾隆十七年首晤,説見陳徽:《戴震與江永關係的再探討》,《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第102—106頁。其説影響甚微,不具述。

[8](清)戴震:《江慎修先生事略狀》,《戴震文集》卷12,中華書局,1980年,第181頁。乾隆十四年詔書經學舉薦,各地方督撫舉薦,當在乾隆十五年,見蔡錦芳:《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第6—7頁。

[9]漆永祥:《新發現戴震〈江慎修先生七十壽序〉佚文一篇》,《中國典籍與文化》2 0 0 5年第1期,第1 2 2—1 2 3頁,原文見上海圖書館藏《善餘堂文集》。徐道彬先生從“公私文獻著録”和“文體風格和思想内容”認爲《文集》有僞作嫌疑,其中收録的《壽序》存在八個方面的問題,説見《〈善餘堂文集〉辨僞》,《中國典籍與文化》2 0 1 0年第4期,第5 0—5 1頁。徐先生的批評值得商榷。古人年譜大多簡略,資料刊落時有發生,此《序》未收入江、戴《年譜》,情有可原;江永著述,大多由札記增訂而成,《壽序》所舉《周禮舉要》《禮記擇言》蓋爲《周禮疑義舉要》、《禮記訓義擇言》稿本;文中所舉《禮書綱目》“特其梗概”亦有可能,此書卷數繁多,直到朝廷修纂《四庫全書》,才給予全部抄録;戴震對漢宋學術“得失中判”的評論,爲其盛年學術主張,不能否定他早年對於程朱的尊崇,如早期所作《經考》和《經考附録》多引程朱之説;戴震自謂“少覽近儒之書”也是實情,從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附録戴震言語,可見其讀書的廣博,飽覽過程朱、陸王,及顧炎武、閻若璩、方苞等的著作;戴震問學江永的場景同於《江慎修先生年譜》“乾隆十八年條”的記載,證明江、戴非癸酉首晤;江氏生徒衆多,但多爲受基礎教育和應舉之人,戴震的學術才華堪稱江永知己,作《序》在情理之中;從《壽序》對江永學術的透徹解析而言,僞作固無可能。筆者之見,部分同於林勝彩:《江永〈善餘堂文集〉的文獻研究》,《善餘堂文集》,“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 0 1 3年,第1 6—1 9頁。漆永祥:《再論戴震學術研究中的幾個争議問題》,《學術界》2 0 1 5年第3期,第1 9 9頁“《江慎修先生七十壽序》真僞再議”,可以參閲。

[10]蔡錦芳:《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第14頁。

[11]蔡錦芳:《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第10頁。

[12]方利山:《新發現的戴震書江永像贊和江永容像》,載氏著《徽州學散論續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年,第77頁。

[13]戴震稱程恂爲先師,見紀昀《考工記圖序》,清乾隆間閲微草堂刊本。

[14](清)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乾隆七年、二十八年、三十一年條,《戴震文集》附録,第217、225、227頁。

[15]蔡錦芳:《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第8—10頁。

[16]潘定武:《程恂生平著述考略》,《黄山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第16、18頁。

[17]段玉裁係此書初稿作於乾隆十一年,《戴震文集》,第219頁。

[18](清)戴震:《考工記圖》卷上,閲微草堂刊本,36頁B面,標點參閲《戴震全書》第五册,黄山書社,1995年,第358頁。

[19](清)江永:《周禮疑義舉要》,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1册,第775頁。

[20](清)戴震:《江慎修先生七十壽序》,引自《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1期,第122頁。

