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永《世譜》,其本“望出蘭陵蕭相國何之後”,江氏自謂“梁昭明太子四十二世裔孫”[1]。唐代宰相蕭遘之子蕭禎遷居歙縣黄墩,易姓爲江,爲江姓始祖。二世祖江董遷居婺源皋徑,八世祖江敵於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始遷江灣,從此江氏世居江灣,自始祖禎至永三十世。明清之際,江氏家族實已衰落。江永先祖江起潜,生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僅爲邑庠廩生;父親江期靠着祖上餘蔭得以寄籍江寧[2],但他舉業上并不成功,最終僅擁有秀才的功名。
江期自身舉業的不成功,加上江永的早慧,於是他將滿腔的期待寄托在兒子身上。《年譜》記載,康熙二十五年(1686),時年六歲的江永便“庭受父訓,日記數千言。父奇其敏,以遠大之器期之,因以十三經注疏口授先生”[3]。與同齡人一樣,江永“少就外傅時,與里中童子治世俗學”,即學習舉業。
學習舉業的江永自然接觸到宋明理學,江永回憶説:“先君子肄業時,年甫弱冠,即能鋭志理學,盡力于四子書,閉關静坐,終日研窮,著爲《四書條理集》,藏之於笥。慎修謹受讀且從而增釋之。”[4]
但年輕的江永對時文以外的學問很有興趣。戴震《事略狀》記載他:“見明丘氏《大學衍義補》之書,内徵引《周禮》,奇之,求諸積書家,得寫《周禮》正文,朝夕諷誦,自是遂精心於前人所合集《十三經注疏》者,而於三禮尤功深。”[5]同時江永也對音律、曆算産生興趣,自叙“少好天官家言,始讀《尚書》‘閏月’‘璿璣’兩注,即學布算”[6],又少而服膺蔡元定律吕之説。這種廣泛的閲讀和多樣興趣成爲江永學術研究的起點,戴震説他“讀書好深思,長於比勘,步算、鐘律、聲韵尤明”[7]。這無疑得益於少時所累積下的基礎。
但此時的江永學未有方,直到“十八九歲讀《大學》,熟玩儒先之言,知入手功夫在格物。程子所謂‘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久則自然貫通’者,深信其必然”[8]。從此,他成爲程朱的信徒,并力圖羽翼程朱,自叙:“自弱冠後讀朱子《儀禮經傳通解》,疑其未備,即有重編之志。”[9](www.daowen.com)
不過,此時的江永重心在舉業上。康熙四十年(1701),江氏二十一歲,通過歲試被補爲婺源學弟子員,即俗稱所謂秀才,擁有了功名的起點。他又於這一年娶妻汪氏,并於翌年生下長子江逢聖。成家意味着壓力,尤其是經濟壓力。但父親的期許,以及整個家庭光耀門楣的憧憬,令全家鼎力支持江永準備科考。這樣,他有五年的時間用心舉業,但結果并不理想,《年譜》對此無甚記載。直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因爲困厄的家庭狀况,加上母親身體欠佳,或在重病中[10],二十七歲的江永開始出外謀得第一份教職,可以一邊應舉,同時改善經濟狀况。從此,江氏開始了他長達五十五年的塾師生涯。
江永第一份教職是在休寧的碧雲庵教授同族的一些學童,一年之後回到江灣點石庵,繼續授徒。同年(1708)十一月母親去世,二十八歲的江永未能依古禮守孝三年,翌年便隨侍父親前往江寧歲試。江期準備再作一搏,江永也在江寧同族的江義文家繼續教職。但江期這次科考仍然未能成功,在江寧待了兩年後,康熙五十年(1711)江氏父子回到江灣,不久江期去世。
父親舉業未竟而卒,這給江永的心理蒙上了陰影。隨着父親的去世,江永需要獨自負擔家庭經濟,困境促使他在丁憂期滿後繼續教職。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前往大畈外舅王昭侯家授徒。康熙五十三年(1714),三十四歲的江永獲得廩膳生資格,根據規定可以固定獲得一些米和魚肉,加上坐館得來的收入,可以稍微减輕下家庭負擔。但江氏困厄的局面未有完全改觀,尤其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第二個兒子江逢辰的出生。這時候,江永一家六口人,大兒子十二歲,正是開始學習舉業之時,小兒子又嗷嗷待哺,此外還有兩個女兒。一家人的生計問題,使得江氏的壓力非常沉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