[21]徐道彬先生提及“斗山”依《休寧縣志》應爲“山斗”,見《〈善餘堂文集〉辨僞》,《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4期,第52頁。事實上,上海圖書館藏《善餘堂文集》係抄本,可能有手誤。類似情况較爲常見,如上海圖書館藏油印本江氏《年譜》(附江兆槐輯《江慎修先生弄丸圖象題贊》之後),將乾隆十二年條之“山斗”誤爲“三斗”。“山斗”訛誤成“斗山”,這種情形不僅在抄本中時有發生,在刊本中亦經常出現。如段刻經韵樓本《戴東原集》,其中《江慎修先生事略狀》記載,“荆溪吴編修紱自其少於《禮儀》功深”,其中“禮儀”應爲“儀禮”,考諸王昶《湖海文傳》及錢大昕《江先生傳》均作《儀禮》可知。

[22]戴震入都時間有乾隆十九年和二十年兩説,此據王昶《戴東原先生墓志銘》及錢大昕自編《年譜》,見錢穆的辨析,《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349頁。

[23]吴小晶、秦躍宇將江、戴交游分成初識、從學、共館三階段,見《戴震與江永交游考》,《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第115—117頁。該文所述,本文從略。

[24]戴震《壽序》謂對江氏“少即向慕”,引自漆永祥:《新發現戴震〈江慎修先生七十壽序〉佚文一篇》,《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1期,第122頁。

[25](清)洪榜:《戴先生行狀》,《戴震文集》附録,第251—252頁。

[26](清)戴震:《江慎修先生事略狀》,《戴震文集》,1980年,第181頁。

[27]蔡錦芳:《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第30—31頁。

[28]《江慎修先生年譜》“乾隆十八年七十三歲”條,《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92册,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第6頁。

[29]此據戴清泉《戴東原先生軼事》,但亦有戴震因修族譜得罪族人,被迫遠逃的説法,見李開:《戴震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85頁。

[30](清)江永:《古韵標準》,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42册,第485頁。

[31]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355—357頁。

[32]徐到穩:《江永反朱思想及其對戴震的影響——基於新見文獻〈昏禮從宜〉的研究》,《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第41—47頁。筆者以爲江氏并非反對程朱,而是在尊朱的同時,并不墨守,因此時有批評朱子之説。

[33]江、戴二人際遇的反差,反映着乾隆初期學術風氣的變化。關於戴震揚名的學術和環境分析,見楊子彦:《學術與權力交换場中的戴震》,《學術界》2015年第3期,第203—216頁。

[34](清)錢大昕:《潜研堂文集》卷39《戴先生震傳》,《戴震文集》附録,第265頁。

[35](清)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戴震文集》,第221頁。洪榜《行狀》、段玉裁《年譜》均不載戴震投訪錢大昕,受到錢氏推薦的細節,顯然爲戴震故意隱瞞所致。

[36](清)戴震:《江慎修先生事略狀》,《戴震文集》卷12,第181頁。

[37]按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乾隆二十八年條,“純皇帝以爲相延已久,未允也”,見《戴震文集》,第225頁。但據汪世重《江慎修先生年譜》該條,則江氏《四聲切韵表》《音學辨微》二書稿本被徵集。(www.daowen.com)

[38]陳祖武點校:《清儒學案·未古學案》,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55頁。

[39](清)錢大昕:《潜研堂文集》卷33《與戴東原書》,引自《戴震全書》第7册,黄山書社,1994年,第130—132頁。

[40]戴震對於江永學術的播揚,見蔡錦芳:《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第14—15頁。

[41](清)余龍光:《雙池先生年譜·凡例》,薛貞芳主編:《清代徽人年譜合刊》,黄山書社,2006年,第129頁。

[42]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350—351頁。

[43](清)洪榜:《戴先生行狀》,《戴震文集》附録,第255頁。

[44]關於戴震諱師的具體考證,見王惠榮:《江永與戴震關係難定原因考》,《歷史檔案》2009年第11期,第69—74頁。

[45]戴震《考工記圖》繪圖57幅,包括:輪、轂、輻、蓋弓、輿(内外)、輈、伏兔、衡、軸、車、削、矢、戈、戟、劍、樂鐘、量(鬴)、量(豆升)、晋鼓、鼖鼓、皋鼓、圭、璋、璧、琮、四圭、大圭、祼圭、琬圭、琰圭、璧羨、案、磬(正、側面)、甗、鬲、簋、豆、勺、爵、觗、矦、正、爲規識景(兩幅,一幅得自江永)、測北極高下、黄赤道、王城、世室、明堂、宗廟、四井、一成、一同、耒、弓。《戴震全書》第五册,在“車人爲耒”條下漏“耒”圖一幅。

[46]李開列舉了戴震《考工記圖》的二十四條成績,其中車制八條,兵器兩條,樂器兩條,以及曆法、容器、宫室等條,見《戴震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75—85頁。

[47](清)戴震:《考工記圖》卷上,33頁A面。

[48](清)江永:《周禮疑義舉要》卷6,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1册,第774頁。

[49](清)戴震:《考工記圖》卷上,44頁A—B面。

[50](清)戴震:《考工記圖》卷下,54頁A—B面。

[51](清)江永:《周禮疑義舉要》卷7,第786頁。

[52](清)江永:《周禮疑義舉要》卷6,第767頁。

[53](清)戴震:《考工記圖》卷上,10頁B面。

[54](清)江永:《周禮疑義舉要》卷6,第770頁。

[55](清)戴震:《考工記圖》卷上,16頁A面。

[56]張言夢:《漢至清代〈考工記〉研究和注釋史述論稿》,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第56頁。

[57](清)戴震:《考工記圖》卷上,4頁B面。

[58](清)戴震:《考工記圖》卷上,25頁B面。

[59](清)戴震:《辨正詩禮注軓軌軹軿四字》,《戴震文集》,第50—51頁。

[60](清)江永:《禮記訓義擇言》卷7《少儀》“祭左右軌范乃飲”條,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8册,第377頁。

[61](清)戴震:《記深衣》,《戴震文集》,第34頁。

[62](清)戴震:《戴震文集》,第141頁。

[63]戴震《經考》卷3“古音葉韵”條,《戴震全書》第2册,第262頁。由於分段差异,尤其是將“余謂”以下獨立成段,很容易將原本江永之語誤爲戴震札記。余英時《戴震的〈經考〉與早期學術路向》便有此誤,見《論戴震與章學誠》,第177—178頁。

[64](清)戴震:《戴震文集》,第140頁。

[65]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345頁。

[66]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乾隆二十八年條”,《戴震文集》附録,第226頁。

[67](清)戴震:《屈原賦注初稿》,中華書局,1999年,第154、177、189、192頁。

[68]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第3册《屈原賦注》卷12,第793頁。

[69](清)洪榜:《戴先生行狀》,《戴震文集》附録,第255頁。

[70]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第219頁。

[71]蔡錦芳:《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第22—27頁。

[72](清)焦循《雕菰集》卷6《讀書三十二贊》,清道光嶺南節署刻本。阮元《禮書綱目序》,《叢書集成續編·經部》第11册影印廣雅書局刊本,第151頁。

[73]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第213頁。

[74](清)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雍正十年條”,《戴震文集》附録,第216頁。

[75](清)錢大昕:《潜研堂文集》卷39《江先生傳》,《戴震文集》附録,第265頁。

[76](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卷4《朱筠傳》,中華書局,1983年,第68頁。

[77](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卷3《錢大昕傳》,第50頁。余英時曲護戴震,説戴震是“用義理作爲判斷的標準”,見《論戴震與章學誠》,第118頁。

[78](清)紀昀:《考工記圖序》,乾隆紀昀閲微草堂刻本。

[79](清)戴震:《戴震文集》卷11,第167頁。

[80](清)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戴震文集》附録,第249頁。

[81]姚鼐此信不存,戴震的回信見《戴震文集》卷9《與姚孝廉姬傳書》。姚鼐謂戴震《考工記圖》“意未有盡者”,其具體舉例見《惜抱軒文集》卷5《書〈考工記圖〉後》。

[82](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卷3《書朱陸篇後》,見葉瑛《文史通義校注》上册,中華書局,1985年,第274—277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